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百年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如来法旨亲自封唐三藏的道场就在灵山。

    如今唐三藏居然想要换个道场,而且还是换到东土去。

    观音菩萨脸上的担忧尽数显现。

    旁人或许不知晓,但是她却是发觉今日的唐三藏有些反常。

    平日里的唐三藏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和如来提要求。

    如来佛祖一脸威严的看向唐三藏,道“三藏,你为何要去东土寻一处道场?”

    唐三藏双手合十,道“佛祖,三藏千辛万苦从灵山取得大乘真经,便是为了普度众生。”

    “如今,三藏既已成佛,取得大乘真经,理当在大唐传我佛法,为众生讲经才是。”

    “如此,方才能亲力亲为普度众生。”

    如来佛祖闻言,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然后双眼一闭,手中金光闪烁。

    片刻后,如来佛祖睁开了眼睛,道“三藏,你是否和一个道人打了一个赌?“

    唐三藏闻言,诧异道“佛祖,你知道了?”

    如来佛祖笑道“三界之内,天视地听,万物生灵,能瞒得过本座的事情不多。”

    唐三藏道“既然佛祖已然知晓,还请佛祖成全三藏!”

    如来佛祖却是摇头道“三藏,你着相了!真经已传下,你既已成佛,灵山便是你的道场,南瞻部洲虽然广大,但却无诸佛菩萨的道场存身之地。”

    唐三藏闻言,一脸不解,问道“佛祖,这是为何?”

    如来佛祖却是答非所问,道“三藏,你可知那道人是何身份?”

    唐三藏道“三藏只知那位真人自称青云子,却不知那真人是何根脚。”

    如来佛祖眼中闪过一抹金光,道“那道人神通广大,来历不凡,是这三界之中少有的异数。“

    “你与他对赌,定是中了他的圈套了。”

    唐三藏闻言,大为惊诧。

    “佛祖,那位青云子真人到底是何来历?为何要下圈套于我?”

    如来佛祖的目光延伸到大殿之外,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

    “三藏,此事休要再提,你且记得,往后若是再遇到那道人,切莫与那道人多言便是,那道人诡计多端,当心再着了他的道儿。”

    唐三藏听了,更是惊讶不已,那位青云子真人的来历居然连佛祖也不敢轻易说出来吗?

    听佛祖这意思居然让他往后见了那青云子真人要绕道走,但是那青云子真人也不像是诡计多端之徒。

    那位青云子真人虽然言语之中似乎对灵山不太尊敬,但是其中有几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殿中诸佛菩萨脸上亦是泛起惊讶之色。

    如来佛祖是如今的三界至尊,那唤作青云子的道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居然连如来佛祖也心存忌惮。

    唐三藏心中满是疑虑,但此刻也不敢再违逆如来之意,一脸失望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就在这时,孙悟空从自己的座上离开,跳到了大殿当中。

    ……

    天界,兜率宫。

    一道青光落入这三十三重天之上,走进了这兜率宫中。

    八卦炉前,太上老君正在炼丹。

    一道身影进得门来,太上老君便睁开了眼。

    “师尊。”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陆凤秋。

    此界的太上老君乃是太上道祖的一具化身。

    陆凤秋进入此方世界之时,太上道祖便说了,有事可以到兜率宫找他。

    陆凤秋在人间开了道场,留下一个化身坐镇,本尊便来到这兜率宫中道祖商量商量事情。

    太上老君看到陆凤秋进来,一点也不意外,似乎早已经料到陆凤秋会到。

    “坐吧。”

    陆凤秋坐到对面的蒲团上,径直说道“师尊,我已经在下界传下道统,只待这一场三界劫难出现了。”

    太上老君老神在在的说道“你想怎么做,放手施为便是,无须多虑。”

    陆凤秋微微颔首。

    ……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陆凤秋的本尊在兜率宫中修炼。

    人间大唐,青云道场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扶持下,短短三年光景,便已经成为大唐首屈一指的道场。

    ……

    三百年后的一天。

    兜率宫中,炼丹炉内的所有灵丹在刹那间全部变成了黑色的莲花。

    太上老君睁眼道“徒儿,大劫来了!该你动身了。”

    陆凤秋也睁开了眼,和老君告辞,然后一脚踏出了兜率宫。

    ……

    灵山,大雷音寺,诸佛菩萨静坐其中。

    如来佛祖高座上首,朗声道“三藏,查探一下诸佛可都到齐了!”

    唐三藏起身,目光在大殿之中环视一圈,然后说道“佛祖,唯燃灯古佛及斗战胜佛未到!”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嗯”了一声。

    唐三藏疑惑道“佛祖,你好像知道他们为什么没到。”

    如来佛祖道“燃灯佛祖已经圆寂了!”

    唐三藏依旧一脸不解,道“佛祖,燃灯古佛乃万佛之祖,为何会无端圆寂?”

    如来佛祖脸色凝重,道“此劫数也!诸佛皆不能逃!”

    “魔涨道消三十三年,乃天道定数!”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的诸佛菩萨脸上都露出疑惑之色!

    就在这时,数道黑影从天外出现,来到大雷音寺。

    为首的是一个长发飘飘的黑衣人。

    那黑衣人走进大雷音寺中,看着那功德金莲上的如来道“如来,我回来了!是你自己走,还是我送你走!”

    ……

    长安城中。

    此时,人间已经是三百年后,大唐已亡,正处于五代十国其间。

    青云道场依旧屹立于其间。

    青云道场历经三百年岁月,依旧不减当年风采。

    大唐虽灭亡了,但是青云道场有仙存在的传说却是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

    青云道场,青云殿中。

    陆凤秋端坐其内。

    一个健硕的身影走了进来,在殿中朝着陆凤秋躬身道“师尊。”

    陆凤秋道“二郎,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二郎不是旁人,正是昔日的唐太宗李世民,不过如今他比起三百年前还要显得年轻不少。

    贞观三十三年,李世民便已经假死。

    地府无常前来索命,陆凤秋走了一趟兜率宫,请老君向地府递了一道法旨,生死簿上便勾去了李世民的名姓。

    如今的李世民不叫李世民,只唤做李二郎。

    大唐虽然灭亡了,但是李家的血脉还在李二郎的庇护下活的好好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间起兵戈,这是天道定数。

    但是,陆凤秋让李二郎准备了三百年,暗中势力遍布南瞻部洲,只要他一声令下,便有人响应。

    李二郎道“师尊,一切都准备好了。”

    陆凤秋站起身来,道“二郎,等我回来。”

    ……

    佛界,灵山大雷音寺。

    陆凤秋看着那陷入了黑暗之中的大雷音寺,嘴角泛起一丝笑意,随即一脚踏入了黑暗之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