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道伊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十八卫都在左右两边站着。

    朱厚照走到陆凤秋的身旁,轻声说道:“先生,时辰到了,该登山了。“

    陆凤秋微微颔首,看着已经完全成熟的朱厚照,沉声道:“厚照,你准备好了吗?”

    朱厚照眼中露出沉着之意,他就如同这初升的朝阳一般,浑身都充满了锐气。

    经过陆凤秋五年的教导,朱厚照已然将以前那等好玩的性子给收敛了许多。

    如今的朱厚照,已然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他文韬武略样样不差,陆凤秋一身本事,有百家之长,教导出来的徒弟也不会差。

    朱厚照点头道:“先生,请放心,朕记得先生的嘱托。”

    陆凤秋微微颔首。

    ……

    朱厚照开始登山,陆凤秋紧随其后,再往后是一众文武大臣,还有天玄黄三大密探,以及云台二十八卫守候在旁。

    如今的云台二十八卫已经不是五年前的云台二十八卫,他们经受了严格的训练。

    个个身怀绝技,而且陆凤秋又传授他们一套合击阵法,威力无穷,二十八人连击,可抵千人之军。

    就在朱厚照开始登山之后,站在山道两侧的大明士兵不停的高呼万岁万岁!

    一时间声浪翻滚,在这泰山脚下回荡不已。

    大明军的兵威在这五年间有了长足的变化。

    ……

    正午时分,泰山之巅,万里无云,晴空日照。

    一座九尺祭坛高台之上。

    陆凤秋登台而立,朱厚照也站在那祭坛高台之上。

    他的目光落在那高高的苍穹之上,脑海中却是想到了先生这五年来对他的谆谆教诲。

    那一幕幕都在他的脑海之中闪过。

    当初听到先生让他前往泰山封禅时,他是那般的惊讶,他可是从未想过有一日他会站在泰山之巅封禅。

    没有足够大的功绩,是不可能站到这里的,然而经过先生的指点,他今日站到了这里,他要做的还有很多,在大明的四周,还有辽阔的土地,而今大明能人辈出,终有一日大明的旗帜能插遍天下各处。

    先生当时所言,至今他还历历在目。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

    “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

    “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历朝历代又有六位皇帝封禅于泰山。”

    “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此六位帝王皆封禅于泰山。”

    “封泰山者无一不是有大功业的帝王。”

    “而厚照你,则将是大明第一位封禅的帝王。”

    “当今之天地,天道有缺,须以人道补之。”

    “此世无神,只能以人为本。”

    “为师有天书一卷,可助厚照开人道之路,登人皇位,建立大明神朝。”

    “望厚照威加海内,立不世功勋。”

    朱厚照每每回想起这番话,心中都是澎湃不已。

    如果没有先生,他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从今日过后,他便是继商纣王帝辛之后的又一位人皇。

    人皇,与天子大不同。

    天子是一国之君,人皇是人族之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天下众生皆为他的子民。

    若非先生指点迷津,他根本走不到这一步,坐不到这个位置。

    与两千七百年前的帝辛不同的是,此时天地大变,天地间已然无神无仙,只有以人道为本,重开人道,建立神朝,方才能让有缺天道补上一个缺口。

    在陆凤秋的刻意传授之下,朱厚照早已知道,这天地之外,还另有天地。

    当武道境界达到破碎虚空的层次,便有机会破碎虚空,走出这方天地。

    朱厚照如今已经是先天境界,但离破碎虚空的层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这时,文臣之中有人走了出来,手捧一卷高声念道:“维正德十年,岁次丙子,四月丁亥朔……“

    此乃祭天告文。

    台下文武大臣全部都是庄严肃穆。

    待那人念完之后。

    陆凤秋大声道:“吉时已到!请陛下祭天封禅!”

    朱厚照上前,陆凤秋将天书取出,放在朱厚照手中。

    朱厚照将那天书摊开,取出自己的皇帝印玺,盖在了那天书之上。

    至此,天书之上的奉天承运四个大字化作一道红光,落入了朱厚照手中的印玺之上。

    朱厚照眼中透出一股十足的霸气,将天书举在手中,高声呼道:”大明中兴,从朕启始!“

    天空之中,风卷云动,聚气成龙,异象生出。

    ……

    数日之后,陆凤秋卸任大明国师,于青天白日之下乘鹿而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