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山海关和大沽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山海关。

    位于辽西走廊的西部。

    辽西走廊早在秦汉,先秦之时,就是连接中原和辽东的重要通道。

    只不过那时候辽西走廊时隐时现,一年也只有数月能够通行。

    所以相比于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并不算太重要。

    后来随着沧海桑田,地理变迁。

    辽西走廊在隋唐之时才基本稳定下来。

    隋文帝杨坚曾在此设榆关,唐太宗李世民在此设临榆。

    唐高宗李治由此向北,灭了高句丽。

    从这时起,辽西走廊才成为了中原王朝连通东北大地的交通要道。

    而隋时的榆关,也是如今山海关的前身。

    明太祖朱元璋继位后,便命徐达再次筑城筑关。

    这便是如今的山海关。

    整个山海关一面靠山,一面靠海。

    是整个长城东部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关卡。

    整个山海关城,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布局。

    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

    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

    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关城正门,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

    关城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

    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各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分别建角楼,是关城转角处防御性建筑,镇东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

    在关城的东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设水门一座,墙外有护城河环卫。

    除此之外,还有罗城,卫城等纵深防御城关。

    共同组成了整个山海关关防防御体系。

    当然,整个山海关防御的核心是防备由辽西走廊而来的威胁。

    所以无论是宁远卫,广宁卫,还是辽东都司。

    也都可以看做是山海关的外部防御。

    要想威胁山海关,首先要解决辽东都司,之后是广宁卫和宁远卫,最后才是山海关城。

    想想后世满清与大明之间的战事,便可见一斑。

    而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就是山海关被突破了。

    怎么突破的,都懂。

    不过就算是防御如此严密的山海关。

    也有防御薄弱的地方。

    那就是海上。

    山海关的核心是向北防御,哪怕是从南部过来,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只有海上,没有任何防御措施。

    ……

    ……

    ……

    六月十日清晨。

    山海关的山海卫都指挥使阎信如往常一样巡视着关城。

    山海关内,两万大军分守各城关,卫城,罗城,翁城。

    对阎信来说这和往常一样,只是平静的一天。

    如今虽然大明也有很多威胁。

    但是能威胁到山海关的,根本就没有。

    除非辽东,宁远等地失守。

    否则山海关只是后方一处重要关城而已。

    当然,山海关担负起京师的防御重任,所以阎信也不会太过放松。

    而这时,海平面上,出现了众多的黑点。

    “那是什么”

    海上的黑点很快就被关城上的守军发现。

    “也就是一些海船吧,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一个士兵探头看了看后,说道。

    “海船,海船为何在此”

    一个士兵听后,说道。

    “要么是朝鲜那边的船,要么就是南方迷失方向的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们看着,我去禀报将军,他们靠近了,驱离就行”

    士卒说后,便跑去向阎信禀报。

    阎信听后,不以为意,让人盯紧就行。

    随着黑点靠近,一艏艏风帆战列舰出现在了山海关外海。

    “那是什么船,怎么这么大”

    “应是我大明的船,否则怎会这么大”

    随着船只越来越近,士卒们也看清了海上的海船和船型。

    “这船怎么也得几十丈高吧,这么大,只有我大明能造吧”

    “不对啊,那旗帜不是大明的旗啊”

    “怎么不是,除去我大明,谁还敢在旗帜上用金色飞龙”

    这时关城上的士卒越来越多,有看热闹者,有打趣者。

    反正平常守关太过枯燥,今日有船经过,也算是增加了一些趣味。

    “让一让,让一让,将军来了,将军来了”

    而这时阎信走了过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