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说服张文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远休疑,我从未去过长安,并不认识那任氏。”谢飞看出了张辽的疑虑,微笑着说道,“我只是没有料到,董卓居然如此大度。”

    此时的谢飞心里想的却是,历史的轨迹已经彻底走样了,若是以后还要按照知道的历史来作参考,恐怕要吃大亏。

    看来是到了必须要从现实的角度来制定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的时候了,那些个曾经熟悉的历史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参考意义。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诸侯之间的斗争和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一样,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

    历史不会重复,却总是用本质相同的方式重演,归根结底,这是人类有着共同思维逻辑框架,面临问题时,思维方式的内在逻辑总是相同的。

    人类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不停的总结着文明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而这些经验和教训,才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谢飞心中释然,若是自己作为一个21世纪的受过高等军事教育的职业军人,在此问题上见识还不如古人,那对人类1800多年来不断发展的智慧来说,是一种赤裸裸地侮辱了。

    谢飞心中不再纠结此事,无论事态如何发展,未来的走势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结果:

    一统天下!

    至于最后谁来完成这个任务,现在并不知道,自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

    见谢飞对董卓如此有兴趣,张辽说道:“董卓此人出身贫寒,颇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勇武过人,很是有些侠气。”

    “哦?”谢飞大感兴趣,“文远接着说。”

    “董卓此人颇为体恤士卒,西凉军皆为董卓死士,任人唯贤是举,进入洛阳以来,提拔了很多贤能之士,委以重任。”ωωω.χ~⒏~1zщ.còм <

    谢飞有些惊讶,张辽接着说道:“但此人凶残暴戾,荒淫无道,私欲极重,肆意残杀士人,屠戮百姓,所以虽然提携了众多贤能之士,却难收众人之心。”

    “王允此人如何?文远熟识吗?”

    “王司徒是朝廷重臣,怎是我能熟识的,不过奉先倒是与王司徒私交甚厚。”

    谢飞听了不再问起长安的问题,望着张辽说道:“文远,华夏军的军制,你应该知道了吧?”

    “这几日陶升少校向我说了许多,算是知道一些了。”张辽不解其意,谨慎的回答道。

    “文远,我有意让你接替贺兰军长率领第三军,你意下如何?”

    这下轮到张辽大吃一惊了,猛得站了起来,看着谢飞说不出话来。

    这些天来张辽对华夏军的军制已经了解的相当透彻,他知道,第三军是由岚夫人亲自率领的华夏军精锐部队,也是华夏军的初创部队,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自己刚刚加入华夏军,谢飞居然竟如此看重自己,让自己率领第三军。

    张辽的心中有些激动,这要是在董卓军中,大概要相当于是董旻的位置了,这是一种何等的信任。

    “军团……长,”张辽被这突然到来的任命弄得有些结结巴巴了,“张辽初到华夏军,恐难担此大任,请军团长收回成命。”

    “我相信文远带兵的能力,莫不是文远自己觉得,没有这个能力吗?”

    上行下效,现在整个华夏军上下,都学着谢飞说话,张辽来的这里十几天了,已经渐渐的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军团长,并非张辽不会领兵,而是张辽初到便领第三军,此事张辽认为不妥。”

    “文远有话直说。”

    “听闻第五军军长赵云上校,初到华夏军时,领兵不过百人。”谢飞的真诚已经彻底感动了张辽,张辽也彻底向谢飞敞开了心思,不做任何隐藏直接说道,“赵军长乃是军团长妇兄,其人勇猛无比,带兵有方,屡屡为华夏军立下战功,最终靠着战功领第五军。”

    谢飞望着张辽,心中似乎明白了张辽的意思了。

    “若是张辽现在领了第三军,华夏军将士上下,定然心中不服,所以请军团长收回成命。”

    “这些事我自会处理,文远只管领军即可。”

    “治军者,张弛有度,赏罚分明,若是张辽领了第三军,全军上下皆生疑虑。张辽不愿因一人而破坏了华夏军的规矩,还是请军团长另行寻找其他将领接替岚夫人之职,张辽恕难从命!”

    张辽说得异常坚决,没有半点客套之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