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玉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荀攸一挥袍袖,指着外面笑道:“如今还是青天白日,刘议郎却做起了大梦?据在下所知,刘议郎入京以来被多位名士嘲笑,郁郁而不得志,今日何以又有了凌云大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刘备往日里妄自菲薄,失了志气,却是让友人失望、手足心伤。如今既明己心,自当一往无前,岂可郁郁坐观?如荀侍郎这般大才,备若是迟上些许时日,就晚了。”

    刘备丝毫不掩饰自己曾经有过自卑的经历,坦坦荡荡,让旁观的荀彧眼神一亮,颇感兴趣。

    “刘君,袁本初与曹孟德也动过如你一般的心思,便是他们也未曾如此直接。而袁本初‘四世三公’,曹孟德三公子弟,你又有什么呢?”荀攸又改了称呼,一脸诚恳的问道。

    刘备沉思片刻后,指着关羽和张飞道:“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兄弟。”

    指着远方李宅的方向道:“高山流水,志同道合的知己。”

    最后指着自己的心:“欲还天下太平,重现大汉盛世的心。荀君,足否?”

    厅堂内一时陷入了沉默,荀爽闭上双目,抚须不言,荀彧若有所思,而荀攸却是紧紧盯着刘备,两人四目相对,不言不语。

    说到底这时候的刘备和历史上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有了卢植的认可,他就是铁定的大儒弟子。觐见过天子又得到封赏,举孝廉不过旬日便得拜议郎,纵然如今朝政已显崩坏,也足以证明何太后将其视为可以依仗的宗室。

    其身份地位较之曹操等人还有差距,但也不是高不可攀了。卢植弟子数以千计,有几个得到认可?大汉宗室数以万计,大多不都是碌碌米虫?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身份,有了发展的潜力,只是欠缺把潜力转化为势力的时间。

    “呵!是李明远让你来的吧。”荀攸忽的冷笑一声,一脸不以为然的说道。

    “明远言称荀君之才胜他百倍,可与留侯并驾齐驱,荀君以为呢?”刘备也不在意荀攸的无礼,只是微微笑道。

    荀攸一时哑然,他还真没想到李澈竟如此看重于他。

    “公达还没有资格与留侯相提并论。”沉默许久的荀爽忽的开口,又对荀攸道:“公达,一切由汝自决,老夫不会干涉,只有一言,‘勿失礼’。”

    刘备心里顿时落下石头,荀爽的意思很明白了,又见荀攸对着荀爽作揖应是,于是笑道:“却是备一时狂妄了,荀君以为如何?”

    荀攸微微沉默,忽的笑道:“主簿亦可为。”随后又拿起了礼盒,打开后看着说道:“且先充作定金,刘君可莫要血本无归。”

    “必不负荀君之望。”刘备畅快大笑,声音回荡在厅堂里,荀爽不由得微微闭目,暗叹道:“年轻真好啊,周阳公当年也是这样啊。”

    而从荀彧的角度,他恰好看到了礼盒中的物品,那是一枚玉玦,和刘备腰上的一模一样,不由得一时失笑。

    攸居雒阳,烈祖往见攸,赠攸玉玦,以文王、孝公自比。攸大笑:“区区六百石,何敢自比先王?”烈祖笑对曰:“官职何足论?君亦六百石,吾视君为太公、商君,何如?”

    时有荀六龙在座,甚赞烈祖,攸于是心暗许之。——《季汉书·列传第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