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最危险的时候过去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收购上海佳柏龙75%的股权,佳柏龙(上海)啤酒有限公司也改名为“秦湾啤酒上海松江有限公司”。

    秦湾啤酒借助此次有利契机,顺利实现与世界知名啤酒品牌融合,无论在啤酒生产、就是亦或是管理、销售等诸多方面,都很好的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协同进步。

    而根据当时佳柏龙啤酒的声明也可以清晰看出,其也是很乐意通过与秦湾啤酒的合作来实现在中国啤酒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中国啤酒收购外资啤酒,把世界第五大啤酒集团的公司收入囊中,这立即引发了媒体报道的热潮。

    要知道,去年,美国的柯达并购了除乐凯在内的所有感光材料企业,经济半小时特意为此作了专题——

    “其实,秦湾啤酒早在就着手在上海实行其已经验证成熟的秦湾“直供模式”,即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秦湾啤酒厂生产的正宗秦湾啤酒。

    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不到一年时间,从秦湾运酒液,在上海啤酒厂分装的秦湾啤酒已经供不应求了。

    在收购了上海佳柏龙大部股权之后,强调“新鲜度”管理的秦湾啤酒自然把填补这个市场空缺的希望寄托在收购后的上海佳柏龙身上,即在上海生产一部分优质低价秦湾啤酒,让上海市和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都能喝上当周乃至当日的秦湾啤酒……”

    “好么,秦东,我想问一下,秦啤收购佳柏龙,是否可以看作是中资啤酒企业对外资啤酒企业决战序幕的拉开?”

    “不,我只能说,中国啤酒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秦东答道。

    其实,佳柏龙并没有退出中国市场。

    上海佳柏龙啤酒公司仍在秦啤上海公司中占据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它可充分利用秦湾啤酒的植根中国本土文化,管理模式先进,文化优势明显的优点,从而降低其前期存在的一些诸如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市场投入高,在中国水土不服等情况影响。

    佳柏龙啤酒在出让后,集中财力发展其在广东惠州的啤酒厂,继续生产佳柏龙啤酒,并继续谋求与秦湾啤酒的合作,以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那么我可以这么认为吗,中国啤酒的战国时代正式到来了吗?洋啤在中国已经退潮了吗?”央视的主持人看着这位年轻的副董事长。

    “洋啤退潮,用得恰当,”秦东笑了,“战国时代早就来临了,不过,我们秦啤不止要参与国内的战国时代,也要参与国际上的啤酒战国时代……”

    秦东打算用这种收购战去打国际市场。

    由于对市场不熟悉,洋啤要占领中国市场,一定要找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同行结盟,而秦啤是惟一的合作伙伴。

    作为代价,秦啤可利用他们的销售网络在国际上做大做强,这是秦东的前期借力策略。

    “我们的目标,最终是秦湾啤酒卖到哪里就把厂建到哪里。在我的蓝图里,在10年之内,秦啤要在全世界建几十家啤酒厂,排名世界第二!”

    世界第二!

    杨部长看着电视,当画面切换,他长舒一口气,“秦东,打得好,拿啤酒来,老婆子,就拿小秦送给我的秦啤,我要喝一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