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朱祁钰的野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没想到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忽然间朱祁钰便被拉到了权利漩涡的中心。

    先是监国,后登基称帝,再之后击退瓦剌,成功为大明解除了危机。

    至今已过五年,五年来朱祁钰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呕心沥血,将大明重新拉入了正轨。

    朱祁钰不想止步于此,五年来打击阉党,广开言路,并提拔任命了陈循,高毂,王文,仪铭,杨宁等一大批贤臣,方瑛、郭登、朱谦、毛胜、罗通等一批悍将。

    使得朝堂清净,北防清宁。

    而且朱祁钰还改组京营组建戍军,以团营为基础,派将领和太监分掌营内诸事,每次出征只需调动数个营,再安排大将统领便可。

    朱祁钰还专门派都察院官员监督宣府,大同,蓟州三地军屯复垦,并发明核丁法和准详图,来管理北地各军。

    所谓核丁法便是每年两次由兵部和督察院联合核查团营人数,防止官兵吃空额,而准样图,便是以兵部武库司为监管,对明朝武器制造和发放制定统一的标准,并按此管理。

    而且朱祁钰对瓦剌并非消极防守,而是积极进取,对内发展九边军屯,积极备战,对外对瓦剌各部分化瓦解,使得数年来大明北部边疆再无战事,而瓦剌则在这几年陷入了内乱,也先也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暗杀,之后也行的二子,长子博罗纳哈勒和次子阿失帖木儿也开始分裂,分为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自此瓦剌再不能威胁大明边界。

    在内部治理上,朱祁钰采取了舒缓的政策,减免税负,赈济灾民,安抚流民,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停止各类采办,又下诏天下巡抚署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至于治理水患,朱祁钰还派朝廷重臣治理河患,消除水灾,同时采用徐有贞的建议,不仅修复堤坝,还组织人力挖掘了一条长达百多里的河渠,使得黄河的河水引入大清河,进而通过济南府入海,以此消除了山东数十年的水患危机。

    为了保存大运河,朱祁钰命人沿运河建成几个集水池和水库,装有新式的水闸,以维持正常的供水,而且这些水池,水库组成一个庞大的灌溉体系,使山东北部约二百万亩的土地得到了水源。

    可以说,作为大明的帝王,朱祁钰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

    唯一不足,便是汉海王国了。

    这也是朱祁钰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

    如今大明北方隐患已除,内部政治清明,水患也解除了,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惺惺向荣的盛世景象。

    而汉海王国已经成为了朱祁钰心中唯一一根拔不出的尖刺了。

    为了应对汉海王国,朱祁钰一直命人在东南扩充军备,打造船只,赶制盔甲,刀剑等物,囤积粮食,疏浚河流等。

    只要火器到位,朱祁钰便可命大军出征,先收服舟山,澎湖,再进攻汉海王国的核心,台湾岛。

    可以说,火器已经成为如今朱祁钰唯一关心的事了。

    可惜本来抱有极大希望的新式火炮,没想到确炸膛了,这如何不让朱祁钰大感失望。

    当然礼部尚书胡瑩所言,实际上朱祁钰之前认真考虑过,然朱祁钰确不能这么做,别说大明太宗留下过圣旨,就算没有留下,朱祁钰也不打算跟汉海王国低头。

    如今东南已有大军五十万之多,大小战船数千艏,哪怕没有新式火炮,大明也有猛火油,火砖,火桶,火球,碗口铳,无敌大将军炮等火器,就算火炮不如汉海王国,数千艏战船往那里一摆,也足够震慑,哪怕用数量去填,也能填死汉海王国的水师。

    所以朱祁钰早就计划好了要么今年,最多明年便会起大军五十万,战船两千艏南下进攻汉海王国。

    而要是能装备汉海王国所用的火炮,只是更容易获胜而已。

    因为朱祁钰根本不觉得在大明强大的水师大军面前,汉海王国会有任何还手之力。

    大明将无往不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