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写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远不会想回去,但她既然答应了回来蜀都大学,她一定会来的。

    他相信她。

    就算她真的毁约了,他也得找到她,不管如何,只有见了面才能把一切弄清楚。

    第二种方法,扩大影响力,发展实力,让更多人帮助自己寻找。

    这两种方法,郝维明肯定是都会用的。

    第一种相对简单,毕竟不管如何他都要在蜀都大学待上至少四年的,也就是每年九月等在蜀都大学门口。

    第二种方法困难很大,路子不多。

    对他这个小平头百姓来说,发展实力的方法无非是经商。

    至于政府部门,算了吧,自己上辈子又没在体制内混过,没有多少理论功底,也那么厉害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本事,说白了在那块,自己是个完完全全的萌新。

    进去也是端茶倒水的角色。

    可说道经商这条路把,这年头又不能冒头,可不能像以后大佬们那样天天在访谈节目里吹牛皮,一句话成网红,全国皆知。

    他可不完全不相信自己能有“傻子瓜子”那么好的运气,

    最主要是现在政策条件太不成熟了,风险忒大了。

    不过这几天看了不少近期的报纸,他一颗心算放稳一些了。

    不愧是改开总设计师的故乡,敢为人先,大步向前。

    虽然现在他不敢做冒头的生意,但偷偷摸摸做应该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农产品和农副产品那块儿,应该是最先放开的。

    而且好像过不了多久国家对统购派购的要求就降低了,还进一步提升了统购价格,开始逐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也是农产品最好赚钱的几个年头。

    当然其实扩大影响力的方法郝维明还能想到不少,比如文学创作、歌曲创作,写几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好歌,写几句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比起那些很有意义的东西,恰是钱这种无意义的东西在现在的情形下更靠谱一些。

    难不成他写几首好歌,就能让陈希听到立马赶过来?

    如果她立刻能过来,早就过来了,所以那些手段没什么用。

    郝维明终于也是考虑好了,一下从床上翻下来,坐在了蔡重邦的床沿上,在桌子上翻找出信笺和钢笔,提笔写信:

    “大哥:

    你好!

    我数日前就已到蜀都大学,一切安好,请告诉奶奶爸妈他们不用担心。不知道柳坪那边天气如何,请家里人一定要注意身体。老三这学期初二,不知她学习生活如何,让她一定要认真学习。

    闲话我不多说,有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说与你、大春叔、长富叔,你看完这封信后也拿去给他们看一看。

    ……”

    而后他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政策变化和政策分析,以及自己的一些强烈的建议写了下来,让陈长富一定要同意开办集体养殖场。

    他想政策放开,而且是集体企业,风险越来越小,怎么说陈长富也应该松口了吧。

    又写了一些关于搞养殖场的建议和意见,林林总总写了三四页。

    想了一想,又写了封信给徐勇立,问问他近况如何,事情进展的怎样,其实想到后来郎溪那边酒厂一直搞得很不错,形成了比较有名的酒村,很想在信里建议他们开办村酒厂,想办法掺和几脚进去。

    但想想时机上好像又不太成熟,也就只是顺嘴提了一句,什么郎溪水挺不错的,听说他们那有个酿酒的老师傅,当然都是后来了解的一些东西,就当是帮徐勇立提个醒,但没有抱太大希望。

    徐勇立如果能先拉拢一批社员把大包干搞起来就已经算走好了第一步。

    至于开什么酒厂,什么带头致富,他没那么大指望。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