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中国的酱油大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营业员当时的解释是:可能在打酱油时,手抖了一下,提罐溢掉了一点,你们猜胖婶怎么知道,少打了她一分钱的酱油?”

    这还真没有听小桔妈说过,秦东好奇,杜小桔姐弟也不知道,小秦巡都凑了过来。

    “胖婶啊,在在自家的酱油瓶子上刻了五分,八分,一毛钱的记号线,碰到短斤少两,她就能知道少了多少。”

    嘿——

    大家都乐喽,秦东却明白丈母娘的意思,酱油醋就是小买卖,一分钱,群众都看在眼里,你一下子比灯塔酱油多卖出一块钱,还有人买你的酱油吗?

    “我记得小时候,咱们我家附近小卖部的酱油装在一个白色的塑料大桶里,那个大桶比我还高,一般老板给我舀三下就要结账了。”杜小树此时也沉浸在回忆中,心酸但又有甜蜜的回忆,“爸让我打酱油,我就省出两分钱,买几块牛轧糖……”

    “你可说实话了,你姐打酱油就没你这点心思。”杜源看看自己的老儿子。

    当年啊,你可别以为孩子的心思就是想着打酱油。去打酱油,就是因为能顺便买点零食,那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小秦巡这样的九零后小孩子是体会不到了。

    “大东,你这是几级酱油?”小桔妈突然又问道。

    生活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可是必需品。

    八十年代初期,别说喝啤酒了,老百姓吃酱油也是个大问题,稍微好一点的酱油经常脱销,有的地方连次一些的酱油都买不到,就是说没有酱油可卖,许多居民家里酱油都长白毛了,也舍不得扔掉,写信询问怎样去掉白毛!

    当年酱油是分等级的,比如一级酱油、二级酱油、三级酱油。酱油生产一般以豆饼为原料,所谓一级酱油就是一斤豆饼出二斤酱油,这就是一级品;二级酱油就是一斤豆饼出三斤酱油,一斤豆饼出四斤五斤的就是三级酱油了。

    当年市场上80%的酱油都是三级品,一级二级很少,即使有,也根本就进入不了市场,给宾馆给大饭店还有招待所等等,普通老百姓吃的都是三级酱油。

    “后来,人们手里多少有点钱了,大家伙就想吃点好酱油,可是买不到,再加上过去许多基本不吃酱油的人家也开始买点酱油,”当年并不是所有人家都吃酱油的,很多人家没有钱买酱油,只是过年过节时才买点酱油,“这就使酱油供应更加紧张……”

    回忆着那些岁月,此时的杜源一脸的平静,没有苦大仇深,更没有深恶痛绝。

    那些平凡的日子,也充满人间的烟火气,也让他怀念。

    “姐夫,你说这个比啤酒赚钱?”杜小树看着手里的酱油和大酱。

    “我看行。”杜源插话了,“我们派出所我那个徒弟小关的舅舅,人家就是凭着一手熬糖色做酱油的技术赚了些钱,成为最早一批“万元户”……“

    赚钱吗?

    秦东很想告诉这个小舅子,在中国食品商业市场上,有许多单位价格为几元、十元、几十元的小商品,形成了一个市场价值超过100亿元甚至1000亿元的大企业。

    例如,老干妈的辣椒酱、涪陵榨菜、恰恰瓜子等一些食品。

    在酱油领域,他要把这个只有几元钱的小生意变成将来市值1000亿元的大公司。

    他要做中国的酱油大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