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吕布最持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刘协的车驾在曹操的护送下驶出洛阳城,向南行进,走到半路,突然疾驰向东,往许县狂奔。

    韩暹这才醒悟过来,自梁县出兵想要劫回天子,但为时已晚。

    自此之后,东汉朝廷正式迁都许县,是为许都。

    曹操以迁都护驾之功,官拜大将军,封武平侯,掌握了朝政大权,自此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辉煌生涯!

    韩暹眼见大势已去,于是引军到定陵大肆劫掠骚扰,曹军却坚守不出,不予理睬。

    韩暹发泄一番后,见曹军不为所动,于是只好撤军!

    也难怪韩暹这个冤大头会失了智,别忘了,当初就是他把天子从李傕郭汜手中抢出来的,又历经数次激战,损兵折将,才一路将天子护送回洛阳。

    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为曹操做了嫁衣裳,这也充分说明,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想法多有创意,而关键在于执行人的政治水平。

    曹操既不是首创也不算兵力最强,说到底,这是个技术活,操作得当,自然如虎添翼,名利双收,操作不好,便会像董卓,李傕,韩暹等人一样身败名裂,赔了夫人又折兵。

    很快,安顿好了内部事务的曹操便亲率精兵,攻打梁县。

    韩暹兵败,逃往扬州,投奔袁术。

    不久之后!

    袁术命大将张勋同韩暹合兵,大举进攻徐州的吕布。

    吕布写信拉拢韩暹,劝他与其进攻徐州,不如与自己联合起来一起攻打张勋,并答应获胜之后,将缴获的军资全部赠送给韩暹。

    毫无原则的韩暹极为高兴,立即临阵倒戈,掉头攻打张勋。

    张勋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袁术的实力亦因此而遭受重创。

    韩暹从此便依附在了吕布的手下,但可笑的是,韩暹的智商实在有限得紧,被吕布玩弄于股掌之间,尚不自知!

    吕布很快便出起了馊主意,指示韩暹去小沛抢刘备的麦子做军粮,结果,没想到刘备更狠,他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老祖宗刘邦的英雄事迹,继而摆了一出鸿门宴,在宴席上杀了韩暹,并且直接兼并了韩暹的军队!

    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董卓集团的人物结局了。

    董卓被吕布诛杀,弟弟董旻同时被杀,李肃,华雄,杨奉,胡轸与樊稠尽皆死于辽东诸将之手,董越则莫名其妙的被牛辅杀害,而董卓的女婿牛辅却在逃亡途中被亲信所杀,很快,李傕郭汜等人被王允逼反,徐荣在与叛军作战时,死于乱军之中。

    李郭之乱爆发之后,天子趁乱东逃,一路上,众人各怀鬼胎,屡次发生混战,剧情变化之快,反转之奇,令人咋舌。

    杨定先是联合董承等人没事找事,攻打段煨,后又被赶来的郭汜击败,杨定逃往荆州,死于刘表之手。

    与此同时!

    贾诩最初了最为明智的选择,他脱离李傕,暂时投靠在了段煨的军中!

    天子回归洛阳之后,因缺粮而走投无路的张济竟打起了刘表的主意,最终在率军攻打穰城的战役中,中箭而死!

    张济死后,侄子张绣接管了军队。

    张绣主动向南阳太守韩豹示好,韩豹见其颇有勇力,于是准其屯兵在新野!

    而贾诩也离开了段煨,投靠张绣而去!

    一年后,郭汜被自己的部将所杀,韩暹则被刘备诱杀。

    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以天子的名义令段煨讨伐李傕,李傕兵败,在黄百城被斩,三族尽被诛灭。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正月,心比天高的董卓又犯起了老毛病,他密传衣带诏诛杀曹操未果,反被曹操所杀。

    叱咤一时的董卓集团,也随着董承的死而灰飞烟灭。

    此时我们才惊讶的发现,在乱世中除了侥幸多活了一年的董承和贾诩与段煨这两个人精,董卓门下最持久的辣个男人竟然是吕布。

    在这场闹剧里,董卓自导自演的拍出了权斗大戏第一集,随后却硬生生的被这帮不靠谱的手下给演成了搞笑剧。

    跟曹操和刘备这种老油条相比,吕布在政治上活像一个天真的小白,可跟牛辅,李傕,韩暹这帮鼠目寸光唯利是图的家伙相比,吕布的水平却堪称鹤立鸡群,无论政治眼光还是自保能力都高出了一大截,细细一品,不滑稽吗?

    为了讲解董卓麾下的那些逗比型选手,本章的时间线有些超前,接下来,文归正题,会按照正常的时间线来走!

    辽东郡,襄平城,太守府,书房内!

    李杨与沮授相对而坐!

    李扬亲自为沮授的酒盏中,斟满酒水,叹息道:“李傕与郭汜听从贾诩之谋,兵犯长安。长安陷落,王允身死,吕布败逃,长安复归西凉之手,李郭之流,比之董卓尚且多有不如!

    不久后,二人因琐事而心生嫌隙,举兵相互攻杀,以致长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天子得韩暹相救,趁乱迁都洛阳!”

    说好听点是迁都,说白了就是逃往洛阳!

    李杨还算比较厚道,说话时为天子留了些体面!

    沮授一脸无奈的叹息一声,道:“王允,鼠辈尔!”

    在沮授看来,王允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白痴!

    李杨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皱眉问计道:“为今之计,如之奈何?”

    沮授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今天子迁都洛阳,此乃事关天下的大事,不可不虑啊!”

    李杨点点头,示意沮授继续说!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君侯若于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此乃顺天应人之大略。若不早图,人之先我而为之矣!”

    沮授话音刚落,却听书房外传来天使宣旨的声音!

    “天子降诏,宣李杨入朝,以辅王室!”

    李杨起身走出书房,跪拜行礼,道:“臣,李杨接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