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世态冷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

    因为在王安石门前耽误时间太多,张斌带人回到驿馆时已经是傍晚,这些天车马劳顿,有些疲惫,便早早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张斌依然是去驿馆前楼用餐,路上碰到那驿丞,互相见礼,对方竟然一改昨日的客气,变得一脸冷淡。

    皱眉走进前楼,张斌便感受到了不少官人异样的目光。

    有冷笑,有讥讽,也有遗憾,而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他还看见一名年轻官人想过来和自己攀谈,被同伴神情严肃的拉住,低声说了一些话,便一脸心有余悸的重新坐了下去。

    张斌心中愕然之余,顿时明白自己的身份已经被驿馆中众位官人所知,而昨日自己在宰相府门前被其下人呵斥一事多半是传开了。

    想清缘由,张斌便对异样目光和低声议论视若无睹,用过饭之后,便自顾离去,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听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用过早饭,张斌又去替种谔送信。

    种谔的收信之人是“三种”之一的种诊,也就是种谔的弟弟,官职为从四品的殿中丞。

    只是种诊府上的门子收了信之后,直接说道:“我们家主人不见客,官人请回。”

    “呵呵……”张斌冷笑道:“我只是替种太尉带封信而已,却没有想过要拜访你们家主人。”

    说完,张斌直接转身离去。

    对于种诊的态度,张斌是有所预料的,对于种氏这种将门出身的官员,是绝对不敢对当政的宰相有丝毫得罪之处的。

    ………

    ………

    将两位大佬的信送到位置,接下来所见之人才是张斌真正想要拜访之人。

    老爹张载的弟弟张戬,乃当朝六品御史,比那已经被夺职待查的五品御史吴佩还要低两级。但是张戬却始终在朝廷御史台待着,是可以直接上朝,乃至议论朝政之人。

    张斌急于了解当前朝堂上一些信息,好对一些事情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若新党真的对自己面圣之事作梗,抹杀自己的大功,他好做一些事情应对。

    而御史台是大宋朝廷诸衙门中消息最为灵通的,因为按照大宋规矩,上至军情和信报,下至民情舆论都是他们查询过问和弹劾找茬的范围。

    相比王安石的宰相府,张戬的家就偏僻多了,门前是一条小巷,占地三四亩的三进宅子,门前更没有什么访客,这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城已经算是不错了。

    据张斌所知,一些官品较低或者清水衙门的官员在京城还在租房住。

    “子玉是真的长大了,大顺城立下大功,书院中让那王雱吐血,如今只差一进士功名,便可展翅腾空。”张戬站在客厅门口相迎张斌,等后者恭敬行礼之后,便毫不吝啬的表扬。

    张斌连忙谦虚道:“多谢叔叔赞誉,小侄这次来京城,除了面圣之外,便主要是准备明年科举之事。”

    “我正要说起这事,不管天子此次封赏何等本官和差遣,都要推脱换成其他赏赐,绝不能断了进士功名的大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