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蒸汽机车和舰用蒸汽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蒸汽机车原理其实很简单,把煤填入炉膛时,煤在燃烧过程中,它蕴藏的化学能就转换成热能,把机车锅炉中的水加热,汽化,形成400c以上的过热蒸汽,再进入气机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往复运动,活塞通过连杆,摇杆,将往复直线运动变为轮转圆周运动,带动机车动轮旋转,从而牵引列车前进。

    因此蒸汽机车必须具备锅炉,气机和走行三个基本部分。

    锅炉包括,燃烧燃料和产生蒸汽的部件,包括火箱,锅胴和烟箱三部分。

    火箱由内火箱和外火箱两部分组成,内火箱底部是炉床,炉床下部有存放炉灰的灰箱。

    在锅胴内排列着不同数目的大烟管和小烟管,大烟管内套有使蒸汽干燥和加热的过热管。

    在内外火箱之间和锅胴内贮有锅炉用水,锅水覆没内火箱顶板和大小烟管,在锅水蒸发面上形成蒸汽空间。

    烟箱位于锅胴前部,内有烟筒,乏气喷口,反射板和火星网等通风装置。

    当燃料投入炉床,在火箱内与从灰箱风门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产生热能,热能通过内火箱板和大小烟管,传递给周围的锅水和过热管中的蒸汽,烟气进入烟箱,通过烟筒排出。

    高压高温蒸汽由锅炉最高处的蒸汽包经调整阀,干燥管,过热管和主蒸汽管等蒸汽通路进入汽机。

    气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部件。

    汽机连同机械部分包括汽室,汽缸,活塞,十字头,摇杆,连杆,阀动装置等部件。

    阀动装置是支配汽阀与活塞协调动作的配汽机构,用于调节进入汽缸的蒸汽量,实现机车的前进或后退。

    锅炉发生的高压高温过热蒸汽进入汽室后,通过阀动装置的配汽作用,进入汽缸,在汽缸内膨胀作功,推动活塞时,机械能经活塞杆,十字头,摇杆等机械部件传递给主动轮,再经连杆传递给其他动轮,通过轮轨接触,牵引列车。

    将锅炉,汽机等部件固装于车架上,经弹簧悬挂装置将重量由轴箱传至车轮,由钢轨支持。

    动轮把机械部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机车在轨道上的走行功。

    接下来就是机车的走行部了。

    蒸汽机车的走行部分包括弹簧悬挂装置,轮对,导轮,从轮,轴箱,导轮转向架,从轮转向架和牵引装置等构成。

    轮对分为导轮,动轮,从轮三种。

    安装在机车前转向架上的小轮对叫导向轮对,机车前进时,它在前面引导,使机车顺利通过曲线。

    机车中部能产生牵引力的大轮对叫动轮。

    机车后转向架上的小轮对叫从轮,除了担负一部分重量外,当机车倒行时还能起导轮作用。

    轴箱和车辆的滑动轴承轴箱相类似,主要起润滑作用,防止车轴在高速运行时过热。

    弹簧装置的作用主要是缓和运行时的振动,减轻车轮对线路的冲击,另外还能把车架上部的重量平均分配给各个轮对。

    最后便是煤水车了,是装载煤,水,油脂和存放工具等的车辆,挂在机车司机室后面。

    煤水车由煤槽和水柜两部分组成。

    在煤水车上装有推煤机和输煤机,将煤均匀地喷投到炉床各处。

    这便是刘守义按照后世的蒸汽机车头所设计的一整套蒸汽机车。

    虽然复杂了点,但是因为有了蒸汽机的成功经验,而且严格来说这些要是分开打造也不算太复杂。

    所以刘守义思来想去,还是打造这种完整的蒸汽机车头更好。

    至少少走了很多弯路。

    同样的还有舰用蒸汽机。

    对于舰用蒸汽机,刘守义不打算一步到位打造汽轮机,而是使用往复式蒸汽机。

    也就是三胀往复式蒸汽机。

    所谓三胀往复式蒸汽机,其实就是串联三个气缸和活塞,将原有一个气缸所流出的高压蒸汽导入后面的气缸中让后面的气缸也进行活塞运动,最后在导入冷凝器中。

    不仅如此,三个缸下有一个连杆,将三缸中的活塞连接在一起。

    如此保证了活塞的持续运动。

    和单杠单胀相比,三胀机使用功率更大,动力自然更强。

    当然在三缸后,还可以再设立一个缸,继续压榨蒸汽动能。

    让三缸变四缸。

    不过这最后一个缸的功率相比前三缸就要少很多了。

    这便是刘守义为自己的海船准备的舰用蒸汽机。

    当然,这一切都停留在图纸上。

    而且就算舰用蒸汽机研制成功,还要打造钢铁船只,在上舰测试。

    所以这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不过刘守义并不担心这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至少这已经少走了很多弯路了。

    建威十九年四月九日,刘守义将众臣召集到了南宫。

    对南洋诸国的战事也该安排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