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青云真经 (一万字大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宇宙万物也。”

    便道尽了陆凤秋这一部《青云真经》的总纲。

    这九卷《青云真经》分别是宇、宙、阴、阳、清、净、守、方、极。

    陆凤秋参透此方天地奥妙,这方天地如今虽然没有了神灵存在,但是天地灵气并不稀薄。

    相反神州浩土,山灵水秀,像青云山这种地界,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洞天福地,灵气充沛,可称之为修行圣地。

    便是西北蛮荒之地的沙漠之中的绿洲之中也有相当丰富的灵气。

    这也是为什么魔教之人能在西北蛮荒生存的根本原因。

    只是此方天地,锦绣文章不能化为法力,只能靠正统修行,修真炼道,才能一步一步登上更高的境界。

    陆凤秋曾经问过周一仙,知不知道为什么这方天地没人能参透长生之秘。

    周一仙答是可能是因为功法断层。

    陆凤秋说是天地有缺。

    那么天地有缺,到底缺在哪里?

    缺就缺在天庭和地府都没了神灵接引。

    没人指引前路,再加上天书散落各处,自然无人能参透前路。

    此方天地天下法术尽数出于天书。

    即便是天纵之才,在没有集齐天书的情况下,也跳不出天书的范畴,自然也不可能出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如今,陆凤秋来补上这个空缺。

    他补齐了十卷天书,游历九幽,还要打开天庭之门。

    他不仅要让天下的修行人跳出神州浩土的藩篱,还要让天下之神通法术不再是尽数出于天书。

    从今往后,天下之神通法术尽数出于青云!

    这才是陆凤秋的目标。

    就在陆凤秋挥舞着拂尘急书之时。

    很多人的心头都已经是心潮澎湃。

    法相身为天音寺方丈,此刻看着那天空中的一个个金色大字,眼中满是叹服。

    他有想过今日青云之会会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是即便他心中早已有了些许准备,但也根本没有想过今日青云之会,青云子会抛出这样的惊世之言。

    “既然天地无神,那我们就自己成神!”

    “既然天地无仙,那我们就自己成仙!”

    “天庭可以重建,阎罗殿堂亦是可以重建!”

    这是何等豪言!

    这是何等大手笔!

    这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说出的话!

    不愧是天下至强者。

    不愧是曾经开创青云门的老祖宗。

    只此一言,天下间所有的开山老祖便都和青云子有了天壤之别。

    即便是天音寺的创寺祖师,也没有这样的气魄!

    更没有这样的道行!

    在天下间的正道中人还在执着于对力量的追求,忘记了长生之本的时候,青云子却已经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

    这才是引领一个时代的大人物。

    法相突然觉得自己能在这个时候成为天音寺的方丈,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最起码他见证了这数千年来修行界中最大的一次盛会。

    越是如此,法相心中越是着急,天音寺必须和青云门消除隔阂。

    如若不然,天音寺可能会被远远的甩在大浪潮之后。

    这一部《青云真经》将会是大时代的起点。

    从今日之后,天下间估计不知又要冒出多少道法高强的人物。

    大争之世,即将来临。

    法相在感慨着,不禁想起了在兽潮来临之时,他曾经和师父有过一次这样的对话。

    他眺望西天晚霞,师父问他有何悟。

    他便说道:“弟子在此站立一日一夜,夜观繁星而见青天,至此刻繁华消退旭日东沉,只残留些许余光照耀西天,不觉得心头竟有悲伤,人生如此,光阴如此,天地万物尽数如此,弟子一时竟不知生在这天地之间,如此渺小似沧海一粟,生有何意?”

    他师父普泓道:“你果然有过人之智,这天地万物,皆有其本身命数所在,是以虽千变万化,终有其不可违逆天命之道,你能从这日升日沉间领悟到这一层道理,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他又回道:“弟子不解,既然天命已定,万物终究凋谢,这无数世人忙碌一生,纠缠于人世恩怨情爱,却是为何?“

    “我佛说普度众生,众生亦皆可渡化,但众生却未必愿为我佛所渡,这又为何?”

    “难道佛说西天极乐世界,无怨无恨无情无欲,竟不能吸引这芸芸众生么弟子愚昧,请师尊指点。”

    他师父普泓笑道:“夕阳无情,挽留不得。但是明日一早,你是否还能看到这初升之日呢?”

    当时,他有所悟,师父的意思是告诉他要渡有缘人,芸芸众生何其之多,一人不愿被渡,旁人未必不愿被渡。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但今日再细细回想,他又觉得这其中似乎还少了些什么东西。

    当日,师父还说,普智师叔妄求长生,耽误佛学,终于落得一个不堪的下场。

    如今,这天下第一的青云真人亲口说了,这世上是有长生的。

    只不过这长生需要去修行,需要去孜孜不倦的去修行。

    无需其他解释,青云子自己本身便是最好的证明。

    通过修行,可以让寿命更加久远,千年、万年、十万年,甚至更久。

    普智师叔不是妄求长生,只是不得其法。

    若普智师叔等到青云祖师重现人间,看到今日之景象,恐怕根本不会做出那等走火入魔之举吧。

    法相的心头觉得自己好像又悟到了些什么。

    但又觉得还蒙着一层窗户纸难以捅破。

    苦思不得,自然要求助于人。

    法相不禁将目光投在了还在奋力挥舞着拂尘的陆凤秋身上。

    法相觉得,他想要的答案,这位开神州浩土新气象的青云子应该能够给他。

    ……

    就在法相苦思冥想之时,一众青云门弟子此刻也是心潮澎湃。

    今日之盛会,他们亦是不曾知晓自家祖师要搞出什么样的动静来。

    只知,今日盛会乃是天下正道千年未有之大盛会。

    即便是青云门成为正邪两道魁首多年,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辉煌时刻。

    身为青云门弟子,仅仅是站在这里时,便已经足够让他们自豪无比。

    当陆凤秋直接抛出“天地无神,我们就自己成神,天地无仙,我们就自己成仙”的言论时,可谓是将一众青云门弟子的情绪给彻底点燃。

    此刻陆凤秋在天空中写下《青云真经》,他们不敢打扰,但是心中的澎湃之情亦是没有减少半分。

    即便是像陆雪琪这样很少喜形于色的人,此刻也难以遏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之情。

    这比起她当日在凤阳城外看到祖师用神剑御雷真诀斩兽妖之时还要激动。

    一句“道者,宇宙万物也”便让陆雪琪明白,这部《青云真经》是何等厉害。

    陆雪琪天赋极高,在整个青云门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也足以排进前五。

    她如今的实力在青云门年轻一代的弟子当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领军的人物。

    小竹峰之中,她便是年轻一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陆雪琪此刻都已经来不及多想,整个人的心神全部都投在了那天空之中的烫金大字之上。

    ……

    人群中,张小凡算是最不专心的一个。

    他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在看着那天空之中的烫金大字。

    但是他有时候却是会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身上。

    陆雪琪全神贯注的神态落在了张小凡的眼中,张小凡看了陆雪琪一眼,又瞅瞅林惊羽。

    随即又看向了田灵儿,张小凡看到这些熟悉的面孔,脑海之中却是还会不时闪出另一个俏丽的身影。

    虽然早已经决定一别两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能彻底遗忘。

    张小凡看着陆凤秋在那里大手挥毫,心中却是想着,他其实是不想长生的。

    他虽然修道,但却是因为从小家破人亡,属于随波逐流到了青云山。

    他长这么大,好似从来没有想要主动去完成过什么事情。

    都是别人在指点他,引导他。

    以前是师父师兄,后来又成了祖师。

    他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修道修的糊里糊涂,没有目标。

    做人也做的糊里糊涂,所以被人诓骗。

    他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呢?

    他想了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祖师说了,修道如果不为长生,那还不如回家种田。

    他其实觉得蛮有道理,他其实很想回草庙村种田,但是又放不下青云的一切。

    放不下师父,放不下师娘,放不下小灰大黄,放不下大竹峰的一草一木。

    放不下祖师,他放不下的人太多了。

    想到这里,张小凡的脸上不禁露出了迷茫,他朝着陆凤秋看去,他觉得自己可能该去请教请教祖师。

    祖师是这天底下最有智慧的人,应该能解他的疑惑吧。

    ……

    在玉清殿前的一个角落,一身墨绿道袍的道玄和一身白衣的万剑一站在一起,二人的目光都在看着那天际之中。

    “宇、宙、阴、阳、清、净、守、方、极。”

    “这便是九卷《青云真经》吗?”

    “祖师之才,如日月光辉,普照天下,我总算明白了祖师为何能有今日之成就。”

    “道心唯坚,祖师求道之心,胜过我们这些后辈千倍百倍。”

    “师兄,如今,你应该能明白祖师的苦心了吧。”

    万剑一低声朝着一旁的道玄说道。

    道玄的脸上露出感慨之意。

    “道家大藏千万卷,集大成者非这一部《青云真经》莫属。”x https:/m.x/

    “只此一部《青云真经》便可让今日在场的所有正道中人都有所得。”

    “待今日之后,这部《青云真经》传遍神州浩土,恐怕千百年之后,天下之法将尽数出于青云。”

    “这是神州几千年几万年来未有之大事。”

    “祖师言,将来我们都成仙成神,这才是祖师之抱负。”

    “想我这么多年来,恪守青云,立志将青云发扬光大,但是和祖师一比,我做的那些事也就是缝缝补补而已。”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祖师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我今日方知,祖师接掌青云,乃是我青云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祖师说,太清巅峰之后,便算得上此界的仙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真仙、天仙、灵仙、至仙。”

    “这一仙更比一仙强,师弟,你我还要努力啊。”

    万剑一笑道:“那是自然。“

    ……

    清风拂过,已过正午时分。

    旭日高阳,正当天际。

    天空之中的金色大字仿佛要将整个青云山都彻底给笼罩。

    此时,陆凤秋的手中的拂尘终于停了下来。

    九卷《青云真经》总算是彻底写完。

    这是陆凤秋第一次将自己对道的理解给彻底写出来,所以耗费的时间久了一些。

    但陆凤秋心中早有腹稿,所以也算是一气呵成。

    放眼望去,陆凤秋颇为满意。

    宇、宙、阴、阳、清、净、守、方、极。

    每一卷都有每一卷的妙处。

    正所谓,妙法天成,道从中书。

    他的本真大道分为九转,九转圆满之后,便是金仙。

    这九个字便分别对应他的九转之路。

    他虽然能写出《青云真经》但是想要彻底将这九个字融入到他的大道之中,彻底炼化成一条本源大道,还需要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

    《青云真经》九字决,便好像房子的地基一般,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打牢靠了,往后的路自然要顺当很多。

    ……

    此时,在场的所有正道中人都在看着这一部《青云真经》。

    如此真经,和仙人传法也没什么区别了。

    对于在场的正道中人来说,青云子能将这一部旷世巨作写在他们的面前,对他们来说可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没有人能忽视这一部《青云真经》,宇宙万物,造化神奇。

    这些正道中人对于道的理解还停留在很浅薄的层次。

    修道,修道,到底什么才是道,这些正道中人心中可是没有答案的。

    他们之中根本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

    力量的本源来自于境界,境界的本源来自于对天地万物、宇宙万物的认知。

    这一部《青云真经》仿佛给在场的所有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陆凤秋看到众人都沉迷于《青云真经》之中,也没有立即说话,扰乱这些人的思绪。

    他的目光随意一扫,便看到了三心二意的张小凡。

    只见张小凡瞅瞅这里,瞅瞅那里,反倒不怎么看《青云真经》。

    陆凤秋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张小凡是个真实的凡人,你可以说他坚韧,也可以说他胸无大志。

    即便经历诸多事情,他还是管不住自己的七情六欲。

    这些年来,陆凤秋教他读书明理,但发现他依旧是那副性子。

    这便是浑然一点,本性不动。

    张小凡若是能悟透他随心而安的本质,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可惜,现在的张小凡显然还差些火候。

    青云门年轻一代当中,陆凤秋最看好的人是陆雪琪,但陆凤秋并没有传陆雪琪天书。

    就是为了等待《青云真经》大成之日。

    看着那人群之中,面有所思的陆雪琪,陆凤秋很是满意。

    这时,陆凤秋无意间看到了天音寺的方丈法相。

    只见那法相面露沉思之色,似乎有所惑,又有所得。

    陆凤秋看着那法相,心道,这法相倒是个人才,普泓老和尚能将方丈之位传给法相,也算是一步好棋。

    若是来日,此方天地佛门大兴,必定是由这法相开始。

    ……

    青云门的徒子徒孙当中,资质层次不齐。

    即便是一众首座、长老,也并不是所有的人资质都算可以。

    像天云道人、商正梁这些人其实天资只能说可以,但离优秀还差的远。

    万剑一说他们是庸才,倒也不为过。

    毕竟,万剑一本人就是一等一的天才。

    《青云真经》在前,任天下人取用,能悟多少,是个人的本事。

    想要改变整个修行界的人心,必定要抛出一个大大的橄榄枝。

    陆凤秋说要让这些人成仙成神也不是一句空话。

    他相信,未来的千百年内,定然会有人走到那一步,成为此方天地的仙神。

    建立新的天庭,建立新的地府,建立新的秩序。

    陆凤秋打算将他知道的天庭地府编制让人流传下去,写一卷《封神榜》也未尝不可。

    反正现在他是诛仙世界至强者,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

    大概半柱香之后,终于有人陆陆续续的醒悟过来。

    有人面带喜色,有人面带忧色,也有人苦恼不已,众生百态,不尽相同。

    陆凤秋见状,大手一挥,天上的金色大字渐渐开始消失。

    这时,所有的人都回过神来,齐齐望向陆凤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