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靠海吃海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是自己人啊!竟然杀了这么多鲸鱼!”

    随着进一步接近,王越船上的船员们终于看清楚了是什么东西,原来是一支船队,正拉着四只被猎杀的鲸鱼向陆地行驶。作为徐州对外经贸公司的高级襄理,王越知道公司内部是有一个捕鲸部门的,所以他才会说自己人。

    中国古代是没有大规模展开捕鲸活动的,但并不代表着中国没有捕鲸的能力,像是秦始皇曾经寻找仙药,从琅琊出发到荣成时,便射杀过一头“膏流九顷”的大鱼(考虑到这鱼身上那丰厚的脂肪,应该是鲸鱼无疑)。

    这个时代,在中国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中,是有着小须鲸长须鲸等多种鲸鱼的。现在简杰主政徐州,为了发展徐州的航海业,便把捕鲸业当成了一个重点项目来抓。

    航海业想要发展起来,必须要能够从大海中获取足够多的收益,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正反馈,让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航海之中。如果没有收益,很有可能像明末的郑和下西洋一样,虽然厉害,但却持续不下去。

    就在王越带队去辽东和三韩的时候,徐州这边的捕鲸队,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了。

    中国古代猎杀鲸鱼,主要是靠着床弩进行,有马钧这么一个机械专家在徐州,对船上用的床弩进行了改造,使之更小更强。再加上简杰的指导,在床弩射出去的长矛上装上倒刺,让徐州的捕鲸队战斗力暴增。

    简杰在徐州推广的各项政策,就说捕鲸业这一项推行得最快,因为捕鲸是一项非常赚钱的生意,而且投入之后立竿见影,马上便让不少人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除了身上那可以食用的肉以外,鲸鱼还可以向徐州的工坊提供良好的皮革和油脂,这些都是钱。根据市场的调查,猎杀一只普通成年鲸鱼的全部收益,能够达到十几万钱,当真是让很多人疯狂的一个数字。

    《孙子兵法》有云“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焉。”这里的胶漆和车甲并列,是一种皮革熬煮制成的,用于粘连弓箭、弩机和武器的重要资源。一个正常的士兵,一年需要至少半斤胶来维护和修缮他的弓弩和甲具。可胶的来源比较单一,一般只有通过对金贵的驴、马、牛等皮革加工才能得到,价格非常昂贵。但是鲸鱼皮的出现,让能制作胶的东吴皮革又多了一种。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的百姓,普遍使用油脂在夜间照明,车辆、军械同样需要油脂进行维护。虽然普通百姓晚上不舍得使用油灯,但是你总得备着一点儿以备不时之需,油脂是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鱼身上是最不缺脂肪的。

    浑身上下都是宝的鲸鱼,可真是有些凄惨,被猎杀之后,肉被吃了,脂肪被做成油脂,身上的皮革被做成胶,挫骨扬灰也不过如此。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