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皆是我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为之。

    轮到猪八戒和沙僧,还有白龙马了。

    猪八戒一脸不好意思,道:“既然师父和师兄都不成佛,那我一个人成佛也没什么意思,我也不成佛了。”

    如来佛祖道:“猪悟能,你本来命中就不能成佛。”

    猪八戒一听,更是和霜打了茄子似的。

    沙僧倒是接受了如来佛祖的册封,成为了金身罗汉,但他不想留在灵山,他想跟着唐僧一起回长安去。

    如来佛祖倒也没有为难他。

    于是,师徒四人再度返回了长安。

    彼时的唐僧一心一意,想要用大乘真经普度众生,但是在几年之后,唐僧便发现了,世人根本不关心他念的是大乘真经还是小乘真经。

    他辛辛苦苦取回来的经书,被唐皇束之高阁,几年之后,便已经无人问津。

    这时的唐僧想到了他曾经在青云山和陆凤秋谈论佛道之时的场景,恰巧这时,在大唐关于万仙国的传闻是甚嚣尘上。

    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准备再度踏上取经路,不过这一次,他不是要去西天取大乘真经,而是要去万仙国青云山取经。

    而此时,曾经陪伴在唐僧身边的三个徒弟早已经各自离去。

    唐僧没有多想,一个人踏上了征程。

    由于万仙国在三界声名大震。

    以前在人间为非作歹的那些妖怪通通听说了万仙国的威名,于是都想方设法到万仙国求学,想要从万仙国学到真正的成仙之术。

    唐僧再次踏上取经路,全程居然连一个妖怪也没有碰到,倒是山贼遇到了不少。

    就在他遇险之时,孙悟空及时出现,救了他的性命。

    于是,孙悟空一路护送唐僧,来到青云山下。

    “师父,青云山到了,我带你去找通臂猿猴。”

    孙悟空看着眼前的青云山,比起十年前,眼下的青云山更加气派了。

    孙悟空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

    唐僧却是摇了摇头,他说道:“这一次,为师是来取经的,要和所有的使者一般,闯七关。”

    孙悟空蹙眉道:“师父,你没有成佛,还是肉体凡胎,不通法术,那七重关,危险重重,我听说已经不知有多少妖怪倒在了那七关之中。”

    “你就不要逞强了,我这就去找通臂猿猴,他也是咱们的老熟人了,不会不近人情的。”

    唐僧依旧摇头,脸上充满了刚毅之色,道:“悟空,既然是取经,那便是有求于人。”

    “凡事心诚则灵,为师前往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经用了十几年,跋山涉水,经历了不知多少苦难。”

    “这一次,为师到青云山取经,只用了不过短短五年光景,中途几乎没有吃什么苦头。”

    “既然到了这青云山,那必须要过这七关。”

    孙悟空一脸无奈,都十几年过去了,师父还是这个性子,只要是他认准了的事情,便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孙悟空无奈之下,只好答应。

    “那好吧,我和你一起闯关便是。”

    于是,师徒二人直接走进了青云山下的七重关之中。

    ……

    青云山上的洞府当中。

    陆凤秋正在抚琴,万妖女王在一旁吹瑟,二人琴瑟和鸣,乐声欢快。

    就在这时,陆凤秋突然笑了起来。

    万妖女王见状,不禁疑惑道:“夫君,你笑什么?”

    陆凤秋道:“我是在笑唐三藏。”

    万妖女王眉宇微微一动,她恍然道:“夫君,唐三藏和孙悟空怎么会在山下闯七关。”

    十年过去,万妖女王的法力又有了不小的提升,她眉宇一动,便已经知道了这青云山内外的变化。

    自然也就知晓了唐僧和孙悟空的到来。

    陆凤秋感慨道:“有志者事竟成,能放下佛法的唐玄奘我可是第一次见。”

    万妖女王疑惑道:“大王,唐三藏怎么还是肉体凡胎,他没有成佛吗?”

    自从十年前那一战过后,万妖女王便一心扑在了陆凤秋身上,一点都不关心三界变化。

    所以,她并不知道十年前在大雷音寺中,唐僧并没有选择成佛。

    陆凤秋道:“他没有选择成佛,是因为他知道,成佛可能并不会帮助他实现他普度众生的愿望。”

    “他是一个有大愿景的人,所以,他不愿意独自成佛。”

    万妖女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那么,他这次来是想要从大王这里得到什么东西吗?”

    陆凤秋笑了笑,道:“他只是来找一个答案。”

    万妖女王依旧有些疑惑,但她没有继续问出口。

    她知道唐僧和自己的夫君之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默契,这一种默契在十年前她就曾经见过。

    她曾经听夫君说过,这世上如果有人可以成为知己,那唐僧肯定算一个。

    陆凤秋将目光放在了七重关内。

    如今,唐僧的寿数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人的年龄一旦过了五十,那这半辈子也就算是过去了。

    人的一生匆匆而过,又有几人能向唐僧一般,一生在山水间跋涉,只为找到心中的那一份答案,只为普度众生。

    唐僧第一次走出长安时,他心中怀着的是对佛法的无边信仰。

    但是他第二次走出长安的时候,他心中对佛的信仰早已经崩塌。

    佛法或许能导人向善,但并不能普度众生。

    七重关的考验对于唐僧来说,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磨炼,还是心灵上的再一次锤炼。

    陆凤秋抬抬手,给唐僧开了后门,如果真让唐僧以肉体凡胎渡七重关,那么他的身体状况绝对撑不过前三关。

    在唐僧渡过太阳暴晒这一关之后,陆凤秋便将天地灵气灌到了唐僧的体内,让他的身体焕发了新的生机。

    不出意外,唐僧渡过了七重关。

    渡过了七重关的唐僧,身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陆凤秋利用这七重关卡,让唐僧从肉体凡胎成为了仙骨仙胎。

    当唐僧来到陆凤秋的面前时,他的脸上闪过一抹神采,他不是铁憨憨,自然知道他从这七重关中得到了什么。

    他只以为这是每个通过七重关的人都会得到的好处,但他没想到这是陆凤秋故意给他开的小灶。

    再次见到陆凤秋,唐僧十分感慨,曾经他风华正茂,如今岁月却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唐僧没有持手,只是朝着陆凤秋微微躬身示意,然后说道:“道主,好久不见。”

    陆凤秋听到唐僧对自己的称呼变了,不再称自己为施主,还有些不太适应。

    陆凤秋笑了笑,道:“三藏,你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青云山,看来你心中的佛已经倒塌了。”

    唐僧脸上泛起一丝追忆之色,他缓缓说道:“我自幼学佛,在我这前半生之中,佛便是我的全部。”

    “如今看来,佛法虽好,但却只是佛法而已。”

    “从前,我求真经,今日,我亦求真经。”

    “希望道主不吝,给我一个通读道藏的机会。”

    陆凤秋闻言,笑了笑,道:“青云山上,有万卷道藏,你可任意翻阅。”

    唐僧道:“能让我将这些道藏传回大唐吗?”

    陆凤秋道:“当然可以。”

    唐僧躬身道:“多谢道主。”

    陆凤秋笑道:“无须多礼,道藏如宝库,能领悟多少,全看个人天资。”

    唐僧点了点头,从此便在青云山住了下来,没日没夜的在青云山翻阅那万卷道藏。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是二十载春秋。

    唐僧苦读道藏二十载,孙悟空也在青云山等了唐僧二十载,倒是让陆凤秋刮目相看。

    这一日,青云山上,神光缭绕,金芒冲天。

    只见在青云山的某一座山峰之中,一个大大的“藏”字出现在了天穹。

    一个巨大的法相缓缓浮现在云层之中。

    那法相不是旁人,正是苦读道藏二十载的唐僧。

    此时的唐僧已经改头换面,他已经不是光头和尚,而是长发披散在肩上,身着青衣布袍。

    只见唐僧目露金光,朗声道:“佛法,道法,皆是我法,佛本是道,佛本是道啊。”

    这一日,昔日的大唐圣僧踏入仙神之境,悟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神通。

    ……

    青云山上的一处山林之中。

    陆凤秋站在石台之上,负手而望,在他的脚下不远处,画着一个巨大的阴阳鱼。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缓缓出现在那阴阳鱼之上。

    来者白发白须,气度雍容,不是旁人,正是菩提祖师。

    陆凤秋看向菩提祖师,道:“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

    菩提祖师脸上露出一抹歉意,道:“不好意思,出了些小问题,耗费的时间久了一些。”

    陆凤秋看了看菩提祖师,又看了看青云山的某个方向,道:“你听到了吗?”

    菩提祖师道:“唐三藏?”

    陆凤秋点了点头,道:“他苦读道藏二十载,悟出了佛本是道的道理,契合了天地法则,悟出了属于自己的神通,了不起啊。”

    菩提祖师笑道:“的确了不起,我开此界时,从未想过此界的唐三藏会变成这般模样。”

    陆凤秋道:“有变化是好事,不是吗?”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叹息道:“是啊,的确是好事。”

    陆凤秋的目光又落在菩提祖师的身上,道:“你既然来了,那便是想讲讲你的故事。”

    “现在,你可以开始了。”

    菩提祖师笑了笑,道:“正有此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