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零四章、年少者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想想也对。

    华立是当兵吃粮的屯长,对“凉州三明”和夏育这种人,最是敬佩不过。要是知道了自己的儿子用言辞挤兑夏育,打断根藤条都是轻的。

    华雄冲着王达露出了微笑,刚想说点什么,就被一声中气十足的呵斥给堵住了。

    是夏育。

    他直接吼了一句:“竖子,回来!”

    不愧是百战余生的老将啊!年纪一大把了,还有如此大的嗓门!

    这是华雄的第一反应。

    第二反应,则是在心中暗骂不已:你大爷的!就不能早点叫?再晚那么一丁点,我过了拐角,可就听不到了!

    不过呢,心中骂归骂,脸上的笑容还是如繁花般灿烂的。

    但是呢,他回头往回走,来到夏育面前的时候,已经面如沉湖。

    该装的时候,就得装不是?

    都被叫回来了,就差临门一脚了,要是因为脸上神情这种小细节给毁了,那就是功亏一篑的欲哭无泪了!

    而且,努力压制心中欣喜的华雄,还很恭敬的拱手,明知故问,“不知夏司马,有何吩咐于小子?”

    夏育没有说话。

    只是用煞气十足的眼睛盯着华雄,犹如盯住了猎物的狼。

    戾狠而凶残。

    在这一刻,华雄才真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经历过尸山血海、百战余生的戾气!

    幸好,到底是两世为人,华雄的心态也沉着不少。他努力维持着脸不改色,努力维持着“泰山崩于前色不变”得镇定自如。

    他知道,这是夏育收徒的最后考验了。

    熬过去了,心中期盼的一切,都会得偿所愿。

    坚持住!

    我可以的!

    他给自己打着气,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度秒如年。

    慢慢的,随着时间如蜗牛爬行般过去,华雄鬓角边的冷汗珠,正慢慢积累变大,划过脸庞,滴落尘埃中。

    不知过了多久,夏育猛然抬起了手,狠狠给在华雄的头上来了记暴栗!

    然后呢,就收回手揉着自己的眼睛。一边揉,一边还骂骂咧咧的,“汝个竖子,竟敢盯着老夫看!不尊老!不知礼数!”

    我....

    你大爷的!

    都一大把年纪了,输不起对眼游戏,就不要玩好不!

    华雄被敲得呲牙咧嘴的,捂着脑袋一脸的愤然,腹诽不已。

    马上的,就被夏育一眼撇过来,声音有些阴恻恻的,“怎么,心中不服?”

    好嘛,有求于人。

    忍了....

    “小子不敢。”

    “哼,量汝也不敢!”

    夏育哼了一句,心情好像也变好了好多,眯起了眼睛施施然的问道,“说吧,为何想拜入老夫门下。”

    顿了顿,又加了句,“别扯那些冠冕堂皇的屁话!”

    也差点没把华雄给噎住了。

    他方才还真打算着,将之前说过的忠孝之义,再慨然重申一遍的。

    “咳...咳...”

    清了清嗓子,华雄又一次拱手作礼,“其一,小子祖辈皆为黔首,世代清寒;家父入行伍中十余年,亦不过是屯长。是故,小子想随夏司马左右,学到一鳞半爪沙场征战的本事,日后也能光耀门楣,不让子孙再苦贫。”

    嗯.....

    一个轻微的鼻音,表示了夏育对这个理由很满意。

    因为这也是天下所有黔首百姓,共同的梦想:志在四方,求闻达于诸侯!

    “其二,家父常年守戎于县中,亦能得知些消息。郡县中有智者长叹,曰:如今凉州赋税太重,而羌人轻死而易动难安,恐怕为乱不远矣。家父日常督促小子习武,亦多次以此言告诫之。是故,小子想学点阵列的本事,将来也好与乡里共同防御动乱,苟活于世。”

    “哎....”

    夏育听完华雄的第二个理由,不由深深的叹息。

    凉州的时局,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朝廷近些年赋税太重,州郡里对羌人也巧立名目的剥削,已经催生了羌乱的基础。而在今年,对羌人有极大威慑的“凉州三明”,唯一健在的张奂,也病故了。

    这也导致了,一个虚岁才十三的少年郎,都能感受得到危险,叹生逢战乱,乞苟活于世!

    可叹!

    亦可悲!

    “明日起,汝每天卯时(5-7点)到此地吧。”

    夏育转身离去,用落寞的背影,将原本寓意着希望的春天,渲染得犹如深秋般肃杀萧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