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三九章、言语世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戍卫冀县十余年屯长的儿子,子承父志也是应该的。

    其二,则是抛出了诱饵。

    盖勋在嘉奖华雄的孝行之时,还是夸奖了他的勇武,说什么如此武力在郡里当个都伯(百人将)绰绰有余了。也话里话外的提及了夏育。说华雄作为夏育的徒儿,学过排兵布阵的本事,以后入行伍了肯定起点不低什么的。

    有句话怎么来的?

    人情练达即文章!

    体现在说话的艺术上,是讲究心照不宣的境界。

    听懂了的人,就知道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听不懂的人,就不是一路人,也没必要再去多费唇舌解释。

    华雄好歹也是两世为人,当然听懂了。

    不光听懂了,还做出了让盖勋很欣赏的答复。

    他拿了夏育当挡箭牌。说自己不过是个虚岁十六的少年,家中又无大人了,便打算听从师命守孝百日,就去投军行伍报效朝廷。

    得了,已经返回落门聚的夏育,一番好心就这样被利用了。

    变成了劝阻守孝的怂恿者。

    要是华雄从军后做出点功绩还好,人们会夸赞夏育的明智;要是华雄直接战死了,那他夏育就得背上让孝子去送死的骂名。

    此子果真狡诈!

    一句话就将自己,从不坚持守孝的诋毁中摘出去了!

    盖勋听完了以后,心中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

    然后呢,华雄又很客气的请示一番。说什么自己只是粗通文墨,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残卷书简后,却不能辨认是出自哪一经,想请盖勋帮忙看看。

    盖勋当即就挑起了眉毛,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心中对华雄的感官再度升级。

    这个竖子还没任职呢,就知道先和上官打下以后亲近的基础了!

    毕竟这种举手之劳的学问请教,盖勋是不会拒绝的。

    如此一来,就会让两人之间多了一条沟通的桥梁!盖勋答应了,以后华雄就可以借此为由头,有事没事的找他刷存在感!

    此子深谙人情世故!

    果真如夏司马所言,心志老成,不似个少年郎!

    盖勋在回去的路上,还在赞赏有加,抚摸着胡须的手都欢快几分。

    他知道夏育就教导华雄摆兵布阵的心得,并没有传授经学。自己家学渊博,随便扔出点学问都能指点华雄这个黔首子。

    这意味着,以后他可以用这份情谊,让军中多了个如臂指挥的心腹。

    虽说君子群而不党,但得力麾下还是要培养一番的嘛。

    嗯,就是这个道理。

    盖勋想着想着,嘴角微微翘,然后就忽然蹙起了眉毛。

    他想起来了一个事情了。若是两人有了纠葛,自己以后会不会也如同夏育一样,被这个竖子拿来当挡箭牌呢?

    好嘛,盖勋开始觉得嘴角有些发苦了。

    他预感是对的!

    华雄拿出书简来请教,就是抱着这层心思。

    在华雄的眼里,夏育和盖勋的角色都是一样的,都是根大腿!

    而且,还没彻底抱上呢,就迎来好处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