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棉布替代帛锦设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知府。”

    苏眉正要起身,蔡鞗突然问起棉花的事情来。

    “孩儿知道娘亲让人在老寨尝试做些织机,也知道娘亲必然会让人栽种了棉花,只是孩儿知道,一两年内,即使栽种也不会有多少,所以也一直没有询问,只是今日杭州城发生了这么大事情后,孩儿也不得不问问娘亲棉花的情况。”

    苏眉揉了揉他小脑袋,笑道:“宋朝也不是没有白叠布,只是价格很高,虽也有些穷苦百姓在屋前屋后栽种些,充当绵丝来保暖,只是不知道如何弄,一团一团的如同蚕茧一般又硬又沉,并不被百姓喜爱,所以都很少,去岁娘亲高价收了些种子,在淮南种了三百亩,今岁种了一千多亩,娘亲也头疼怎么织布呢。”

    蔡鞗一阵呆愣,若不听了这番话语,他还是没能想了明白,白叠子自汉唐时就已经传入,就算不会织布技术,棉絮代替绵丝,代替芦苇毛、羊毛什么的来保暖总是可以的吧?

    棉花取代产量较低的绵丝,取代并不怎么保暖的芦苇毛和膻味较大的羊毛,百姓也必然会大量栽种,可事实上却未发生这种事情,这让他很是疑惑不解,直到听了这番话语后,才明白是个怎么回事,不由苦笑连连。

    “娘亲,去岁收货的棉花还在不在?都给孩儿送过来,这么好的东西不用也太浪费了。”

    蔡鞗一边说着,一边拿过一张空白纸张,随便画了个大弓,又画了个锤子,说道:“锤子是木锤,弓是一丈大弓,也不用太好,能用就成。”

    将纸张摆在苏眉面前,小手还笔画着一番。

    “用木锤敲击弓弦,弓弦的震动会把棉疙瘩弹散开来……”

    说到此处,小手又是一拍脑袋,忙又随手画了张跟个手绞擀面机似的图。

    “棉疙瘩里面有种子,先将棉疙瘩用这东西赶赶,将里面的种子赶了出来,然后在弹,将棉疙瘩弹的笔柳絮还蓬松柔软,就可以做被子、棉衣,可暖和了。”

    “蓬松的棉花可以纺线……”

    说着还比划摇车纺线,看的苏眉一阵好笑,却也不开口阻止,在大宋朝,几乎就没哪个女人不知该如何纺线、纺纱的,否则也不会有丝绸的出现了。

    蔡鞗比划的是老式纺线机,不是使用的飞梭,而是与飞梭差不多的纺棰,又比划着两腿乱蹬,跟蹬自行车似的脚踏纺线车,他却不知,这个时代不仅有手摇、脚踏,甚至还有水力、畜力纺线、纺纱车……

    苏眉好像很喜欢儿子意气风发样子,只是微笑不语,充当一个合格听众……

    “棉花纺织出来了棉布,丝织品才能成为真正的奢侈品,朝廷就会征收棉布替代帛锦,一百二十万军卒的衣物转而使用棉布,无形中就会节省了一大笔钱财。”

    “大宋朝田地近半在了大族手里,朝廷以帛锦为身丁税,无数百姓为了缴纳税赋,不得不购买价格较高的帛锦,但棉花不同,棉花高产,不用每日采摘桑叶养蚕,节省了很多人力,不仅可以让百姓有更多时间做工赚钱,还能节省不少银钱,只是……孩儿担心,担心朝廷在现有赋税下,再次增加赋税,由‘一丈绵、一两帛’变成了‘一匹布、十斤棉’,如此反而并未减轻了百姓负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