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阳终局(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包围了。很多公卿都劝太后西巡长安,言称这样可以尽快与皇甫将军会合。”

    “这种愚蠢至斯的流言也有人信”袁绍目瞪口呆。

    丁原呆呆的道“恐怕是太后她们在城墙上的暗线回报了西园军覆灭的消息,惊慌失措之下,骤听这些流言也难免不加辨识。”

    “大司马与太傅呢还有司空,他们没阻止”

    “太傅与大司马尽力劝阻,急怒之下晕倒了司空也说这样对陛下最好。”

    袁隗和刘虞都是一大把年纪了,忙了两天两夜,又都是泼天的大事临头,本就已经恍惚不已,今日又在殿上一通雄辩,急怒攻心之下双双晕倒。

    袁绍此时竟感觉无话可说,杨彪的话没错,这样确实对天子的安全最好,留在城里难免有破城的风险,到时候再逃恐怕就晚了。

    不如乘董卓军正在纠缠之时西逃,只需逃出一日左右路程,便能与皇甫嵩所部接上头。

    若函谷关还在董卓手里,凭借羽林军与禁宫戍卫,自关后袭击,也能拿下这座雄关,放皇甫嵩入关。

    可这却是失了人望啊,弃都而走的天子,那威望恐怕瞬间便跌至谷底。再加上抛弃了近万将士和雒阳百姓,大汉的江山可以说又要遭到猛烈的动荡。杨彪难道看不到吗

    是不想逆了公卿和天子的众意,还是有别的想法

    丁原这时涩声道“袁司隶,你带上人先走吧,多些人手,天子那边也安全些。”

    “建阳兄,你”

    “本官用兵无能,守城不力,合该有此结局。天子可保身为先,大汉的将领却要与士卒同在。袁司隶你只是个挂名的统帅,没必要在这里牺牲,你的战场在朝堂啊。

    呵,本官本该强行将你留在这里的,为大将军计是该如此。可这两日倒是对你有了不同的看法,你这样的人物,不该为了一些愚蠢的决定送命

    袁司隶,原最后劝一句,与大将军合力吧。若月前你们便鼎力支持诛除董卓,安有今日之祸”

    颤巍巍的丁原扶着腰间之剑,一步步向城墙下走去,其亲军紧随于后,同时唱起了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城墙上戍卫的士卒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公卿的家兵,这时候却不知该如何是好。

    忽的,一名士卒愤然以戈戳地,怒道“劳什子家兵乃翁不干了随丁将军上那帮子崽种都把俺们扔下了,你们还要追上去”

    说罢,便大步向着丁原追去,沉寂了片刻,又是几十个人跟了上去,临别前瞥了不动的人一眼,转而又激励了一批人。

    丁原这大半天身先士卒,带着亲兵四处救火,可以说这里面不少人都受了他恩惠,慨然牺牲的气氛感染下,竟有半数士卒愿意随他接敌。

    袁绍茫然的握了握自己的宝剑,转头看了看自己的亲卫,看到他们眼中紧张的神色,不由得涩然道“放心,本官还没有赴死的勇气,至少现在没有”

    扶墙起身,袁绍蹒跚着走到墙边,遥望那巨大的绞肉机,和冲天的烈火,不由得叹道“这天下,今后这样的场景恐怕少不了了啊。”

    正待转身,却见又是一名传令兵赶来,满脸喜气的道“袁司隶,羽林军与禁宫戍卫都回来了”

    袁绍一怔,急道“天子下令反击”

    一道沉稳而又透着丝虚弱的声音传来“是某下的令。”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卓令中军暗散旗帜以诱,假言函谷关已失,原等以卓军精锐不在,开城决战。卓暗布茅草等物,施以火计,歼汉军先锋。

    绍欲倾力而战,天子携百官西巡,绍乃大悲。会进醒转,勒令兵马反击,遂大破卓军。

    卓大笑曰“此天亡我,非战之罪”遂力战而亡。

    后汉书董卓列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