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下第一楼(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

    樊楼在东京城七十二家正店中排在第一位,又被称为“销金窟”,可想而知生意有多红火,每日盈利之多,即使是历代皇帝都眼热。

    有人计算过,樊楼每年盈利是排在第二位与第十位的九家正店之合的三倍,是朝廷一年税收的十分之一,堪称是大宋第一大企业。

    早在真宗当皇帝的时候,因为与辽国与西贼打仗,钱粮不够时,便打过樊楼的主意,但最后不了了之。

    迄今为止,樊楼的背景或者说樊楼后面的人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

    张斌当然不是普通人,他身边的蛇奴也不是普通人,所以他知道樊楼的依仗,更是清楚樊楼的经营模式几乎是后世股份制企业的雏形。

    没错,樊楼的老板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家族或者势力,而是由大宋朝最顶尖的九个世家门阀共同执掌,共同分红利。

    其中之一便是韩琦所在的相州韩氏,而另外八个世家门阀眼下虽然没有执掌宰相之位,但在大宋朝的势力或者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丝毫不比相州韩氏弱。

    张斌记得在后世反腐倡廉的那段时间,一些高消费场所纷纷倒闭,甚至连南边有着妈港之称的世界赌城的很多赌场都受到严重影响,倒闭近半。

    所以,从樊楼如此庞大的盈利便可以看出,大宋的贪腐和官员、权贵的堕落已经达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当然,若只是简单的去认识,只能说大宋的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可是来樊楼消费的十之八九是官人和权贵,所以大宋的有钱人主要是官人和权贵。

    可是,大宋朝廷却越来越穷,皇帝和后宫的用度一年不如一年。

    这种现象当然很不正常,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即将覆灭前的几十年,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天下财富被权贵和官员紧紧攥在手中,而不是被天子、朝廷和国家所掌控,更不是被百姓所拥有。

    这里的财富可不光是钱粮,更多是指农田和生活必须的资源,就拿农田来说,历朝历代开国之时都是田地被寻常百姓拥有最多的时候,也是田地分配最为普遍和公平的时候。

    可是立国一百多年之后,当初拥有田地的很多百姓的后代就变成了地主贵族的佃户和下人,而他们的田地自然是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地主贵族阶级的,他们的后代成为了无产者。

    而大地主和贵族这个阶级往往是官人的主要来源,因为普通人可读不起书,更练不起武的。

    可是大宋朝的官人不用纳税,所以朝廷的税收自然是越来越少。

    执掌朝廷的天子和宰相们不能让朝廷和军队没有钱粮可用,被逼无奈只能加赋税,这些赋税自然是落不到贵族和官员身上,最终还是落到穷苦百姓身上,即使是这些赋税一路上交到朝廷国库也少了大半,雁过拔毛正是宋朝眼前官员贪腐的惯例。

    这样一来,朝廷钱粮依然不够用,只能继续加赋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