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世界风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仅仅只是旁敲侧击,很多事情都是在幕后处理。

    正是这种中立的心态,加上秦洲诸国也碍于汉海王国强大的陆海军。

    所以一般只要汉海王国出面。

    各国还是会给面子的。

    当然有一点也让汉海王国始料未及。

    那就是随着奥斯曼退出了巴尔干地区。

    其在黑海沿岸的领地也随之退出。

    这就造成了一大片权利真空区。

    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诸国趁着奥斯曼退出,秦洲诸国混战而汉海王国又鞭长莫及之时。

    在黑海和高加索地区大肆扩张。

    特别是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三国。

    更是为了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区的归属大打出手。

    而这又给了本来被各国压制的喘不过气来的俄罗斯公国以喘息之机。

    俄罗斯公国也在向东,向北发展。

    并从秦洲输入了一些汉海王国的武器和商品。

    开始慢慢积蓄力量。

    一个强大的王国正在秦洲东部平原崛起。

    相比于混乱的秦洲。

    东洲大地就要安静许多了。

    东洲的附属国原本就是由东洲部落建立的土国。

    其原先就各有领地。

    汉海王国只是照此划定边界而已。

    加上汉海王国在东洲建有都护府,还在组织土国建设道路,挖掘矿产。

    所以东洲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

    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除去小打小闹,被汉海王国各地警告外。

    各国之间基本没有大的战事发生。

    另外原先强大的蒙特国,库思国和魔卡国也被汉海王国限定在了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

    动弹不得。

    这也让东洲其他六百多个附属国更加不会轻举妄动。

    这也让东洲成为了整个世界,难得和平之地。

    当然这也让汉海王国更加方便的在东洲投资,建设。

    一条条公路被规划出来,并由汉海王国的工程师组织东洲百姓按照汉海王国的标准动手修建。

    各地城镇,镇乡也破土而生。

    而看着这些非常中式的建筑风格。

    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在东洲大地上。

    当然还有一条刘海兴最为上心的基建工程。

    中盛渠。

    这条已经开工快十年,连接汉东洋和汉安洋的人工运河。

    已经全线贯通。

    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船闸和堤坝的修建。

    两岸的绿化,步道,车道。

    跨越运河的大桥。

    以及运河两头的两处大型城镇。

    只要这些全部修建完毕。

    中盛渠便可正式宣告完成。

    虽然每年汉海王国在东洲都保持在八百万元的投资以上。

    但是在东洲,汉海王国的回报可一点不低。

    各国每年的贡赋(保护费)差不多都可以收回大部分投资了。

    还有东洲的矿产收入,商品收入。

    未来还有中盛渠的通关收入。

    虽然汉海王国在东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钱粮来进行建设。

    但是这些带来的回报可一点不低。

    更重要的是。

    如今整个东洲上下不仅是以汉海王国的标准在建设。

    各国之间学习的内容也是汉语,汉学,汉文化。

    各国百姓如今均可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反而东洲原有的语言,文字被遗忘了。

    这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

    看着动物园内的鸵鸟,袋鼠,斑马,河马,长颈鹿等动物。

    朱延栩可谓大开眼界。

    想不到这世上还有这般奇物。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八月十五日。

    刘海兴安排好了宁安市各地搬迁诸事后。

    再次登上了黄鹂号。

    刘钰玲,刘延甫,刘延庆以及其他刘海兴的子女与南洲二十女一起。

    往金陵而去。

    。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