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道家一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最根正苗红的弟子,如今他来到秦时明月让道家重归一统,根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尹喜草创楼观道,后来弟子又逐渐在终南山大小诸峰修建道家门庭。

    按照天人二宗典籍所记载,老子虽然是道家的创始人。

    但老子并未开派,尹子开派后,列子承袭,然后道家又出现了两个厉害的人物,便是庄子与杨子。

    在庄子的哲学理念当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

    而杨子又提出“贵己”、“贵生”的理念。

    于是道家便从庄子、杨子之后分裂为天人二宗。

    ……

    终南山之上,烟波浩渺。

    远望而去一片郁郁葱葱,翠玉叠嶂,犹如悠悠仙境。

    陆凤秋坐在楼观台之上,前方的石阶之上站着的是天人二宗的所有长老,为首的是逍遥子还有晓梦。

    在陆凤秋的左手侧,还站着一人,那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白须飘飘,手拿拂尘,袖带飞舞,飘逸至极。

    正应了那句话“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此人正是晓梦的师父,天宗太上长老北冥子。

    道家天人二宗的这些长老一个个都是仙风道骨的模样,看起来就让人赏心悦目。

    只觉如同坠入仙境。

    陆凤秋看着台下诸人,一脸肃穆的说道:“从今日起,道家再无天人二宗之分,无论天、亦或是人,都是道家理念的一部分。”

    “日后,如有人再敢以此为争,便不再是我道家弟子,我会将其逐出道家。”

    说罢,陆凤秋飞身而起,雪霁悄然而出,握在他的手中。

    只见陆凤秋凭虚御风,停滞在那楼观台前方的一块三丈之高的大石之前。

    陆凤秋手中雪霁剑气纵横,在那大石之上,劲气四散。

    一篇由陆凤秋亲手而书的《道德经》现于其上,其字由小篆书写。

    往后三天,陆凤秋登台讲道,将道家先贤所著经典一一与北冥子等诸位长老明言。

    晓梦和逍遥子也都成为道家长老。

    ……

    接下来的日子,陆凤秋将天人二宗的所有典籍都看了个遍,并将其融会贯通。

    太上长老北冥子与陆凤秋论道三昼夜,成为道家之中传扬一时的佳话。

    ……

    陆凤秋也确定了道家出世入世的理念。

    “我道家之人,乱世下山救世,盛世闭关修行......”

    陆凤秋坐在妙法台之上滔滔而言。

    北冥子闻言,赞叹道:“掌门所言深得道家先贤至理,道家有掌门在,可兴矣。”

    在秦时明月的世界中的道家典籍上,让道家重归一统的青云子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被后来道家弟子称为,道家中兴之人。

    ……

    两个月之后,陆凤秋从太乙峰离去,朝着桑海城进发。

    按照他得来的消息,始皇帝嬴政东巡,已经到了桑海城。

    因为他的到来,始皇帝东巡的时间提前了很多。

    而就在始皇帝刚刚东巡之时,天降流火,那陨石之上,刻着”亡秦者胡“。

    消息传到始皇帝的耳中,始皇帝立即下令蒙恬率黄金火骑兵前往边关抵御北方狼族。

    而随着始皇帝的到达桑海城,一场看不见的风暴正在急速凝聚!

    ……

    天光正好,陆凤秋一路向东而去。

    只用了短短一日的工夫便已经到了桑海城。

    御风之法,他已经传授给了逍遥子和晓梦。

    二人的修为不相伯仲,已经达到至人之境。

    只是尚未入道,不过也能达到短暂的御风而行。

    陆凤秋此行,孑然一身。

    始皇帝到达桑海城,意味着他的计划已经可以实施。

    他的支线任务已经完成,百家典籍他分别在小圣贤庄和道家太乙峰的宗门之中看了个遍。

    道家源远流长,太乙峰之上亦藏有不少百家典籍,当然只是名篇,不涉及各家机密。

    接下来的事就要落在始皇帝嬴政的身上。

    ……

    陆凤秋到达桑海城之时,听闻神农令重现江湖,搞的江湖之上人心惶惶。

    神农令其实是中车府令赵高所发,目的就是为了引发农家各堂内斗,借机铲除农家这座原楚国国君昌平君为扶苏留下的最大靠山,削弱扶苏的势力,最终铲除公子扶苏,扶持公子胡亥上位。

    赵高其人阴险狡诈,手段毒辣,他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

    他如此处心积虑的想要扶持胡亥上位,应该是要从帝国内部下手,将帝国瓦解。

    此人应该也是六国余孽。

    陆凤秋猜测此人不是赵国人就是楚国人。

    秦时明月的各方人物来历错综复杂,陆凤秋其实没兴趣探求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因为,只要始皇帝嬴政还在,帝国即便坍塌,也会涅槃重生。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