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入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赵枢还算歪打正着,这句话最早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据朱熹所说,是唐庚在蜀道一间官舍的墙壁上看到的,时间便是最近几年,如果赵枢现在去的话,应该能看到原作,要说作者,那只能说是大名鼎鼎的“无名氏”了。

    类似事情还有很多,赵枢经常搞不懂一些名言的出处,若是在北宋之前还好,曾开会发自内心地感慨赵枢博学。但还有些后世的,赵枢只能瞎编一通,要么说某本志怪小说里的,要么说是落魄书生喝多了发牢骚说出来的,要么就像今天一般,说是某堵墙上的乱刻乱画。而曾开只能遗憾感叹。

    不过赵枢的言行也不全都能得到曾开的认同,比如他送给曾开一个水车模型,曾开就认为他并不应该做这些工匠之学。

    简单来说现在虽然理学还没有被立为官学。但在文人中已经很有市场。这时候的儒学是内圣之学,讲究完善德行圆满人格,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这跟赵枢坚定信仰的唯物主义有根本上的差别。

    所以说曾开并不能理解赵枢重格物,重实践的“知行合一”理论。不过这不重要,君子和而不同,大家求同存异嘛。

    赵枢决定用自己的理论让这位老夫子屈服。

    送水车模型的第二天,赵枢给曾带了一杯饮料。

    “曾夫子觉得味道如何?”看曾开尝了一口,赵枢笑着问道。

    “甚好,国公此物可是用柑橘熬成?”

    “是柑橘,不过不是熬,而是榨汁。”

    “榨汁?”

    “嗯,就像榨油一样,把里面的水分挤出来。”

    “呵呵,也许国公是对的吧……”曾开已经明白赵枢想表达什么,二人心照不宣,没有再争论。

    ……

    赵枢心中是很有一番抱负的,当然,实现抱负的前提,是先要长大。

    好在几位皇子成长都很顺利,春去冬来,不知不觉间,时间又过去了五年,七岁的小赵枢变成了十二岁的小赵枢。

    但赵枢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如意。

    清晨起床,刷牙洗脸,问题来了——不能刷牙。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牙齿的重要性,西方在四千年前就用动物骨粉清洁牙齿,中国先秦时期用盐水漱口,后来人们把柳枝泡在水里,清晨咬碎外皮用里面的纤维清洁口腔。唐朝发明了几种草药混合的粉末和药膏,用法类似后世的牙膏。

    然而,硬毛牙刷直到明孝宗时期才被发明,那已经是三百年后了。

    这时候的“牙刷”,是马尾制成的软刷。

    先不说是不是卫生,这样根本清洁不到牙齿缝隙。

    赵枢觉得自己等不到三百年后再刷牙了,还是决定自己来做牙刷侠保护天下人的牙齿,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还有肥皂,镜子,摇椅,沙发,弹簧床,蜂窝煤,豆腐乳,罐头,甚至于炸药……对了,还要给刚出生的弟弟妹妹们做些摇篮。小赵枢自从有活动能力之后,就把能回忆起来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式写成了一本小册子,他不是化学专业,所以只能想到高中知识,足够了,高中老师连TNT的制备方法都教过,不知道他实验过没有。至于各种机械制品,那是自己的老本行,早已经印在自己的脑子里了。从民用到军用涉及的领域着实不少。他已经计划好了,等自己出皇宫开府之后,就开个商号,把这些来自未来的生活用品推出去一卖……哈哈哈,小赵枢已经忍不住笑出声了,银子简直白捡啊!

    虚岁十五岁的赵桓看着旁边嗤嗤笑的五弟,也忍不住笑起来,

    “五哥儿,想什么呢这么好笑?”

    赵枢左手牵着六弟赵杞,正在YY自己的商业大计,竟然贱兮兮地笑了出来。

    “哈哈,没什么,大哥三哥你们听说了吗,昨天王勾当在宫内蹴鞠,失足掉到池塘里了,他不会水,两个宫女拉不动他,差点被淹死哈哈哈哈哈……”

    北宋的蹴鞠就像21世纪的乒乓球一样,绝对是全民运动,上至天子下至坊间孩童每个人都喜欢踢两脚。甚至还有个叫高俅的是个中高手,因为球技好而被赵佶提拔,执掌禁军。

    这次蹴鞠落水的王勾当是御药院的内侍,给官家送解暑汤回御药院的路上,看见几个宫女在池塘边蹴鞠,一时技痒上去踢了两脚,不料球技太逊,非但没能露脸,还掉进池塘里去了。赵枢从官家那里出来,正巧看见了这一幕,好在是三伏天,不至于生病,但结结实实喝了几口水。

    赵枢自认为这四个很尬的冷笑话,然而兄弟几人听到这则趣闻,纷纷大笑了起来,年纪最小的赵杞笑的肚子痛,弯下腰捂着肚子,毫无皇子的气质,几位兄长纷纷笑着摇头。

    笑点太低了。

    北宋皇位传承应该是历史上最平和的朝代,除了赵老大赵老二哥俩有些谜团,其他几任皇帝交接都没有明面上的大矛盾,皇子间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尤其是他们还处在少年时代,彼此常常聚在一起开玩笑,表现直爽的赵枢说的最多,每天结伴去往宫外学舍时,好不热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