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震惊的见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朱延栩又问道。

    肖莲兰听后,笑了笑。

    “妹妹不必担心这些,夫君曾说过,百姓流动,是大汉繁荣昌盛的标志,而且妹妹请看,我大汉内部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身份木牌,上面有名字,籍贯,出生年月日和每个人都独有的十八位身份木牌号,另外一户有家庭也有一本特有的户籍本,我们便是以此来管理大汉上下近亿百姓的,就如大明的人,我们也会一一登记百姓信息,之后发放木牌和户籍本,有这些,就可以方便管理了”

    肖莲兰笑道。

    “难道没人仿制吗”

    朱延栩听后,皱了皱眉头。

    木牌就是木头造的,这完全有可能仿制啊。

    “不会啊,首先身份木牌所用的木头是独有甘树和印树,常人不可能获得这两种树木,而且如今我大汉内部已经在用和打造纸币一样的纸用在了身份木牌和户籍本上,从材料源头就杜绝了仿制,另外就是那十八位身份号码,也是有特有的编号排列方式的,前三位是省,直辖市编码,之后是市号码,第七位开始是以黄帝历为准的出生年月日,十五位到十七位是特定的序列号,有专门的算法,最后一位则区分男女,男为单数,女为双数,如此让每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本不可能复制,而且妹妹不用担心逃犯,我们大汉有电报机,可以瞬间传递各种消息,要是有谁犯案潜逃,各地警察局,火车站,客运站,港口就会得到消息,报纸上也会刊登消息,让这些人逃无可逃,至于百姓逃走,那就更不可能了,这么好的生活,谁还会逃呢”

    肖莲兰笑着说完。

    朱延栩听后大惊失色,只觉得背后冷汗直冒。

    身份号码是刘守义和刘海兴专门弄出来的。

    来源就是后世的身份证号码。

    特定的算法就只有刘守义和刘海兴知道。

    而刘守义也只是告诉了户籍部内一部分人而已。

    其实说来也简单,也没有后世那种专门的系数。

    只是最简单的把前十四位数字相加,在乘以当年年份最后两位,再取最后三位数。

    如此便得到了特定的三位序列号。

    至于最后一位,同样是将前十四位相加,取最后一位数字。

    如果出现最后一位数字与男女性别相异的情况。

    就取这个数字前一个。

    比如最后一个数字为八,但身份木牌的主人是男性。

    那这最后一位数字就是七。

    以此类推。

    这个规律,在汉海王国内部知道的人,连一千人都不不到。

    这些人还都是汉海王国的死忠,重臣,显贵。

    他们自然不会把这些说出去。

    所以至今汉海王国内部也没有成功复制身份木牌的人。

    当然也有人随便编了一排数字的。

    但最后,都被各地给抓了起来。

    当然让朱延栩直冒冷汗的不全是身份木牌。

    而是肖莲兰所说的电报机。

    瞬间传递信息。

    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啊。

    但不管是怎么做到的,汉海王国传递消息的效率都会远超大明。

    如此,大明还怎么斗。

    “这电报机又是何物”

    朱延栩问道。

    “妹妹若是有兴趣,一会我带妹妹去东宫电报室看看,其实电报机就是一种千里,万里传信的机器,哪怕相隔千里,万里,消息也可瞬移而至,之间延迟最高也就一个时辰而已,而且还是距离非常远的情况下,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地球是球体,地面是有弧度的,所以当消息传到另一边,必须得中转,这便有了延迟,但即便如此,也比人传更快,毕竟哪怕是东洲,西洲,秦洲的消息,这些地方和宁安市的距离何止数万里,但最多一个时辰,就可以传到宁安市,这还是非常方便的”

    肖莲兰说完,朱延栩听后更加惊愕了。

    数万里之外的消息,也最多一个时辰。

    这是什么概念。

    大明哪怕是从山东的消息,也要第二天才能送入京师。

    从广东,云南到京师起码要月余,哪怕是最快的八百里加急,也要几天吧。

    而汉海王国呢。

    数万里外的消息,最多一个时辰就可以传递过来了。

    这样的差距,让大明怎么斗。

    车队一路向前。

    不久到达了皇宫正门,兴安门。

    之后车队便向东宫而去。

    而此时的朱延栩已经面如死灰。

    眼含泪水。

    我大明啊。

    真的没救了啊。

    。

    <scrpt>();</scrp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