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香令他猛然的一惊,当下便是再也没说什么,只提着食盒便走了。

    出了太医院,绕过几个花房,四下里瞧见没什么人,顺喜儿方才缓了缓一路狂奔的脚步。顺了口气,他回头望了望,不免觉得自己有些好笑。

    定了定神,他稳步健行,一路小跑的往着东宫去了。进宫门的时候,侍位不看他,也不拦他,就这么放他进去了。

    瞧着顺喜儿来了,在太子房外守着的内侍忙上前,拱手道:“给喜公公见礼了。”

    “几位公公早,太子可在殿内?”

    “今日原本是经筵之日,因太子身体不适,所以经筵取消,改为李大人东宫讲学了。”

    听对方这么一说,顺喜儿微皱眉:“那么眼下便是李大人和太子在里面了?

    “正是,只是喜公公务须担心,太师今早派人来说过,李大人讲学不耽误太子殿下进药的时辰,所以我兄弟二人特地在这里候着,喜公公这便跟我们来吧。”这二人说着,便将顺喜儿往房里迎。

    顺喜儿躬身谢过,提着食盒便跟着他二人往里去了。

    刚迈进养德轩,站在那隔断外,便听得里面传来李丛礼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所念的不过是《虞书》中的先贤君王的诏策。

    带路的那二人先进去问话,片刻之后,便招手让顺喜儿入内。进了内室,瞧见的果然是李丛礼,只是先前他那若金石掷地的话音收了,只做了一副人臣的模样站在太子的塌边。

    只淡淡的这么瞥了他一眼,顺喜儿将手中的食盒揭开,用银汤匙试了汤药之后,方才将碗奉到了太子的面前。待着太子接过碗将药饮尽了,正收拾着手里的东西,原本之前领着他进来的那两名小公公却突然从他手里取走了食盒和药碗,顺喜儿有些不明就里,又听得太子道:“那些东西就让他们送回去,你留在这里。”

    看着眼前的这个“自己”,顺喜儿第一次觉得有些摸不透对方的想法,正想问话,却又听得李丛礼在一旁咳嗽一声问道:“太子殿下,我们可以继续了吗?”

    赫连仲绶点了点头,算作回答,李丛礼撇了一眼在一旁站着的顺喜儿,开始念道:“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慎厥身,修思永。敦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皋陶曰:“在知人,在安民……”

    听着李丛礼念的这番话,赫连仲绶神色顿时严肃起来:“李先生!”

    忽听得赫连仲绶叫自己,李丛礼顿时停了下来,拱手道:“太子殿下有什么疑问么?”

    “皋陶说,只要履行德政,就能君臣弼谐,克咸四海么?”

    “太子殿下为何突然问这个?”

    赫连仲绶撰紧了手,沉默了半晌才道:“我只是想知道,我在奏折上写的那些,当真是对的么?”

    李丛礼目光微敛:“太子殿下可是还在想前几日在龙德殿的事?”

    “是的。”

    微叹了口气,李丛礼道:“仁政,是为王道.然,若王不能慎厥身,修思永,便不能知人善任,不能安民心。有德行的君王,才能真正履行德政,才能决策英明。君王为人非神,若君王出现偏差,便是要旁人加以更正和引导,这些便是为人臣的职责。”x <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可是……”

    见他仍有疑问,李丛礼又道:“太子殿下您拥九德而有天命,怀天下而拥万邦,天下万民无不称颂您的美德,这样的您,说上的谏言,又有何错?”

    听着李丛礼的话,赫连仲绶觉得心里那股隐隐的不安越发的强烈起来。

    是的,如同李丛礼所说,仁政是根本,仁政能定民心,民心安定才能社稷安稳。这一点,他从未怀疑过,监国的这些日子里来,他亦是如此做着,只是,父亲的那番话,令他如鲠在喉,亦将他在那些日子里累积起来的自信如数击溃……

    沉默了半晌,他低着头道:“呐,李先生……”

    “臣在。”

    “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觉得有些累了。”

    对方突如其来的逐客令并没有令李丛礼觉得有什么意外,他只是拱手为礼,淡淡的回道:“既是如此,那么微臣便告退了。”一语毕,便夹着带来的几本书离开了。(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lt;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lt;更¥新/速¥度最&amp;駃=0

    顺喜儿原本只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他二人的谈话,听着赫连仲绶说累了,便也打算悄悄的退下,只是刚转了个身,便听得赫连仲绶在身后道:“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