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子路捉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迎接老师了,弟子等不及大军,是以便先行赶了回来。”

    子路将背着的黍米交给冉求:

    “求,速去煮了米饭,给师傅和师兄弟们食用!”

    他对着孔子行礼:“老师稍待,弟子去河里捉两条鱼!”

    他本为贵族子,虽然家族在他出生的时候,已经落寞了,但是,却依旧是一个富裕人家。

    加入了儒门之后,这般吃苦,子路都没有丝毫的怨言。

    他虽然性格刚强,嫉恶如仇,看似无法无天,实际上对于礼节却是看得极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他既然拜了孔子为师,自然是要奉使孔子一生的。

    子路不顾辛苦,将黍米交给了冉求,然后拿了一根绳索,就朝着湖边走去。

    眼见子路要去湖中捉鱼,一众儒门弟子都是纷纷跟了过来。

    子路微微皱眉。

    这些人素来都是游手好闲,他们加入儒门,所为的只是获得名声罢了。

    按照他的意思,都是要将这些人赶出去算了。

    但是,师傅有着自己的考虑,是以这些人就留了下来。

    他自然知道,这些人看似是儒门弟子,实际上不过是前来镀金的罢了。

    这些人本是浪荡子,之所以加入儒门,不过是家族的逼迫罢了。

    他们虽然跟着流浪诸国,但是,自己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这就算了,他们这些真正的士人,想要做些什么事情吗,这些人还是要恶言恶语的。

    偏生他们素来又喜欢抱团,每每有了什么事情,都是一群人一拥而上的。

    子路不知道的是,因为孔子招收弟子的时候,有着自己的打算,是以,等到孔子死了之后,儒门差一点烟消云散。

    他的弟子们各自为阵,都说自己的才是儒家,其他人的是不正确的,以至于比较大的儒门,都有了八家之多。

    以致于在春秋时代,在孔子在世的时候,儒门还能成为列国的座上宾。

    虽然没有人使用儒门,但是,孔子到了哪里,还是国宾的待遇的。

    而等到战国中后期,儒门已经彻底的没落了。

    儒门弟子只能靠给人丧葬嫁娶的时候,吹吹打打为生……

    就这,还是抢了别家的差事。

    至于秦始皇时候的焚书坑儒,更是一个笑话。

    那时候,秦朝有两个方术师,欺骗秦政说能找到海外仙药,欺骗了秦政很多钱财,然后溜之大吉。

    秦政大怒。

    于是,他下令捉拿全国的方术师,第一批抓了四百余人,于是全部被坑杀,也就是活埋。

    第二批抓到的人,却是被判处劳役。

    这问题就出在第二批人上。

    这里面有儒家的人。

    为什么儒门弟子会被归类在方术之中呢?

    这就值得说道了。

    这个时候的儒门已经落寞的沦为了三流学说,甚至就连璀璨的战国诸家争鸣,都没能让儒门再次复兴。

    儒家大儒们吸取别的百家学说,融入自家学说中,成立了一个个的支派。

    这就是历史上的儒家博采众长。

    这里面,就有吸收了方士说辞的儒生。

    如此一来,秦政捉拿方士,自然就抓了一些儒门弟子。

    但是,儒门……

    自从孔子之后,儒门就变了质,而流行天下的儒,却是蠕虫之儒。

    就像是佛门油头粉面之徒,靠着香火就能吃的肚满肠肥,你让他去做苦役?

    他不骂你千年,就倒着走路了。

    于是儒门就开始宣扬秦政残暴了。

    实际上,焚书坑儒并不是一件事,焚书在坑术之前一年时间。

    那时候,正是秦国一统不久,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影响,在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开始了。

    当然,秦始皇只烧诗,书和百家语,还有民间私藏的六国史,也就是诸侯的史记。

    除此之外算卦的书,医疗的书,种植业的书,还有先秦的诸子著作这些都不烧。

    实际上焚书这件事,在秦国又不是第一次。

    秦始皇的祖爷爷秦孝公就干过这件事,只不过他焚烧的规模,没有秦始皇那么大而已。

    ……

    原本只是风马牛的一件事,却是被某些人利用了,于是秦政就背了几千年的黑锅。

    当然,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了。

    比如十八刀,历史上他死后,就借鉴了焚书坑儒的故事,混淆视听,假借了一件更有影响力的事件来宣传的。

    而这一件事,一样是相差一年多时间……

    儒门的祸端,是孔子亲手埋下的。

    而他埋下的根源,却是要借着这些人的鼓吹,使得儒门的声音更响,以此,以舆论为力量,执掌一国朝政,实现他的抱负。

    子路作为儒门众弟子中年纪最长者,作为儒门众人中地位最高者,自然是知道这个原因的。

    是以,见到身后这群人笑嘻嘻的,满脸的菜色,却是还要跟在他的身后,看他去湖中捉鱼,子路的眉头止不住的就拧起了。

    身后的众人有说有笑,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力气。

    而子路却是不理会他们,到了湖边之后,他脱下了衣衫,然后一猛子钻入水里。

    待出来的时候,子路的手上就拿着一条筷子长的鲤鱼了。

    他将鲤鱼抛上去,开口道:“将它串起来,待会回去熬了鱼汤!”

    众人笑闹着去捉活蹦乱跳的鲤鱼。

    子路摇摇头,再次钻入水中。

    小半个时辰的时间,子路就捉住了十几条鱼,还有一个几斤重的大鳖。

    一众人就在湖边,收拾了鱼鳖,然后朝着破房子走去。

    那一间破房子的房檐下,碎石头支起了一个瓦瓮。

    他走回去的时候,正好见到颜回站在灶台边。

    子路正要开口,却见到颜回捉起用树枝充作的筷子,在锅里捞起了一块锅边的薄皮锅巴,塞进了嘴里。

    子路当即就有些不喜。

    这人就是一个死读书的,最是不得子路这等实干之人的喜欢。

    子路放下一长串鱼鳖,丢下一句:“煮了。”

    他转身就走,连颜回说什么,也是懒得去听。

    破屋里,子路行了礼,孔子见他冠冕凌乱,于是伸手给他梳理头发。

    他五指张开,就像是木梳那样,将子路的头发打理整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