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确是一直落在顺喜儿的身上未曾挪开,“原以为你也会喜欢,看来并不是了?”x https:/m.x/

    该如何回答赫连勃的问题呢?!

    顺喜儿一筹莫展。

    是的,他喜欢着雪夫人,从过去到现在,他从来不曾怀疑过。只是在得知母亲和裕王有可能存在私情之后他就变得有些无法直视这些曾经经由赫连勃的手送给母亲的一切,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曾经代表着赫连勃浓浓爱意的东西,全部变成了讽刺,直刺得他的内心阵阵发紧,发疼。

    “你是身体有哪里不舒服么?要不要传太医过来瞧瞧?”瞧着他不回话,而那面色更是苍白得发紧,赫连勃的脸上也不免多了些忧虑,连着那原本已经打开的折子也没了看的兴致。

    顺喜儿忙跪倒在他面前,回道:“小的只是前几日没有休息好,并不碍事,请皇上勿要操心。”

    “即是回话,就好好的站着说就行了,怎么就突然跪了?”赫连勃说着,想了想,唤过小竖来道,“你去给他找个软凳来。”

    小竖看了一眼顺喜儿,应声就往外走,只是他尚未走到殿外,就又听见赫连勃在里头叫住了自己,于是又急冲冲的回了殿里,而这一次,他瞧见赫连勃脸上少了之前跟顺喜儿说话的随和淡然之情,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凝重。

    “去把内阁里的人都给朕叫过来。”

    小竖楞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叫到哪儿?”

    赫连勃看了他一眼,回道:“自然是叫到这里。”

    小竖楞了一下,脑子当下就跑出奇闻二字来。

    今儿个不光是破天荒的把太子召到这太素殿名为龙德殿的偏阁暖殿里说话,连着这久不见朝臣的偏阁也要招见大臣了?!

    可着还都是为着两位皇子之事来?!

    小竖虽是有疑虑,但也不敢多问,只是乖乖的退出了暖阁。而在他出去后没过多久,就听见小魏子在暖阁在用忐忑不安的话音传着诸位大臣已经在殿外候着的话来。

    “去把他们叫进来。”赫连勃盯着顺喜儿道。

    顺喜儿应声而去,不过片刻,就双手抄在袖中,低着头走了进来,他的身后更是跟着内阁中的诸位重臣。

    瞧着他们是要在此处讨论要是,顺喜儿便想要悄悄的离开,然而赫连勃却叫住他,说:“今儿个全是内阁廷议,你去把小竖也叫进来。”

    顺喜儿又只得转出门去叫了小竖,而考虑着内阁诸位大臣中,蓝太师身居高位,内阁首辅又是国丈,年纪最大不说,又大病初愈,于是两人又找来一方软凳进来,放在了一侧。

    果不其然,蓝太师被赐座,而在他落座之后,赫连勃方才敲了敲那炕几上的折子,道:“福王的这道折子,诸位可都看过了?”

    “回圣上的话,臣等皆已看过。”众人回话道。

    “那么诸位爱卿看来,福王请战一事,是准或是不准?”

    众人面面相觑了一阵之后,吏部的赵闻介率先开口道:“回圣上的话,福王为分君父之忧,主动请战,是为西陵之福,百姓之福。”话到此,赵闻介却又突然话锋突转,“皇子出征,虽是好事,能为佳传,但是其弊却有二。”

    “说来听听。”赫连勃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一,皇子乃凤鳞龙角之辈,其安危非同常人,沙场之中,刀剑无眼,军中若为皇子安危故,必定会抽调兵力重点守护,而若边关一旦有变,一定会要造成前后收首尾不顾,而至兵力分散,一旦所有所差池,则必定酿成大祸。”

    “其二呢?”赫连勃追问道。

    “其二就是,兵权无主。”赵闻介环视了暖阁众人之后,方才又继续道,“眼下,朔方城中已有靖侯卫瓯镇守,而朔方城更有燕丘太守宇羽孟坐镇,卫瓯出身沙场,决断力和执行力,早已不用赘述,而宇羽孟此人,是燕丘土生土长的一员猛将,此人骁勇善战,勇猛过人,他与卫瓯两人曾经多次合作驻防,震慑敌军,可说是珠联璧合。此番若是福王再至,恐至军权分散,从而导致贻误战机。”

    赫连勃沉思了片刻,方才开口道:“樊鸿,你觉得呢?”

    樊鸿咳嗽了两声,道:“赵大人所说的确是实情。不过依着臣下来看,卫将军和宇羽孟也是在朝中为官多年,和福王殿下也算有些交情,所以就算是出现赵大人所说的第二种情况,臣下也认为卫瓯和宇羽孟一定能够度实事而定。毕竟,圣上膝下诸多皇子中,算得上文武全才的,也只福王殿下一人。眼下这样累积实战经验的机会不多,所以臣下认为,福王请战一事,可准。”

    赫连勃又看了看房间里站着的诸人,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除开蓝太师以外的众人,虽然是各执一词,但是又都不过是站在了赵闻介和樊鸿两人的观点之上,等到这群人纷纷说完自己的看法之后,赫连勃才将目光落到了蓝太师身上,:“太师,依着你的意思,此事该如何决断?”

    蓝太师捋了捋一把长须,闭目沉思了片刻,方才悠悠开口道:“赵大人和樊大人都说得没有错不管准或者不准福王殿下请战,都是各有利弊。关于这些,诸位大人也都说得很清楚,所以老臣也不会再就这些问题再做任何累述。老臣只是想说着别的,方才樊大人所提,圣上膝下诸多皇子中,有政才的皇子不下数人,而称得上文武全才的,仅福王一人而已。这西陵王朝的江山,虽说是西陵子民的,可也是圣上家的,臣下等人,虽已经官至内阁,能勉力为圣上分担一二之忧虑,可终究是外臣。有句这老话说得好啊,打虎亲兄弟,上阵须得父子兵,所以不管朝中有多少得力的外臣,依旧还是比不过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能使上一把劲的兄弟父子。”

    “太师的意思,微臣已经明了,只是福王殿下一旦到了朔方城,又如何能够避免意外的发生?”对于老太师的坚持,赵闻介首先提出了疑问。

    “这一点并不难。”蓝太师微微一笑道,“首先关于福王殿下安危的问题,福王殿下在折中说了,若准了此次的请战,除了朝中增派的兵力之外,他会另带两百福王府的近卫随侍,不会占朝中任何一兵一卒,连同粮草都不会动用兵部和户部的。而关于兵权的问题,老臣是建议在准福王殿下请战的同时,圣上可亲下一到手谕给卫瓯,若遇见任何紧急情况,卫瓯可专权定夺。”

    “如此一来倒是将赵大人的忧虑全都解决了,太师真是高见。”樊鸿在一旁笑道。

    蓝太师摇了摇头,继续道:“只一点老臣还有其他的建议。”

    “太师请讲。”赫连勃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福王殿下毕竟还是皇族身份,圣上若是准了此次请战,看臣斗胆再请圣上再拨八百御林军,为福王殿下安危计,为防流光国诡计多端,谋算皇子。”

    蓝太师话说着,便是从软凳上起身,然后跪倒在赫连勃面前,瞧着他跪下,那其余的诸臣也纷纷跪了下来,口里齐声朗声道:“请圣上圣裁!”

    只是这群跪着的大臣中,却独独少了一人,那便是和蓝太师持有相反意见的吏部尚书赵闻介,此刻他站在那一群跪求圣裁的同僚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而他脸上的表情,更是一种少见的淡定,仿佛此刻与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赫连勃瞧了瞧站得如同松树一般挺拔的赵闻介,对于他的特立独行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只是免了众人的礼,而后道:“既是如此,此事就这样定了,准福王请战,兵部调拨三万精兵,责令户部随后羁押粮草军饷。”说到此,他又顿了顿,将目光落到了小竖的身上,“小竖,另传朕旨意,御林军,另播五千护福王安全,并听福王号令。另外,那道口谕,太师,还是你提朕拟了吧?”

    蓝太师拱手而道:“老臣领旨。”

    随着他一声领旨,暖阁中的众臣也纷纷拱手道:“圣上圣明!”

    赫连勃挥了挥手,道:“得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没别的事儿的话,你们都退了吧。余下的折子,没什么重要的,就让小竖看着办吧。”

    众臣领命而去,而就在他们陆陆续续踏出暖阁之时,小竖却突然拽住了赵闻介的袖子,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于是就瞧见赵闻介停了脚步,继而转身又回到了里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