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援救虎墩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随后李国普便要出班相劝,但还未开口,便被朱由检一句话给怼了回去。

    “此战一定要打,众卿休要再言,此战打好了可为我大明百姓免去一场灾祸,此战若是不打,乃至打不好,你我便皆是大明百姓的罪人。”

    “李阁老,你是要做大明百姓的罪人吗?”

    见朱由检动了怒,李国普也只得连道不敢,讪讪退了回去。

    “内阁黄、韩、孙三位阁老,六部兵、工、户三部尚书,你等留下,并传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其余人等回衙属办公吧。”

    既然确定了要打这一仗,朱由检便留下了军方的专业人士进行战役细节的策划。

    而其他的非专业人士在这也是帮倒忙的货色,还不如撵走了事。

    待其余人走了之后,朱由检便命王承恩取来地图,与众臣一起商议战役的细节问题。

    但朱由检随后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的想法与孙承宗、袁可立并不相同。

    孙承宗和袁可立支持杨镐出兵广宁的复土计划。

    但朱由检却不这样认为。

    辽东乃明、后金、蒙古三战之地,多年战争,人烟稀少、百业凋敝,复之无益,徒耗成本。

    且以目前明军的战斗力,即使复土,亦守不住。

    所以朱由检对后金的策略便是,不急于复关外之地,但以杀伤后金有生力量为要。

    后金弹丸之地,民穷而国匮,杀一人便少一人,毁一城便少一城。

    如此数年之间,便可将后金拖垮。

    “两位爱卿,朕以为,我大明之军目前还没有与后金八旗正面对抗的实力,此次出兵重在引后金从虎墩兔部撤军即可,至于复土之事,未必急于这一时。”

    皇帝竟然不要求复土?那劳师远征岂不是赔本买卖。

    孙承宗与袁可立面面相觑,韩爌、毕自严和徐光启亦是不解,倒是黄立极不慌不忙,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其实,倒不是黄立极知道了朱由检的打算,而是其与朱由检待久了,太知道这位帝王不按常理出牌了。

    所以朱由检无论做出什么决定来,黄立极永远是一副‘哦,原来如此,陛下真乃神人’的表情。

    当然这也是朱由检为什么坚持让黄立极做首辅的原因,有一人整日在自己身边捧哏,感觉确实不错。

    见众人皆有疑惑,朱由检便详细讲了自己对后金的作战策略,并着重讲了不计复土之事,只要将女真八旗杀尽杀绝,那辽东自然而复。

    待朱由检讲完以后,所有人便如黄立极一样。

    ‘哦,原来如此,陛下真乃神人也。’

    众人统一意见之后,随后便制定了进军路线。

    此次援救虎墩兔,明军将三路出击。

    其一便是东江部,由毛文龙统帅,出鸭绿江,攻义州、宽甸,直至连山关。

    其二便是辽西一部,由满贵统帅,出大小凌河,直取广宁,断皇太极后路。

    前三便是辽西关宁铁骑,由祖大寿统帅,出大小凌河,直扑辽阳。

    三路中,毛文龙与满贵部为强攻与佯攻相结合,能攻责攻,攻不下则围,遇强敌则走。

    另外,朱由检为其两路制定的策略便是毁掉沿途一切可用之物,收拢其民,带回大明。

    而祖大寿之关宁铁骑,则只为佯攻之势,取其机动能力强的特点,直扑辽阳旧都,只为政治影响,逼迫皇太极撤军。

    根据朱由检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再加上骆思恭提供后金情报的佐证,朱由检断定后金留守军队不多,根本不用担心后金军会出城追击,所以后金坚城之外,明军大有可为。

    其实对于朱由检此次的出兵策略,更形象的比喻便是,趁主人家大人不在,兴重兵去人家家里扫荡一番。

    于是,朱由检便给此次出兵行动取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代号。

    打草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