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北京,北京(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口能吃一个汉堡。”

    窗内的平静与窗外的风雨仿佛两个世界,蒋远平不由就又感叹起来,他还是选择留在部里,没有办公司,当然,即使是他这样级别的干部,也不是随意能有车坐的。

    雨中,远远就能看到树立的黄色的“m”,这是北京第一家麦当劳,在今年,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年,老人家南巡推动的改革开放让世界震惊。

    在国际舆论看来,“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

    今年,老人家的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文章写道:“‘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

    这一年,南巡讲话的春风不仅吹皱了民营经济的一池春水,更开启了一个外商投资的崭新时代。

    改革开放出现崭新局面,同样,外资引进也进入了一个新局面。

    “从今年起,被禁止外资进入的商业、金融、保险、航空、律师和会计等行业允许进行试点,被限制外资进入的土地开发、房地产、宾馆、信息咨询逐步放开。”蒋远平笑道,“同时,除对沿海地区实行更为开放的政策外,还将对外开放的区域进一步扩大”

    这一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上海八佰伴开张,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开始。

    这一年,lv、轩尼诗、xo 等诸多奢侈消费品进入中国市场。

    这一年,风头正劲的微软公司在北京设立了首个代表处,李开复的名字逐渐为国人熟知。

    下午,回到蒋远平的办公室,秦东从军用挎包里掏出一个纸盒,迎着蒋远平问询的目光,他轻轻地在办公桌上推给蒋远平。

    “师兄,我开了一家寻呼台,这是从进口的大哥大,你帮忙试试看,看看质量怎么样。”

    蒋远平笑了,“小师弟,你什么时候跟我说话也这么讲究艺术?”

    送礼不叫送礼,叫帮助他试试质量,当然,蒋远平的回复也很有艺术,他玩味地看着桌上的大哥大,“小师弟给我,我敢拿,可是在这个位子上我不敢用,我同级别的司长局长,都用这个……”蒋远平把传呼拿了出来。

    “师兄,部里难道就没有风声?”秦东笑着问道。

    “什么风声?”蒋远平一愣。

    明年轻工业部撤销,改成轻工总会,这一点,秦东记得还是很清楚的。

    这一点,蒋远平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两人聊到快下班时,隔壁王局长就走进来,见到秦东,就笑嘻嘻地伸出手来,“远平,有个朋友请吃饭,一起去吧?”

    蒋远平马上道:“我师弟来了,今晚我们师兄弟哪也不去,就回家里吃。”

    王局长笑了,“随随便便一张脸,我怎么敢拉你蒋局去?”正说着,他的传呼机响了,他摘下传呼看看,“是财政部的李军,我打个电话给他。”

    蒋远平心里一动,这人是实权人物,年龄四十岁左右,不同于自己这些靠上大学改变命运的“泥腿子”,人家是根红苗正。

    “也罢,我们师兄弟就沾你的光。”

    “我开车。”秦东也主动道,外面下着雨,这雨下得是越发大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