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冯氏子的选择(继续一万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肢。

    这小女子的一幕,实在是惊讶的高虎都是愣神了。

    至于趴在地上的小吏,也是看呆了。

    他虽然也是高氏子,但是,因为自己乃是旁支子弟,是以,对于族中的大事,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

    这一次,也只是因为他正好在家主面前,所以才被派来提醒高虎。

    若是平时,他甚至连凑到高虎身前的资格都是没有的。

    小吏看着齐国太后那扭捏的模样,看着芮姬脸上甚至还带着几分的依恋,只觉得自己之前的人生,仿佛都被颠覆了。

    “给朕带路,朕要让那些叛徒,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高虎脸色肃穆。

    这些小家族,实在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尽然敢围了都城!

    正当他们是吃素的啊!

    两卿的手上,那一家不是沾染了大量的鲜血。

    要知道,他们从最开始的一城封邑,发展到了现在,拥有数十城池。

    那一座城池是人家白送给他们的啊!

    “喏!”

    小吏不敢去看芮姬,只是弯腰朝着她的方向行礼,然后就当先朝着外面走去,要给高虎带路。

    ……

    营丘南门之外。

    当田氏、鲍氏大旗升起的一刹那,城头上的守军,明显的骚乱了起来。

    国高二卿,虽然只是统招了一都之兵,但是,这些士兵里面,并不乏是心向田鲍两家的。

    甚至,还有一些,更是与他们有着联姻的关系。

    此时,见到自家亲近之人,竟然率军反对国高二卿,正在城头卖力苦战的他们,就开始骚乱起来。

    冯颖本是冯家的旁子。

    冯氏在齐国不是什么大族,冯氏手上只是掌握着两个城市的地盘罢了。

    冯氏因为是卿族,并不是姜姓的出身,是以,天生的就与田鲍二卿亲近了许多。

    冯颖的祖母,甚至还是鲍氏的旁女呢!

    当城外的战旗升起的一刹那,冯颖本来正在苦战,但是,当看到了那个战旗的时候,他就愣住了。

    封建时代,每一个家族的子弟,都是要以家族为己任的。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舍弃了自己,也要顾全家族之人的原因。

    冯颖的愣神却是让一边的军吏大怒。

    齐国军队,是按照平时的行政单位来组织的。

    平时的亲民官,在战时,就是率领士兵作战的军吏。

    战场上激烈至极,率军两百余人的连长,却是忘记了自己手下的冯颖,与鲍氏却是有着姻亲的关系。

    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的。

    士人们之间,彼此联姻,彼此交错,乃是一种常态。

    是以,就算是有联姻,那又如何呢?

    终归才是自家的实力,是最为重要的。

    连长忽略了自己手下这个领军五十人的小小里司,心底的活动了。

    他呵斥道:“你这小子,发什么呆,还不快快顶上去,没看到左边那里有一行敌军爬上来了吗?”

    连长带兵两百人,手下掌管着四个里司。

    因为人手不足,是以,连长却是负责了四十来丈宽的一段防线。

    当地人的战旗打起来的一刹那,不单单是这边的敌人更加的勇猛了,甚至整个城头上的敌人,都变得更加的凶悍。

    连长哪里知道,之所以田氏、鲍氏的战旗打起了,这些士卒就开始疯狂,那是因为田白说服了鲍息,开出了巨额的赏赐。

    这一战,田白率军近四万,这些都是莒地招募的兵卒,但是,田白足足拿出来整整五千个国人的名额。

    换句话说,这一次,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都能获得自由身。

    在封建时代,出身可是要比金银更加能够激动人心的!

    最起码的一点,有了国人身份之后,就连缴纳的赋税,都是要减轻了不少。

    就算是横征暴敛的齐景公,也只敢给野人征收三分之二的赋税罢了,对于国人,却是只敢征收了两成的赋税。

    要知道,国人虽然不显眼,但是却是国家存在的基石。

    不管是征战还是维持贵族们的统治,不起眼甚至穷困潦倒的国人,就是一个个最小的基本单位。

    国人大半都是不事生产,是作为奴隶主存在的。

    城外广大的野人,就是托庇在他们的麾下。

    周王统治诸多诸侯,诸侯们统治国内的封君,封君统治治下的士大夫,士大夫统治士人,士人掌管国人,国人掌管野人。

    这就是周礼规范下的国家制度。

    田白拿出的不是五千份国人的资格,而是五千个有了希望成为统治阶级的可能。

    要知道,当初田氏老祖,田完来到齐国的时候,齐侯可没有给了他多么高的地位。

    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士大夫都算不上。

    因为田完只是一个工正,而没有封邑。

    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着官身的士人罢了。

    当初只是一个士人的田完,建立了庞大的田氏,难道他们就一定不可以了吗?

    因为田白许下的诺言,足够庞大,所以那些莒人们一见到田氏、鲍氏的战旗,就疯狂了。

    自古以来,最能调动人积极性的,却是利害关系。

    城外的叛军,就像是潮水一般,朝着城投扑来。

    伴随着每一波敌军的疯狂,都是有着城头上如雨一般泼下的金汁。

    无尽的莒人哀嚎着,从云梯上跌下,也有人被刺激的双目血红,却是顶着一身的恶臭,顶着一身的燎泡,冲向了城头。

    金汁这个东西,乃是煮沸的粪水。

    因为里面蕴含了大量的细菌,是以,只要是沾染上了,就会从伤口的地方开始腐烂,最终活活的将人折磨死。

    莒国不是华夏体系的国度,他们施行的是自己的那一套办法。

    莒人虽然也分贵族、黎民,但是,阶级之间的差别,却是不甚大的。

    他们的黎民,一样是可以参加军伍,只是在晋升上,需要的功劳更多。

    这也是小国寡民的常态。

    小国度不似大国这样,拥有无尽的子民,是以,单单是贵族国人,就已经足够战争使用了。

    为了维护正常的统治,主要是给了人希望,自身却是没有那么多职位去安置这些百姓,是会爆发大乱子的。

    小国寡民就不需要了。

    在愈发兼并激烈,在战争的烈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小国度只有全民武装吗,只有武装起了整个国家的所有的百姓,才能对抗越来越激烈的战争形势。

    莒国夹在齐鲁之间,更是遭受着新兴的强国吴国的袭扰。

    如此一来,莒人善战,敢战,能战,也就成为了常态。

    去岁的时候,若不是顾及齐国太强,再加上齐国与莒国相安无事已经几十年,莒侯也不会这么大意的。

    莒国虽然搬迁,但是一众黎民百姓、小贵族却是留了下来,甚至,不乏公卿之士也留了下来。

    而战争,最为考验的就是基层军官的指挥能力。

    莒人指挥系统尚在,并且也不弱。

    再加上田氏、鲍氏将自家先进的战争体系,教授到了莒人中。

    经过大半年的军事化训练,军事化劳动之后,莒人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冯颖眯着眼睛,他看向了城外。

    只见一波波的田鲍联军,踩着鼓点,在司号官的指挥下,朝着城头扑来。

    甚至,没有丝毫的迟疑。

    冯颖手下的军卒,虽然只有五十人。

    但是,这个时代的官府特点,那就是军政不分家的。

    只要是治民官,就是领军官。

    上马能征战,下马能安民的贵族制度,直到武媚娘这个蠢货掺水世家,消除了贵族存在的基石之后,才从华夏大地消失了。

    而之后,华夏就变得越来越软弱……

    先秦时代,乃至于两汉之前,乃是汉人最荣光的时刻。

    当然,这时候还没有汉人的说法。

    华夏的强悍,在这个时代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血统,自古就不是判别华夏、蛮夷的标准。

    狄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蛮夷则蛮夷之的道理,在这个时代乃是一个共识。

    香蕉人……

    先秦人掉了头颅也不会去做的玩意。

    冯颖是亲民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里司,只是统治着五十户人家。

    但是,他是国人。

    更是士人!

    冯颖眼睛眯了起来。

    作为一个自小接受军事训练的小贵族,冯颖自然知道眼前的战局,究竟谁的胜面更大一点。

    实际上从国夏最开始的应对上面,冯颖就已经判断出了谁的赢面更大了!

    自从联军进入京畿地带以来,国夏何曾想过主动出击呢?

    他的手上可是掌握着齐国最为精锐的五都之兵啊!

    虽然只有一都之兵,但是,这些兵卒的配备却是整个齐国最为整齐的。

    单单是战车,就不是那些杂牌联军可以比拟的。

    要知道养着一只战车部队,对于那些卿士来说,可是一件颇为吃力的事情。

    拉车的战马,和战车上面的武士,都是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的。

    并且还要不停的强化。

    若是普通的战马,见到了刀剑纷飞,战车对撞的画面,本能的就会选择避开的。

    而车战最为猛烈的就是双方驾驶战车,彼此对撞。

    虽然说这种对撞,准确是说法应该是彼此对冲,双方驾驶着战车,从彼此战车之间的空隙里穿过,战车上的武士,乘机击杀敌人的车兵,或者是破坏敌人的战车。

    因此,战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单单是三个脱产的武士,就足以拖垮了大多数的小士人。

    而战车不但需要最少四匹战马,三个武士之外,还需要跟随战车作战的步卒。

    因此,整个世界,军队配备最好的,都是国家掌控的军队。

    虽然说这种军队,平时都是各个小贵族的私军,战时才临时拼凑起来(齐国五都兵制是一个例外,五都之兵,可以看作是最早的专业化的军队。)。

    但是,只有国家才能调动了整个国家的所有军队,并且去合理的分配他。

    正因为这样,五都之兵的精锐程度,根本就不是私军可以比拟的。

    哪怕——莒人是田白和鲍息两人费尽全力武装起来的。

    这样的一支军队,随便换了一个领军者,都会直接反攻对方。

    最起码也要乘着敌人立足未闻,先杀散一部分。

    但是,国夏并没有这么做。

    他只是带着一都之兵固守都城。

    这可是齐国最为精锐的五都之兵啊!

    就这样被国夏,自废武功。

    要知道战车、物资齐备的五都之兵,还是都城之兵,根本就不是私军可以对抗的。

    若是国夏当时真的出征,田白就只有与他周旋一途,而不会胆大到了围攻都城。

    冯颖眯着眼。

    连长呵斥了他一顿之后,朝着最为危机的地方去了。

    冯颖却是眯着眼睛,看着城外的大纛,久久不语。

    “大兄!”

    甲轨轨长冯琳来到了他的身边。

    这个一样是出自冯氏的小子,满脸的雀斑。

    他幼年的时候,曾经出了天花,因为没有忍住,用手去挠了,是以,就留下了满脸的麻子。

    冯琳常被人称作是冯麻子。

    他一手抓着短戟,凑在冯颖身边低语道:“大兄,城外是我们的人,你要早做了打算!”

    他环顾四周,一双小眼睛四下打量着,见到没有人注意了这边,才是开口道:“国高二卿不是好人!”

    “他们觊觎咱家的封地已久,若不是家主那边拖住了他们,咱家最少都要被抢走了一个封邑!”

    “大兄,你我虽然是士人,但是,一旦失去了封邑,族中自然是供养不起这么多人的!”

    “咱们可是旁支子弟!”

    冯琳的小眼睛闪烁着。

    不管是从家族那边,还是从私人的角度出发,他们跟随国高二卿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君不见,城墙下扔了那么多氓隶衣衫的黎民。

    他们可是不会被征召入伍的。

    国夏不但是骗了他们,更是连一个全尸都不给留!

    “告诉兄弟们,待会看我的眼色行事,记住了咱们头上的樱绺,记得先给取了,可不要等下被误杀了,那就糟糕了!”

    冯氏在军中的,就只有他们两个,是以这个时候,这哥俩当即就商议出了决定。

    至于两人带着的国人。

    这些人都是依附冯氏而存在的。

    封君、属臣。

    一旦定下了名分,那就是生生世世的事情。

    冯琳点头,他悄悄的退了下去,去找剩余的几个轨长商议去了。

    临行时,他一把扯下头盔上面的把柄,将上面插着的一片流苏,给扯了下来。

    这个东西,是辨别敌我双方的标志。

    不管是士兵们,还是将领们,都会在头盔上加上一团流苏的。

    连长巡视了自己的辖境,等到折回来的时候,却见到冯颖负责的这一段,士卒们都在磨洋工。

    他眉头紧皱:“冯大,你想要吃了挂落是不是!怎地这般的消极!”

    连长手扶长剑,朝着冯颖走来。

    而冯颖,已经放任城下正在顺着云梯攀爬的士卒,到了半中腰。

    见到连长走来,他脸色一扳,嘴里却是道:“老兄弟对不住了!”

    连长脸上怒火依旧:

    “你是怎么回事,你小子的武艺不差啊,若不是你家出了那档子事,我这连长,还争取不来呢!”

    他和冯颖都是士人的身份,都是家族的旁支。

    这一次大战,两家都是没有让嫡系子弟上,便让旁支子弟领了军。

    原本他与冯颖,都只是一个里邑长,按照军功,两人都是够资格竞争这个空缺的连长职务的。

    但是,因为冯氏之前的时候,拒绝了国夏,是以,冯颖被穿了小鞋。

    自然就与连长无缘了。

    要知道,在连长的这个职位上,就已经可以积累军功,朝着小贵族努力了。

    连长心中疑惑,而冯颖却是握紧了手中的短戟。

    他的周围,一众士卒们,隐晦的朝着连长走来。

    他们正当面,正好是有着一面云梯地。

    他们只需要在城头坚持一小会的时间,后续上来的士卒,就能站稳了脚跟,朝着城头横推!

    所以,对于冯颖等人来说,最危险的时间就是刚刚开始发动的时候。

    原本他是不打算杀了连长的。

    毕竟两人并无仇怨。

    只是,这小子找死,竟然又返了回来,那就对不住他了!

    杀了他之后,这周围的两百人群龙无首,自然是要混乱一瞬。

    等到国夏发现了不对,派人过来维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接应了大量的士卒上来了!

    冯琳却是低着头,将自己满脸的狰狞隐藏了起来。

    他悄悄的从侧面走向了连长。

    “喂,你小子怎么回事?”

    连长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

    怎么这些家伙将他包围这是要干啥?

    还有,为什么他们的头上,樱绺全部都不见了?

    连长双眼猛然圆瞪。

    他已经看到,有人顺着云梯爬了上来,而冯颖的士卒们,不但没有攻击,反倒是朝着他扑了过来。

    “冯大,你小子要干什么!”

    连长大惊,急忙要去抽取腰间的长剑。

    但是冯琳却是比他更快一步。

    却见这家伙手中的短戈已经朝着挥来。

    “嘭!”

    连长虽然已经低头闪避,但是,锋利的戈援,还是击打在了他的肩膀上。

    “噗!”

    大力击打之下,连长的肩胛骨,当即就粉碎了,因为疼痛,他咬破了自己的舌头,喷出了一口鲜血。

    “快来人啊,冯颖这一里,造反了!”

    连长大惊,却是顾不上自己低垂的右臂,当即朝地上一躺,躲过了另一个轨长的横扫攻击。

    他话音刚落,就有十几柄长戈,朝着他啄下……

    冯颖大踏步上前,挥舞着短戟,斩断了连长的脑袋,提在手中。

    他举着还在淌血的的首级,对着冲上来城头,正在发蒙的莒人大吼道:

    “快,让开位置,让后面的弟兄上来,我们是鲍氏的人!”

    那莒人虽然不知道齐国的势力分布,但是,田氏、鲍氏占据了莒地,成为了他们的新一个主人,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

    那人楞了一下,见到城头上刚刚内讧完毕的这些人,却是自发的排成了两道横阵,朝着两边推进,让出了中间的空地。

    他这才醒悟,这些人是和他们一伙的。

    这人当即冲着云梯上地士卒,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

    云梯上的士卒们也是朝着下面大吼起来。

    他们攀爬的速度,也更快了。

    又有一面云梯,靠了过来……

    田豹抽出了腰间的长剑,他丢下了剑鞘,走到了田白身边。

    “公子,我请战!”

    城头上虽然有几十处,都被突破了。

    但是,国夏的反击却也很是猛烈。

    他们每一次开辟的阵地,都会被国夏组织了局部的优势兵力,反夺回来。

    田白眯着眼睛,只恨自己为何不将望远镜给鼓捣出来。

    虽然说这个时代烧制的玻璃,还叫做琉璃,更是五颜六色。

    但是,颜色虽然很多,唯一没有的就是透明的。

    如此一来,他想要大规模制造玻璃,就成为了一件奢望。

    不过天然的水晶,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田氏富贵数百年,更是手中掌握了十几个城邑,如此一来,大规模的普及望远镜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做出来百十个玩玩,田氏还是负担得起的。

    没有望远镜,他想要看清楚城头上的战局,就成为了奢望。

    好在聪慧的古人解决了这个现状。

    每五十个士兵,都有一个士兵是背着令旗的。

    他们身上代表归属的令旗,就成为了分辩归属的最有利办法。

    透过这些令旗,田白能够大致的预判出每一处城头突破点的自家士兵人数。

    “先等等!”

    田白皱眉。

    他指着一个地方,对着众人道:“你们看看那里,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城门楼左侧的城墙上,有一处区域,顺着云梯攀爬的莒人,就没有遭受了阻止。

    而城头上,似乎也发生了骚乱。

    “等等!”

    鲍安忽然惊呼一声。

    他指着那个地方,开口道:“诸位,你们看到了吗,那边的敌军令旗,全部被砍断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