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奢华到没朋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不过是一个时辰后,果真来了客人。

    来的竟然是褚遂良。

    “滕王受委屈了。”

    褚遂良词严义正的说道“有人假借相公之名,行的却是徇私之事,相公已经处置了那伙人,滕王可安心回去。”

    李元婴没想到事情竟然转折了。

    关键是褚遂良亲自来道歉。

    本王……

    煲仔饭真好吃,火锅也好吃……

    贾家人说话还好听。

    他舔舔嘴唇,“本王不敢。”

    褚遂良满头黑线。

    贾平安说道“褚相亲至,自然无事。”

    李元婴摇头,“某不敢,少说再等十日。”

    那也行吧。

    褚遂良告辞。

    杜贺有些纳闷,“殿下和他们并无仇隙啊!为何要对殿下下手?”

    贾平安笑道“滕王查出了宫中的贪腐案,多少人因此倒霉?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如今便是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竟是如此?”李元婴一脸懵。

    李元婴当惯了小透明,这一下真是被吓坏了。

    但贾平安发现不对。

    这厮一住进了贾家,每日三餐是必须的,晚上还摸去了厨房,请曹二出手弄宵夜。

    这怎么就像是来度假的呢?

    “武阳伯!”

    就在贾平安准备一脚把混吃混喝的人渣藤赶出去时,邵鹏来了。

    “陛下病了。”

    李治倒下了。

    邵鹏一脸沉痛,“昭仪问新学可有什么医术……”

    有毛线!

    贾平安说道“医官们如何说?”

    “医官们束手无策。”

    贾平安木然。

    “昭仪说,此事要紧。”

    贾平安看了他一眼,“老邵,此事昭仪为何掺和?”

    邵鹏说道“最近几个月,陛下和昭仪很是亲密。”

    这是开始联手了。

    而此次长孙无忌掀起的大案更是让李治很不安,所以他需要一个帮手,而武媚手段凌厉,正好夫妻双剑合璧,一统江湖。

    “陛下什么症状?”

    “嘴角长泡,焦躁不安。”

    “这是上火了。”贾平安笃定的道“这等病症多见于多思多虑,忧心忡忡,饮食以清淡为主。”

    邵鹏得了这话,回宫禀告给了武媚。

    “什么上火,多思多虑。忧心忡忡就够了。”武媚看着很不满意。

    邵鹏小心翼翼的道“昭仪,武阳伯隔空诊断,已经很了不得了。”

    “那就是个奸猾的!”武媚起身道“把这话转给那些医官。”

    晚些,医官门一番争论不休。

    李治躺在床上,觉得自己养了一群豕。

    他看了王忠良一眼。

    王忠良没领会精神。

    这个蠢人!

    李治干咳一声,医官们齐齐看过来。

    他说道“朕觉着胸腹处都是火。”

    这便是说贾师傅说得对!

    你们都是庸医!

    医官们如丧考妣。

    但李治不管这个。

    随后皇帝忧心忡忡,以至于上火的消息就散播出去了。

    长孙无忌召集了那伙人议事,丢下了一句话“差不多了。”

    皇帝这个暗示给的很及时,官场慢慢的恢复了秩序。

    李元婴在贾家厮混了两日就被赶了出去。

    他前脚才走,许敬宗就来了。

    “陛下用心良苦呐!”老许一脸忠心耿耿的模样。

    “得了吧许公。”贾平安知晓老许的性子,“此事便是陛下与长孙无忌合谋,不过长孙无忌显然掺杂了私心,所以失控了。”

    “老夫也知道,但不能说。”许敬宗干咳一声,“李元婴拎着一串什么回去了?看着洋洋得意的。”

    “香肠腊肉。”

    “可香?”

    “喷香!”

    “给老夫来几串。”

    许敬宗带着收获准备回去,临走前才想起事儿,“对了,先前老夫去面见了陛下,陛下的身子好了些,说你忠心耿耿,武昭仪在边上也说什么……平安一心向着陛下,陛下说此次查没了不少田地宅子……”

    许敬宗卖了个关子,可贾平安却很是淡定,他有些悻悻的道“陛下赏赐你城外的肥田九百亩,小贾,长安城外的田地啊!多少权贵打破头都抢不到的好东西!老夫……”

    老许羡慕嫉妒恨啊!

    贾平安也没想到竟然是这个赏赐。

    长安城中的好地方都被抢光了,剩下的就是城外。

    而良田自古便是华夏人最看重的东西,千金在家,不如良田在手。

    长安城外的良田,这是什么性质?

    就相当于后世的首都三环外你拥有九百亩良田。

    牛笔大发了!

    “对了,还赏赐了你官奴二十户。”许敬宗羡慕的道“这可是此次抄没的仆役,都是上等货。”

    把奴仆比作是货物,这也是大唐特色。

    杜贺已经流口水了。

    等许敬宗一走,他欢喜的道;“郎君如今身为武阳伯,还是百骑的统领,本该有些崛起的模样了。可贾家什么都好,就是少了田地和仆役。这年头,没田地出去说话都不好意思,家中仆役少了丢人!”

    这年头出门秀宝马,秀家中的田地和仆役。

    你要说家中在长安城外面点有上千亩良田,那真是奢华的没朋友。

    “二十户,回头带去种地,郎君,咱们家以后不但不用卖粮食,还有结余。”

    是啊!

    贾平安倒是忘记了此刻的习惯。

    但凡有些出息的人家都会屯粮。

    “先去看看田地。”

    贾平安带着杜贺等人出了长安城。

    太近了!

    出了安化门,顺着清明渠策马,不到三里地就看到了一片良田。

    杜贺下马,伸手抓了一把土在手中捏散,仔细看着,还嗅了嗅。

    “王老二来看看。”

    王老二是府兵出身,平时种地,闲时操练。

    他蹲在地上眯眼看着。

    杜贺笑道“你狗曰的还懂看地气?”

    他给贾平安解释道“但凡世家大族,田地多,都会在春季请人来看地气,那些人能看出一块地的肥瘦,若是瘦了,这块地便放着歇息,等明后年再种地。”

    老祖宗真心牛逼,还弄出了这等休耕的手段。

    至于望地气是什么原理,贾平安不懂。

    “好地!”

    王老二回身道“郎君,有了这块地,贾家才算是站住了脚跟。”

    至于吗?

    贾平安觉得这个有些夸张了。

    可杜贺一脸欣慰,王老二和徐小鱼满是欢喜之色。

    贾平安恍然大悟。

    华夏人没有抢掠的习惯,他们更喜欢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养活自己。所以华夏人最看重的便是土地。

    有了土地,他们就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越过越好。

    土地才是华夏人的根!

    贾平安带着人去了庄户住的地方。

    “都被弄走了。”

    有好事的跟着来看热闹,给贾平安说道“前几日来了官人,把那些庄户都带走了,说是赏赐给了谁。”

    贾平安看了看屋子,吩咐道“按照贾家的规矩来。”

    “郎君放心!”

    杜贺早就熟悉了这些手段。

    回过头他就去领了官奴。

    二十户官奴老小都有,老的担心会被抛弃,被领着去道德坊见贾平安时,其中一个老人出来说道“郎君,贱奴有的是力气,能为郎君种地杀人呢!”

    “从此刻起,你等便是贾家的人了。”贾平安知道此刻首先要做的便是安定人心,“贾家对待仆役就一个要求,勤勤恳恳。不偷奸耍滑,不动歪心思的,只管安心。”

    “多谢郎君!”

    道德坊的不少人家都看到了这一幕。

    “武阳伯果然宽厚,有的人家嫌弃年岁大得,让他们自生自灭呢!”

    “外面不是说武阳伯是什么以德报怨?这等德行的主家,这些官奴算是有福气了。”

    那些官奴听到街坊的议论,心中渐渐有底,眼中都多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贾平安吩咐道“把饭菜弄出来,让他们好生吃一顿再去贾家庄。”

    火星湾那里太偏了些,但靠近骊山,以后可以作为贾家的别院,没事了带着老婆孩子去度假,顺带看看能否泡个温泉。

    而城外的这片土地将会成为贾家持久的粮食基地。

    这便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等那些饭菜被弄出来时,官奴们看傻了……

    ……

    求票!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