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零九章(03)红笺写尽寄无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董徽的迹远阁和怀蕊的盈枝院十分近,中间不过隔着一道曲水。盈枝院滨水而建,一道雪□□墙沿着水岸起伏曲折,漏窗里头隐约可见里头的花团锦簇,外头也铺陈开金色菊花,映着那粉墙分外好看。迹远阁隐在一片桂林之中,只露出尖尖翘角,若不是闻到花香郁郁,几乎不知到了何处。如今菊色正好,桂香正浓,最是秋光醉人。x www.x m.x

    这一带俱是秋景为佳,故而便称秋山秋水,这一带秋水是盈枝院的妙处,这一座秋山在宜园中春秋冬夏四山之中最是阔朗,往前一带山坡上丹桂丛植,便是迹远阁的佳处。再往山的那一边去,枫叶如霜处,便是丹叶阁。那一道清溪便是四水之中的秋水,正是从丹叶阁内的妆净泉涌出,自山上一路留下,经迹远阁往盈枝院,再渐渐曲折远去。

    众人先往盈枝院去,只觉得风景虽好,只可惜太过清素,不像是怀蕊这样年纪该住的,都道回去要收拾些东西给怀蕊送来。菊花开的正好,每人就都折了一枝,或簪在发上,或结在衣裳,只觉得热闹有趣。

    一路嬉闹着就往迹远阁去,离得虽远,就已经闻得到那醉人清芬,几乎无处不在似的。桂花花色本来璀璨,只是花朵细碎不为人知,真是李易安“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的高洁了,以迹远二字题之,可知妙处。远香便如此,走至桂林之中,真是如梦如醉了。

    众人皆是称奇,只道若不是王府之中,断不会有如此之手笔的。只有清琼倒像是不以为意,只道,“我倒是不很爱着桂花,香气这样浓像酒气一般。”

    董徽就笑道,“看来真是各花入各眼,我倒是很喜欢,易安的那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最是心折。王妃指了这一处给我,我倒是很喜欢。”

    青罗也笑道,“徽妹妹性子温柔敦厚,桂花最是相得益彰的。大嫂子芳华独具,与芍药也很是得宜。蕊儿虽然小,只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一来嵌着妹妹的名字,而来菊花傲骨,妹妹也自然有这样气度,可见母妃给各人指的所在,皆是有用意的。琼姐姐,再往前几步便是丹叶阁,虽没有珍异花草,却难得纯粹二字,只盼姐姐能喜欢才好。”

    迹远阁往后山去,一路皆是黄石所筑的山,山为土石相杂,或植花木,或石块突兀,各有风采。秋山倒也并不险峻,道路悠然,走了一时也就到了,只觉得面前霍然而开,本来那一点胭脂红只在山巅露出一角,如美人帘后一眼,转过最后那一个弯去,那种嫣红便直直到眼前来,并不轻浮,只觉苍劲,众人都叫了一声好。

    枫树林本没有什么奇香,只有那样如火如荼的颜色,虽然明艳,倒像是别样冷冽的意思了。地下也是厚重的黄石,或者是大片枯草,浅浅的黄还夹缠着几丝熟透了的苍绿。

    隐约听见水声,一路循着往上去,只见那石头之间,一脉秋水隐隐约约,至水现开明处,水色甚是明朗,水流也开阔,沿岸并没有什么装点,只见得这一痕秋水,如惊鸿一瞥。水上一块大石题着李贺感枫五首里头的两句,“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众人都拍手叫好,只道虽没有一句一字写枫,却把眼前别的景致都说尽了,更是叫人生出无尽的遐想出来。

    董徽便喜道,“这一带秋光这样浓,这一句秋水明而秋草瘦,当真点景。”青罗便笑道,“我听人说起,宜园中本就有四时山水之景,这一带便是秋山秋水之貌了,石与水相映成趣,所谓石上漱秋水,我看唯有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一句,能说的尽。”

    董徽便笑道,“姐姐说的是石,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若是只秋水也罢了,如今有了这样好颜色,最该是日暮时分来瞧的,如今还未到午间,倒是不合时宜了。”

    清玫见众人说的热闹,也笑道,“姐姐们说的好热闹,我倒是喜欢那一句,白日长多事,清溪偶独寻。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可见黄昏还不是最佳,只要到月出东山,才见的好处。”说着忽然问道,“我们说的这样热闹也没什么意思,还是要瞧琼姐姐的意思呢。”

    清琼一笑道,“我倒是很喜欢这里,若说起合时合景,莫如这一句,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众人都道果然是最妙,只是笑道,“这话是邀我们晚上赏月呢,也罢,中秋才过,十六七的月色也是不可不赏的。”

    却听得清琼又叹了一句,“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

    众人皆是一怔,青罗便笑道,“清琼姐姐可是想家了?既然说是古故人,就当做家里一样,不必气客宿之思,心里既然开朗,秋水枕边,不也是最开怀不过的么?枕云伴月,最是难求,姐姐有秋山为邻秋水为友,岂不是名士之风?”

    清琼便笑道,“我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有别的意思,给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更有韵致了。只是我看着秋光疏朗,倒像是和你最是相衬的,怎么王妃竟没有叫你住在这一带,也不知又指给你什么好地方去,倒是想瞧一瞧。”

    青罗心里也是一笑,自己在家时候住的便是秋爽斋,自己也最喜秋日之景象,觉得最是阔朗,时常喜欢一捧白菊清供,听着那梧叶飘零的声音。听砚香说起院中四山四水之景,原以为飞蒙馆种着梧桐,自然是秋色,却不想竟不是,也不知又是怎样风致了。

    众人往丹叶阁后头去瞧那一眼妆净泉,果然如美人之眼,最是传神,旁边筑有小小一座亭,就题曰“妆镜台”,四围皆是枫华如火,有落了许多在那泉水之中,随着水流一路下山去了。水边也有一块大石,写着残阳带秋色几个字。

    众人便又道原来还是董徽说的最是,只道晚间便来此处相聚,先瞧了夕阳如火,再去瞧月色如霜。走的久了,便在妆镜亭中小坐一时,议定了下一处便往青罗的飞蒙馆去,不一时又是浩浩荡荡一群人走过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