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皇帝出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摆成。

    在大阅军队时,骑驾卤薄陈于宫门外,在军营暂停时,皇帝骑驾卤薄中晨时奏唢呐乐,晚上奏典雅庄重的军乐。

    按制这次朱见深出行,应用銮驾卤簿。

    最次也应是骑驾卤簿。

    然而为了显示大明的天威,不让那汉海王国的太子刘海兴看扁了大明。

    所以朱见深决定使用最盛大的大驾卤簿。

    以此彰显大明皇朝天威。

    以震慑住南国宵小。

    如此,皇驾连夜准备。

    内廷,外宫,百官,勋贵等都参与了进来。

    让原本需要数日才能备齐的仪銮,车驾。

    只用一晚就全部备齐了。

    这也算大明如今最有效率的一件事了。

    当然因为时间仓促,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拿来就用。

    只是一些车驾,金撵刷了下新漆和连夜赶制旗帜,斧钺等物。

    算是基本完成了朱见深出行的准备。

    于是第二日一早。

    朱见深,包括随行的百官,勋贵们便一起出城,出朝阳门向东,往汉海王国的军营而去。

    朱棣在永乐元年时,便改北平为北京,也就是京师顺天府。

    永乐四年正式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正月告成,共历时十五年。

    至此朱棣正式定都北京。

    当时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五里,南墙向南展出两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布局,另外又重建了宫城和皇城。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周长六里,有一十六步,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0.72平方千米,为南北向的长方形。

    宫城设有了八门,南五门,即承天门清时改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时改为神武门。

    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筑物,以乾清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

    前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当然后来到清时改成了现在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

    后三殿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宫城周围有护城河,宽达五十二米,称为御河。

    皇城在宫城之外,周长十八里。

    不过皇城缺了西南角。

    皇城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

    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也就是元时的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在此基础上,增开南海。

    构成了如今的布局。

    皇城有六门,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

    到清时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北安门为地安门。

    之后便是内城了。

    即元大都城改建而成。

    周长四十五里,有九门,东西长6.65千米,南北宽5.35千米,面积35.57平方千米。

    正南为正阳门,即今天的前门,左崇文门,右宣武门,东之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之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之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这便是如今朱见深所处时代北京城的布局。

    后世北京城的外城,建于明嘉靖时期。

    以此共同组成了后世北京城的布局轮廓。

    京城的居民区仍以坊相称,坊下称铺,或称牌,铺。

    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

    中城区正阳门里,皇城两边有9坊,68铺,东城区崇文门里,街东往北,至城墙并东关外有5坊,朝阳,东直关外,郑村霸,37牌,199坊,西城区宣武门里,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有4坊,河漕西,朝天宫西,阜成、西直关外,20牌,101铺,南城区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新城内外有8坊,49牌,247铺;,北城区北安门至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有7坊,安定,德胜门外,有90铺。

    全城及附近郊区共有33坊,106牌,705铺。

    以北安门街和棋盘街正阳门里为界,以西属宛平县管辖,以东属大兴县管辖。

    西城全属宛平,东城全属大兴,中,北,南三城由两县分治。

    北京城除设置二县外,还设置与二县地位相当的五城兵马司,名为专理刑名盗贼,和今天的警察局非常像。

    中城兵马司在仁寿坊东安门外东北,东城兵马司在思城坊东安门外东南,南城兵马司在城外正阳街,西城兵马司在咸宜坊西安门外西南,北城兵马司在教忠坊北安门外东北。

    ……

    ……

    ……

    看着远处缓缓而来的銮驾。

    站在营寨望台上的刘海兴拿着望远镜,细细的观看着。

    “难怪连高祖都夸赞这是大丈夫所为,果然非同一般啊”

    :。:m.x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