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赵枢安顿灾民,邓宽不通条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照料者在病患病愈前不得私自出隔离区,隔离区单独挖茅坑,用石灰处理,有隐瞒者,有腹泻不进隔离区者,照料病患却私自出隔离区者,鞭二十。有死者必须立即下葬,不下葬者鞭五十。揭发他人随地便溺,喝生水,便后不洗手,吃老鼠烂肉发霉食物,有腹泻隐瞒不报,照料病患私自外出,藏匿尸体者,一经查实,赏十贯钱,但若查实诬告者,鞭二十。”赵枢说了一串安排,大体就是郡王府的卫生规章,邓宽倒也能搞明白。

    “记住了吗?”

    “卑职记住了。”

    “复述一遍。”赵枢对邓宽的记忆力信心不大。

    邓宽一字不落地把赵枢刚才的安排背了一遍。

    “可以,把这些规矩跟那些村民说明白,然后就可以执行了,去做事吧,我回屋补个觉。”赵枢打着哈欠走了。

    “对了,不只是堆谷场,你把人全派出去,附近的村子都要照此执行。”赵枢刚走两步,回头补充道。

    “对了,让他们至少三天要洗一次澡,衣服也要三天一洗,违者鞭十下,举报者有赏,你带人检查,衣服上身上有跳蚤的,鞭十下。”赵枢第二次回头补充。

    “……喏。”邓宽看着赵枢,等他继续补充。

    赵枢这次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确定没有还要补充的,终于走了。

    “郡王怎么这么喜欢用鞭子抽人……”邓宽不解地想——如果他生在21世纪,肯定会说赵枢是个SM爱好者。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虽然古人受限于生物知识不懂得发病原理,但远至西汉,官员就已经意识到隔离病患的重要性,只是执行困难。

    而疫情是由混乱的卫生条件引起的,这一点对赵枢来说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这么合理。他对古代医学完全不信任,在他的理解里,中药唯一有效的成分就是煎药时的热水,后世用“多喝热水”来形容直男,但在卫生条件落后的年代,“热水”就是最重要的良药。

    至于下层执行困难,赵枢觉得没有十鞭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二十鞭。

    赵枢又睡了个回笼觉,醒来后郡王府管事白露亲自押送木炭,石灰和粮食来了,竹樱让她把赵枢带回去。

    “嗯……你先回去吧,我现在还不能走,水灾之后可能会起疫情,我得留在这里应对。”赵枢突然觉得自己的形象光辉伟大了起来。

    “那婢子留在这里服侍郡王。”白露的自称已经由“奴家”改为了“婢子”,进入角色还挺快。

    “你也没吃午饭吧?那你去煮一锅羊肉汤,我去烙饼,咱们一起吃。”

    白露从竹樱那里知道了赵枢喜欢自己下厨做饭的习惯,也就没有反驳。

    一顿忙碌过后,二人在屋里吃上了羊肉泡馍,而半碗汤过后,将会有人来讨打。

    “读书人?”赵枢端着羊肉汤,疑惑地看向门口的侍卫。

    “是,郡王,中过进士,还做过知县,在周围十里八乡素有威望。有个孩子腹泻,我们拖他去隔离区,孩子他娘不愿意。我们按郡王的指示要打她二十鞭,这个老头上来破口大骂,还举拐杖要打我们,里正说他做过官,我们不知该如何处置,邓侍卫长让我们把人带过来交由殿下处理。”

    “你们跟没跟那个孩子他娘说,她可以跟着孩子去隔离区照顾?”赵枢开口便抓住了重点。

    “没……没有……请郡王治罪。”侍卫拱手请罪。

    “无罪,我就知道邓宽得落下点什么……”赵枢无奈道。

    他早该想到,这些侍卫执行规矩狠辣有余,肯定不知变通,赵枢嘴里“在隔离区照顾病患的家属不准私自外出”在邓宽的理解里成了“家属不准去隔离区照顾病患”。这才闹出矛盾。

    “让人进来吧,我亲自跟他说。”

    进来三个人,田二七和刘三两个里正,中间是一个白发苍苍有六七十岁的老头。

    “郡王为何要拆散一家母子,此真乃灭绝人伦…………”

    领头进门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张口就骂。

    “老先生,我可从未想拆散一对母子,只是手下的人会错了意,那个孩子他娘是可以跟着孩子去隔离区照顾的。”

    赵枢不等他骂完就先开口解释,然后跟几人一五一十把他定的规矩理清楚,让他们知道每一条为什么要这么做,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但总归是明白了赵枢想阻止疫情蔓延的目的。

    赵枢让白露把条例记录下来,准备多抄记几份发一发,以免再出类似矛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