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白为君子配长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白的布局,已经埋下,接下来就是他收货的时期了。

    三天时间匆匆而过。

    第三天的时候,阳生如愿成为了齐国新一任君候。

    史官将孺子荼时期的史书打了结,新拿出了一卷空白竹简,在抬头写下了:

    辛亥年丁亥月甲戌日,陈乞鲍牧推公子阳生为君。

    君上命高无丕为大司行,命国书为大司马,命监褴继晏圉大谏之位,朝廷安定。

    午后,君上命陈白为小司马,命为南莒起城,是为新莒,辖十二县,白为属大夫。

    ……

    田氏大宅。

    田书亲手取下了田白头上的三绺爵冠。

    田恒去掉了田白身上的深红色冕袍。

    田盘脱下了田白身上玄面方头厚底皂靴。

    田白面色肃穆。

    他身上这一套代表士人身份的冠冕,全部都被取下,只留下里面月白色的中衣。

    “妫姓子,帝舜之后,陈国浪子,田氏之孙白,晋为中大夫!”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

    鲍牧亲自当了司仪,唱词祝贺田白升为中大夫,成为了新生的新莒的属大夫,位列齐国顶尖十四属大夫之列。

    他献上了自己的祝词。

    实际上阳生原本是要来的,只是,阳生今日登基,却是要沐斋,午饭之后,就要赶往太庙告诉祖先,自己成为了齐国君候,这几天他都没有空闲,是以,便摆脱鲍牧代他送上了祝贺。

    田白弯腰谢过。

    田乞将一顶崭新的爵冠,双手给田白带上。

    他也唱起了诗经天保: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田乞对田白的期望很深,是以,希望田白就像是山岗,就像是大川,福瑞延绵不绝。

    田恒作为田白的祖父,则是手捧一面玄色冠冕,亲手给田白穿上: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田恒却是告诫田白,莫要忘记了祖宗,要四时孝敬祖先的神灵。

    田白嘴唇紧抿,按照礼制的要求,弯腰行礼。

    田盘作为田白的父亲,却是再次上前,他将只有中大夫才能穿戴的高头履给田白换上。

    这种靴子,与一般鞋子不一样的地方,除了面料、花纹之外,就是鞋头上多了一截竖立的横板。

    这个横板上面刺绣了不同的云纹图案。

    实际上这时候的鞋子,准确的说法是不能称之为靴的。

    靴是指的是胡服骑射时候,赵武灵王规定的高腰靴子,到了唐朝时期,才出现了短腰靴子。

    而这时候的靴子,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叫做履、屐、屣、屦等都可。

    田盘拍打了一下鞋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这才是开口道: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这个寓意却是极好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做到前面的那些,那么祖先神灵就会知道了,他们会赐福给你。

    你的子民多么质朴啊,所需求的只是日常的衣食住行罢了,黎民百官(百官就是百姓,这时候有姓氏的都是贵族)跟你一条心,都会感激你的。

    至于后面的三句,则是祝福的话语了。

    田白再次弯腰行礼。

    祖父父亲他们,是连夜赶回来的。

    这一次齐君登基,他们原本都是不打算回来的。

    高氏、国氏一脉,留下了大量的城邑,虽然五都之地,他们不能动,但是,这两家占据的其他的城邑,他却是无碍的。

    这个时候,正是收货胜利果实的时候,他们作为田氏嫡系,自然要冲锋陷阵了。

    再则说了,那些城邑都是有着私军的存在的。

    在权力交割的时候,难保有人想要铤而走险,因此,收复城邑需要大量的军队在场。

    若是没有他们这些嫡系坐镇,难保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动乱。

    但是,当得知阳生已经提前许下了田白一个中大夫的出身的时候,他们却是连夜赶了回来。

    自己的子嗣有了出息,正是他们长脸的时候,田恒、田盘焉有不到之理了。

    ……

    焕然一新的田白,却是一身玄色衣冠,头上更是带着六旒爵冠,月白的珍珠,将少年郎的脸庞,衬托的越发的英俊了。

    鲍牧啧啧称奇,他对着田乞道:

    “仲父,若不是这小子年少,我都想要将我家的嫡女,嫁入田氏了!”

    田乞笑着致谢,却是开口道:“此时尚早,在等两年却也不迟。”

    鲍牧点头。

    这娃娃才十四岁,当真是太早了。

    加冕仪式,到此告一段落,鲍牧被田乞请去喝酒。

    田白则是在田书的引领下,去了家庙。

    祭祀祖宗,这是华夏一族历来的规矩。

    若是世家大族,修建院落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祠堂。

    而就算是只有茅庵遮身的泥腿子,也会在靠着后墙的位置,支上一方案几,上面摆放着祖宗的牌位。

    哪怕只是几块石片,一方破碗,也要给祖宗供奉起来。

    靠着这一份不忘根的传统,华夏才能在屡屡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再一次站了起来。

    田白老老实实的跪下,像满屋的祖宗牌位祷告。

    这里面的牌位,除了正中的陈厉公画像之外,其他的都是陈完之后的牌位。

    里面战死的,便有数十之多。

    “孩子!田氏的一切,都是一戈一车拼搏出来的,田氏立身与工,发家与武,这一点,希望你不能忘记了!”

    田书开口训斥道。

    “尊祖放心,小子必将陈田家训,传承下去!”

    田白认真的点头。

    看着田白脸上那肃穆的神情,田书笑了起来:“善,你便是我家的千里驹啊!”

    田书的手掌,摩挲着自己腰间的长剑。

    此时的长剑,便是一尺半,已经算得上是长剑了,而田书身上的这个,更是足足有两尺之长!

    “剑名纯均,本是伍子所配,此剑乃是伍子胥帮助吴国训练军卒,吴王阖闾所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