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四一章、羌乱起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又率兵去围困了曲阳县,黄巾最后一个领袖张宝。

    此举意味着这次祸乱八州的起义,即将被平定。

    嗯,表面上的平定。

    另外一个消息,则是羌人们终于举事了。

    湟中月氏胡拥立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联合西凉豪强宋扬等人一起发动了叛乱。

    一开始,声势很大,雨点很小。因为其他羌种部落,比如先零、烧当、参狼、虔耳、巩唐、烧何、牢姐、乌吾等实力强大的部落,都只是重在参与。

    这些羌种部落,都是零零碎碎的派了几百上千人去响应,自己则是保存实力观望。

    或者说,他们所谓的叛乱,只是为了趁机脱离大汉朝控制而已。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举族起兵参与到叛乱中。

    之所有会出现这种局面,理由还得从湟中月氏胡的起源说起。

    月氏胡,也被称为“小月氏”。

    当年匈奴击败大月氏,迫使大月氏往西迁移。有一部分族人留了下来,与当地的羌人杂居,形成了现在的月氏胡。

    不过呢,实力变弱小的他们,也遭到了当地羌人部落频繁的劫掠和抢夺牧场。

    频繁战争是最好的大熔炉,让月氏胡慢慢被同化,从衣食言语等方面都与羌人无异。所以他们开始被汉人以地名称呼,为湟中羌。

    当然了,双方的血海深仇也积累了不少。

    再后来到了汉章帝年间,邓训出任护羌校尉。当时烧当羌联合了武威各个种羌,发大兵攻打月氏胡,邓训率兵去牵制烧当羌。还打开了城门,让月氏胡的妇孺进城躲避战火。

    从那以后,月氏胡感邓训的恩义,也开始臣服于大汉朝。

    邓训还从他们族人中,挑选年轻勇敢的数百人作为随从,形成了惯例。

    再后来,这个惯例就演变成汉军建制。以汉朝屯兵的形式,招募羌胡为兵卒整编的“义从”,成为了大汉朝的边军单位之一。

    这就是“湟中义从”的由来。

    (不要问白马义从的兵卒,是不是也以胡人为主,我找不到资料。)

    所以,作为湟中义从军官的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举事反叛大汉朝,只能得到湟中羌的鼎力支持也不意外了。

    其他的种羌部落,根本就看不上湟中羌。

    本来嘛,相互之间时不时的爆发争夺牧场的战争呢,谁吃饱了没事去听从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命令?

    再说了,就算要参与到叛乱中,首领也应该从自己的部落里挑选出来。

    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两家伙,算什么东西?

    有什么资格、有什么实力来担任首领,来发号施令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用抓阄的儿戏办法,他们两个连参与抓阄的资格都没有!

    各大种羌的心思,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在举事杀了护羌校尉泠征后,得不到响应就发觉了。

    所以呢,无奈之下,他们也做出了很冒险的决定。

    率军去攻打州治所在地,汉阳郡冀县!

    冀望用攻陷州治所在,用大汉朝的虚弱,让其他种羌看到反叛的希望。

    恰好,凉州刺史左昌也给他们来了个神助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