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八年后(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住了,他要再次向舅舅提出求告,出兵卫国,去救自己的母后,于是便连声呼喊着侍者道。

    “奴才在。”杜鼎低头哈腰,小步快跑来到卫惠公身边。

    “杜鼎,备车,寡人要立即进宫面见齐君(齐襄公)。”

    “奴才遵旨。”

    ……

    “外甥朔儿参见舅舅(齐襄公)。”卫惠公走到大殿上,向齐襄公三拜九磕,施着大礼。

    “外甥平身,免礼,赐座。”

    “多谢舅舅!外甥多日未来给舅舅请安,心里甚是惦记,舅舅一向可好?”

    “舅舅一切都好,寡人粗胳膊壮腿的,还让外甥记在心上。”

    “常来舅舅身边看望,尽孝,那是晚辈应该做的。”

    “哈哈哈哈……”齐襄公心里高兴,他笑着说道,“外甥,日常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向舅舅提出。”

    “几年来,舅舅对外甥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府上缺什么东西,外甥会提出的。”

    ……

    一阵寒暄过后,齐襄公问道:“外甥,今日面见舅舅,有何要事?”

    自卫惠公来到齐国临淄后,他是以亲戚身份客居在临淄,平日里没有什么事情,卫惠公是很少进宫拜见齐襄公,两三个月不进宫那是家常便饭。

    既然舅舅先开口问自己有啥事,那就开门见山了:“舅舅,外甥又给您添麻烦来了。”

    “说傻话,把舅舅当外人了是不是?有事怎能叫添麻烦呢?”

    不论是真心,还是虚伪的,既是话说到这个份上,卫惠公心里觉得齐襄公,还是亲近的,就重新施礼道:

    “舅舅,几年来,外甥时常担心着母后,夜里恶梦把外甥惊醒无数次,看来那些逆臣、反贼,对母后的狠毒与残忍,是我们难以想象到的,外甥想沾舅舅一些光,请求舅舅派出齐国军队直捣朝歌,救出母后,杀死逆臣、反贼。”

    该说客气话的时候,一点也不能吝啬。可是,自己刚把大方话说出口,外甥还真的来劲了。

    八年来外甥多次提出要求,请求出兵卫国,自己是借各种各样的理由,一次次地婉言拒绝,一次次地向后推迟,今天外甥再次提出出兵一事,当亲舅舅的怎好意思再次拒绝呢?

    真的出兵,齐襄公还是一百个不情愿。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齐襄公脑子一转,计上心头:“啊外甥,舅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寡人姐姐落在反贼之手,当弟弟的,为此事没有睡过一夜舒服觉。

    可是,为了这事,如果是齐国一国出兵卫国,好像是一个大国,在欺负一个弱小的国家,这会让世人指着舅舅后背说三道四的,不如,不如……”

    傻子,呆子,就是请有再高学位的老师来教,也是徒劳、无用的。卫惠公是何等聪明之人,齐襄公话还没有讲完,卫惠公便听出下半截话的意思,但是舅舅的话意,外甥是不能当面揭破的。

    “啊舅舅!,外甥愚昧,请舅舅大人指点迷津。”卫惠公谦虚地道。

    齐襄公故作难为情,苦着脸,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道:“外甥,舅舅也有难处,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舅舅作为一国之君,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那怕做错一件小事情,舅舅也会留下坏名声的。”

    齐襄公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卫国这些反贼,如果受到千夫指,受到万人唾骂,这事情就好办了。”

    齐襄公有意把事情扯向一边,或者是说,齐襄公是想拉众多的国家,来参与到自己的队伍里。

    “舅舅,”卫惠公装作不知,请教地问道,“此话怎讲?”

    “舅舅的意思是说,卫国反贼们,如果遭到更多国家的指责、反对。换句话说,这些反贼如能受到许多国家的反感或教训,那时齐国出兵,不就站在正义的一方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句名言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诸侯国的君主们,谁会去管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呢?那不是六个指头挠痒痒——多一道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