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放弃洛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匡到达孟津不久,董卓的大军抵达了对岸安营扎寨,两军隔河对峙,王匡见董卓来势汹汹,一面向袁绍通报军情,一面召集部将商议对策。

    王匡焦虑不安,他没有想到董卓会来得这么快,而且亲自率军前来,看着手下的部将,王匡有些急躁:“董卓亲自率军前来,兵力达到2万人以上,我军人数比董卓少,现在应该怎么呢?”

    从事韩浩说道:

    “府君大可放心,我军据河而守,占据天险之利,只要我军牢牢地守住渡口,别说两万,就是十万又能怎么样?”

    王匡想了一想,担心地问道:“若是董卓从其他渡口过河怎么办?”

    “河阳津等其他渡口也要必须派人驻守,这样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当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王匡听了点头同意,随即派遣部队前去驻守。

    王匡军在孟津渡口挖掘了壕沟,修筑了土墙,强弓硬弩全部到位,士兵们擦拳磨掌,只等董卓来攻。

    董卓到达孟津后,连续几次的渡河失败以后,见王匡防守相当严密,也急忙召集部将们商讨对策。

    肥胖的像小山一样的身躯斜躺在榻上,部将们正襟危坐,面对董卓的提问,樊稠一抱拳:“太师勿虑,根据连日来斥候回报,袁绍等人还在河内,对岸只有王匡所部一万余人,只要我军迅速击败王匡,大局可定!”

    董卓看了看樊稠:“樊将军可是也有了击败王匡的办法?现在王匡守在渡口,我军怎么突破?”

    樊稠说道:“我军只要不停在孟津进攻,让王匡以为我军就是在孟津渡河,然后派遣精兵在其他地方悄悄渡河,攻击王匡背后,可一战而定!”

    这时候张济接口说道:“太师,我认为樊将军计策不错,只要我军能够渡过河去,王匡军的乌合之众绝非我军对手,即使是小股精锐,也可以保证击败王匡!”

    董卓不由得坐直了肥胖的身躯:“从哪里渡河最好?”

    樊稠说道:“我已经打探明白,小平津渡河最好,对岸守军不多,相距约20余里,我军在小平津偷渡再好不过。”

    董卓哈哈大笑:“待击破王匡后。我定会重赏诸位,诸位按计施行吧。”

    董军按计猛攻孟津,1000名精锐骑兵在步兵配合下偷偷向小平津进发。

    对面的董军经常性地进攻让王匡坚信,敌军必然在孟津渡河,王匡迅速把全部主力集中在孟津,其他地方只留下了小股警戒部队。

    在王匡主力向孟津集结的同时,樊稠带领的迂回部队在小平津渡过了黄河,过河后毫不迟疑,向着孟津直扑过去。

    樊稠到达孟津时正是清晨时分,对岸的董军又一次开始了渡河行动,王军箭矢齐发,董军杀声震天,激战正酣。

    樊稠的骑兵们排成攻击阵型,1000名骑兵从背后向王匡军猛扑过去。

    正在在防御正面的王匡军,突然遭到来自背后的攻击,阵型顿时大乱,对岸的董军也趁势杀过河来,王匡军彻底崩溃,两下夹击之下全军覆没,王匡死于乱军之中。

    王匡兵败被杀的消息传到漳水,袁绍等人大惊失色,立刻率军退回野王坚守不出。

    董卓击败王匡后满心欢喜地犯回洛阳,刚刚一进城就接到了胡轸兵败的消息,不久牛辅被白波军击败的消息也传了过来,退往长安的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

    董卓一看局势不妙,召集部署商议后,决定迁都长安避避风头。

    洛阳的百万百姓在董军驱赶下被迫下离开了家园,携男挈女,凄凄惨惨地向长安行进,押送的董军士兵趁机对百姓大加淫掠,稍有不从便刀剑齐下,一路上哭声震天尸骸遍野,死者不计其数。

    董卓又下令毒杀了少帝,把百官押送长安,反对者或罢免或诛杀,不过短短几天功夫,整个洛阳便被洗劫的干干净净,城中到处都堆满了被害者的尸体。

    董军撤离之前,董卓派人挖掘了帝王及王公陵墓,所有陵墓都被劫掠一空,临走又在城中到处放火,整个洛阳陷入一片火海。

    董卓逃到长安以后,征发役夫数万在长安郊外二百多里的地方修筑了郿坞,城墙的高度与长安城相当,囤积了三十年以上的粮食,收集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锦绮奇玩等杂物更是不计其数。

    站在郿坞的城楼上眺望,董卓不由得心满意足,得意洋洋地对着身旁的诸将说道:“我在这里,成功则雄据天下;既若不成功,守住这郿坞,也可安度此生矣,哈哈哈……”

    洛阳则成了人间地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