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赵桓受封东宫,赵枢如愿出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仪式过后,赵枢并没有跟百官原路回去,而是从大庆殿东北方的宣佑门直接返回了皇城东北角的住所,朝服都没来及脱就趴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赵枢又梦到西红柿炒鸡蛋了。

    赵枢最近心情很爽。

    他大哥赵桓被立为太子后,他也终于如愿出宫住了。

    官家赐给他城东一套三进的新宅子,一直到四月底才装修好。

    唐代王府属官有上百人,宋朝大多数属官都不常设,常设的只有一个翊善,两个王友,一个记室参军。

    不过赵枢此时还没行冠礼,也没出阁,所以没有这些待遇。

    最终,赵枢出宫时,一是带了从小看着他长大的竹樱。

    二是奶娘李妈妈,李妈妈入宫时才二十岁出头,如今也只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妇人,烧的一手好菜,一直充当保姆的角色,她也舍不得离开赵枢,所以自然跟过来了。

    三就是皇后坚决派来的二十侍卫,看到皇后一定要派侍卫时,赵枢心中很温暖,毕竟这是他在这个时空感受到的母爱。但当他看到那二十侍卫,还是被吓了一跳。

    那不是普通穿制服的保镖,也不是混吃等死的禁军大爷,而是正儿八经的禁军甲士,人手一副步人甲。那个叫邓宽的侍卫长是高俅亲自推荐的,据说是在西军时是刘仲武手下精锐,高俅去边军时,被刘仲武派到高俅身边做护卫,高俅感激他常年在身边保护,就把他带到京城,帮他谋了郡王府侍卫长这个职位。”

    赵枢发现《水浒传》误人不浅,高俅根本没有个假儿子,也不是什么奸佞小人,反倒是个谁也不得罪的老好人,跟自己的处事原则很像。

    不过球技确实不错。

    这邓宽也不像个无能之人,身高五尺九,也就是后世一米九左右,铁塔一般的汉子,浓眉细目,下巴宽厚,话不多。赵枢隔着三丈远就能感觉出他的杀气,估计也是在边军杀过不少人的。

    其他十九个侍卫也都是禁军中的精锐,赵枢粗略估计,就这二十个人,再加上全套的步人甲,至少能打五六百没有铠甲的流民。

    安全感,这就是安全感,有这么一队侍卫,在东京城方圆几百里,除了官家谁也奈何不了赵枢。

    搬到宫外的郡王府后,天已经开始热起来了,赵枢很奇怪,他记得中国应该是自古就有西瓜的,但北宋竟然没有,他问竹樱,竹樱表示没听说过这种东西。

    还是后来他的老师曾开外出任职,赵枢给他摆送行宴的时候,才从曾夫子口中解决了自己的疑惑。

    中国的确自古以来就有西瓜,但古代种西瓜的地方,在赵枢前世叫新疆,也就是古人口中的西域,在二十一世纪确实属于中国,但很明显不属于北宋。

    ……行吧。

    “那曾夫子,我大宋与西域可通商路?”赵枢并不死心。

    “当然,”曾夫子吃了一口鱼。

    赵枢心中大喜。

    “当然不通。”曾夫子咽下鱼,说完这句话。

    ……赵枢怀疑这位老师在报复自己以前总跟他顶嘴。

    “我大宋与西夏连年交战,自然不通西域,但是,”曾夫子又吃了一口鱼。

    ……赵枢看明白了,他绝对是故意的。

    “但是今上励精图治,崇宁三年建陇右都护府,郡王若想去西域买那个叫‘西瓜’的东西,应能从此处通过。”开过玩笑,曾开还是指明了一条路。

    妙啊,赵枢还真没关注过西边形势。

    赵枢从曾夫子口中得知:哲宗元符二年,宋军进入湟水流域,攻占邈州,宗哥等城,元符三年建湟州为都护府,后来由于吐蕃反抗激烈,建中靖国元年撤离湟水流域,崇宁二年再入湟水流域,建陇右都护,以知西宁州简领。直到靖康之变,北宋对西域走廊短暂的控制才结束。

    看来这个轻佻的老爹对外也不是完全没有野心嘛。

    赵枢送走曾夫子,当机立断组织了一个二十人的商队,跟官家报备后,出发去西域。

    可惜曾开的地理知识也是个半吊子,因为同时期,辽国已经从西域学到了种植西瓜,后来金灭辽继承了辽国的西瓜种植技术,完颜构向金称臣后,金国赐给了南宋西瓜种子,中原地区才开始了西瓜种植。

    不过还好,赵枢的商队去西域也不只是找西瓜的,跟商队交代任务那天,他跟队长吩咐道:“这次你们去西域的任务,是要寻三种作物,一种是绿色带条纹比脑袋还大的瓜。第二种是手掌长,二指粗的橘红色萝卜。第三种是乳白色花朵,带壳能结出像柳絮一样绒毛的像铃铛一样的植物,这种植物可能要往西走很远,到波斯才有。只要能把这三种作物带回来,不只本王重重有赏,你们皆是造福天下的英雄。”他还用彩色墨水把三种作物画到纸上。

    没错,第二种作物就是胡萝卜,第三种是棉花,这两种东西宋元交际之时才传入中国,棉花在明初洪武大帝强制要求下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在这之前,中原人是没有棉衣穿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