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我们走在大路上(五)(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够让我们在这个地球上生活,以前的人啊可不是这样认为的。古人都以为大地是一个平的,这天空就像一个盖子,四周有几个柱子撑着这天空。现在我们都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随着我们的科技进步,现在大家知道,这世上压根儿就没有那几根擎天柱。但这是最后的真相吗?谁也说不清楚。你应该知道,爷爷出生后不久就有过一次奇遇……”

    “是啊!我曾经听正德皇爷爷在世时说过,”朱翊钧赶紧插话,“说您因为一道惊雷而死而复生,正德皇爷说您肯定是神仙下凡,是来帮助大明的……”

    “你正德皇爷爷就喜欢胡说八道,他在逗你玩呢。”朱厚炜打断万历皇帝的话,“爷爷我要是神仙的话,怎么也会变老。钧儿,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仙。只不过啊,这世上又有很多奇妙的事情,我们无法解释,至少是现在没办法解释。就像这面镜子一样,我们看到里面的景象是虚幻的,如果里面也有一个世界看待我们呢?岂不是说这世界也是虚幻的?今天你既然问起,爷爷就告诉你我所知道的真相。”

    “好啊,好啊!爷爷请讲。”朱翊钧显得很兴奋。

    “其实啊,当时爷爷只是处在一种假死的状态。在醒来之前,爷爷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而且一看就是六七十年。那里的世界和大明现在所在的世界一模一样,也是生活在地球上,只不过科技更发达,已经超乎了现在我们这些人的想象。在那个世界的历史上,也曾经有过大明,也有过太祖爷,也有过你正德皇爷。唯独没有我和你的父亲洪宪皇帝,所以说呀,这个世界对于我和你的父亲来说,他其实是虚幻的。那个世界的大明帝国已经灭亡了几百年……”

    “啊!”万历皇帝大惊失色,追问道,“大明帝国灭亡了吗?”

    “是啊,灭亡了!而且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你的孙子是上吊自杀的。他既勤奋,又愚蠢。大明的灭亡其实并不是他的错,根子实际是出在你的身上。在那个世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大明实亡于万历!你不用惊讶,其实大明的灭亡,真正的原因还是在太祖身上。这并非不敬,具体的原因我会慢慢跟你说的。”朱厚炜严肃的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老百姓才是主导这时代的力量。”

    “孙儿明白,您从小就教导我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了。”万历皇帝老老实实说道,他又追问,“爷爷,那您在镜像中看到了大明是怎样灭完的吗?孙儿很想知道。”

    朱厚炜悠悠的说道“在那个世界,大明就是从万历开始走向灭亡的……”于是,朱厚炜将原时空发生的事情对万历娓娓道来,一直说到了新中国的建立华夏的重新崛起。这些匪夷所思的故事,只听得万历皇帝心惊胆战,脸色煞白。最后,朱厚炜说道“这些事情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八十多年呐!好累,好辛苦啊!我以前犹豫该不该跟你讲。甚至连你的皇爷爷多次追问,我都没敢跟正德大哥说实话。不过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老夫老了!不知道还能在这世上活多久,我真的不想看到华夏在经历这么多苦难。“

    说到这里,朱厚炜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苦涩的说道”自从万历这个年号重新出现以后,我心里就很害怕呀!害怕这个世界是否会回到老路上,我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孩子,我不知道这个世界将走向何方!爷爷所有的办法都用尽了,已经黔驴技穷,无力再改变这个世界什么了。爷爷没啥好忌讳的,只要我们这个民族少一些苦难,就是把我当做妖怪给烧了,老夫也无怨无悔。你一定要记住,今日我说给你听,并非为了我朱家能够永远统治者这个国家,我只是想我们苦难的民族不再被人欺辱,你……你能理解爷爷吗?”

    “爷爷,我想我能理解。“听完爷爷的话,万历皇帝的反应出乎预料之外,只听他语气坚定的说”现在孙儿更相信正德皇爷爷的话了,您的确是上天派来保护大明的,不!应该是拯救华夏的。这些我能够把它记录下来吗?我想大明今后的继承人必须都知道这段历史,不如我亲手把它记录下来,写成像《太祖遗训》那样的东西,用来告诫后面的大明皇帝。避免他们行差踏错,您觉得这样可以吗?”

    朱厚炜没有说话,他站起身来,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掏出厚厚的四本笔记,默默地递给朱翊钧,轻声说道“拿去吧!你想知道的,这里面全有。在原来的那个世界,我这样的人被称作穿越者。”

    万历皇帝双手捧过这几本笔记,打开封面一看,上面写着《镜花五百年华夏史记》,下面还有一段话本书为帝国最高机密,唯有大明皇帝才可以阅读。再翻开下一页,里面目录分为四大部分世界殖民史、弘治之后华夏五百年、科技发展史、世界政治制度发展史。可以看出,这些笔记已经有些年月了,洋洋洒洒足足有数百万字。万历皇帝捧在手里,只感觉犹若千钧之重。

    朱厚炜走过去推开窗户,看着满天飘着的雪花悠悠的说道“钧儿,我能做的就是这些了,我已经尽力啦!无愧于此生。天佑中华!以后的路怎么走,就看你们自己怎么把握了。钧儿,你今天给我记住,也告诉你的子孙后代从万历开始,大明皇帝都是穿越者!如果华夏在你们这些穿越者的治理下,还让华夏经历那些苦难,那你们就不配做我的子孙……”

    看着外面的飘雪,朱厚炜突然纵声大笑起来,他的笑声是那么的豪迈,笑得又是那么的悲壮。谁又能够真正的理解他?这么多年来,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穿越者,所有的事情都压在他的心里,他简直像做了一场噩梦。穿越者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你的责任心很重的前提下。首先就是你要独自承受孤独,你永远都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哪怕是和你的妻子也有代沟,这是无法避免的。

    一个人一生都要带着假面具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就是个异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啊!整整八十年隐藏真实的自己,他已经成了这世上一个最好的演员。一朝放下,如何不让他百感交集?他笑着笑着,禁不住热泪盈眶,泪如雨下。

    ……

    万历五年(),在等待和准备中又过了一年。还是那几艘船,到了年月日,宋应星和郑承宪才又以新的勇气,亲自带上更出更新的电缆再度出航。首航时电波讯号传送并无问题,因此,便又回到原先的计划,从大洋中点开始向两端铺设电缆。

    新的航行最初几天没有什么意义。到第七天才开始在原先计算好的地点铺电缆,开始真正的工作。在此之前,只不过是一次出海兜风游玩,或者说一切看上去似乎如此。机器闲置在那里,水手们依旧可以休息,欣喜自己遇上了好天气,晴空无云,风平浪静,也许大海过于平静了。

    但到了第三天,“微山湖”号船长李执的心里暗暗不安。气压计显示水银柱以令人惊恐的速度下降。一场不同寻常的暴风雨正在迫近。第四天,暴风雨果然来了,太平洋上久经考验的海军水手也很少遇到这样的暴风雨。最糟糕的是风暴袭击的恰恰是铺缆船“微山湖”号。

    这艘前海军最大的运输舰是在所有海洋并经历过最严酷考验的优秀海船,应付这种恶劣天气本来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不幸的是,为了能承载巨大的重量,它被彻底改造成了一艘铺缆船。但它又不像一般的货轮,那巨大电缆的全部重量都压在船舱正中,只有一部分是在船头,这么一来,后果更不堪设想,上下颠簸,倍加激烈。

    暴风雨就这样和它的牺牲品玩起了危险万分的游戏;船只往右、往左、朝前、朝后倾斜达四十五度角,巨浪如山盖过来,压到甲板上,一切东西都被打得粉碎。祸不单行,最惊心动魄的一次冲击使整艘船从龙骨到船桅激烈晃荡,甲板上堆积如山的煤堆挡板倒塌了。石头一般的煤块像黑色的冰雹砸在业已疲惫不堪、鲜血直流的水手身上。一些人摔倒负伤,厨房里大锅甚至倒扣下来,几名倒霉的厨师被滚汤烫伤。

    十天风暴中,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精神崩溃,变得神经错乱。施工队中已经有人想要采取极端措施把一部分要命的电缆抛进大海。幸亏经验丰富的李执船长极力反对,他认为如果抛下电缆线,反而可能影响船只的平衡,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事后证明他是对的!“微山湖”号经受住了十天暴风雨难以形容的考验,尽管晚了好些日子,毕竟和其他船只在事先约定要开始下缆的太平洋某处会合了。正好在事先约定的月日那一天,“微山湖”号和“洞庭湖”号在太平洋正中预定的地点开始进行这项伟大的工作。

    真是奇观——两艘大船船尾对着船尾。电缆的终端在两艘大船之间实现对接。没有任何仪式,船上人员甚至没有对这个过程表示出多大兴趣。铁和铜制成的电缆在两艘大船之间沉入大海,一直下沉到测深锤从未探测过的大洋最深的底部。然后,两艘大船上的人们互致问候,旗语道别,于是洞庭湖号船驶向南美的巴拿马,微山湖号船返回大明本土的山东青岛。

    两艘船渐行渐远,成了茫无涯际的海洋上的两个小点,电缆一直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人类有史以来两艘船第一次互相看不见却能够超越风浪、空间和遥远的距离互相通话。每隔几小时,一艘船就通过从大洋深处的电讯号报告已铺完的电缆海里数,每一次另一艘船都证实由于天气很好也完成了同样距离的铺缆工作。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同样如此。月日,“洞庭湖”号终于可以报告说他们到达了巴拿马海湾,巴拿马城已经在望,他们已铺设了两千零三十海里的电缆。两天后,“洞庭湖”号同样可以报捷,他们同样铺设了三千多海里的海底电缆,他们也进入了渤海湾,已经望见了胶东半岛的海岸。现在,人类破天荒第一次可以从一个大陆向另一个大陆,从亚洲向美洲直接通话了。

    但当新的海底电缆和陆地上的电缆接通的那一秒钟,全人类都将会记住他们共同的伟大胜利。电缆架设成功的喜讯激起人们如醉如痴的欢乐情绪。月中旬,大明本土和新大陆各个领地几乎同时收到这件大事成功的喜讯,反响之强烈是无法描述的。

    在本土,一向谨慎的《大明日报》发表评论员社论,称“这一成功大大拓宽了人类活动的空间,自齐老王爷发现新大陆以来任何事件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整个城市呈现出一派激动人心的欢乐景象。但比起身处在新大陆的大明移民那暴风雨般的狂热情绪来,本土这种自豪的欢乐就显得矜持、含蓄。

    在巴拿马、墨西哥和金山,人们一得到消息,就马上停止营业,街道上人潮如涌,到处是询问的、喧哗的、议论的人群。对于这些海外移民来说,这对他们实在太重要了,这意味着他们随时可以同留在家乡的亲人通话,可以听听家人的声音。

    一夜之间,宋应星和郑承宪这两位科学家成了整个大明帝国的大英雄,不过,兴奋情绪尚未达到顶点,因为传来的暂时还只是电缆铺设好了这样一条干巴巴的消息。能通话吗?原来计划的事情成功了吗?整个城市、整个国家都在等待着,在凝神谛听一句话,越过大洋的第一句话。

    公元年月日。万历皇帝在乾清宫他的办公桌上拨通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巴拿马总督府的电话。电影工作者用胶片忠实的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当话筒里传来巴拿马总督朱翊淦向万历皇帝问候的声音时,整个大明都沸腾了!

    这盼望已久的消息来得太晚了,报纸已无法正式报道,只能在各电报局、编辑部张贴号外;顷刻之间,大明本土以及所有的海外领地万人空巷。使出吃奶力气从拥挤喧腾的人群中硬挤过去的报童,衣服被撕破了,皮肤也擦伤了。万历皇帝的贺电在剧院里、饭店里被宣读。数千名不了解电报比最快的船只还先到几天的人兴冲冲地赶到天津的港口,去迎接“微山湖”号这艘和平时期凯旋荣归的英雄船。

    次日,月日,各家报纸刊登特大号字标题欢呼《伟大的电缆工作出色》、《千里传音不是梦》、《普天同庆的吉时》。地球上自有种种思想以来,第一次有一个思想以其本身的速度飞越大洋,这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胜利。这天晚上,北京城和所有其他城市万盏灯火、数十万人提灯游行,火炬照耀通明。

    但这根本不算什么!比起美洲大陆上那些大明的移民,真正欢庆胜利的游行还要更加壮观,那是新大陆从所未见的极其盛大的胜利大游行。在巴拿马城,游行队伍很长很长,在这晴朗美好的秋日,这支队伍从城市这一头走到另一头就花了六个小时。

    军队走在最前面,高举旗帜穿过彩旗飘扬的街道,随后是军乐队、男声合唱团、歌咏队、学生队伍、志愿人员队伍,形成一望无尽的行列。凡是能走路的,都来游行了;会唱歌的,都在歌唱;会欢呼的,都在欢呼。此时的巴拿马已经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汹涌起一波又一波狂热的欢呼声。

    从电报电话诞生到现在,不过才二十多年的时间,短短的二十多年,在历史的长河中虽说只不过是匆匆的一瞬,但对于像电学这样年轻的科学,却不啻千年。在这一学科领域,每一年、每一月都有新的发现。发电机做得越来越精确,功率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电气仪表越来越精密。

    曾几何时,电话网已遍及大明及大明海外领地的内陆,横跨长江黄河以及台湾海峡也已连通;铺设太平洋海底电缆的计划曾长期被视为异想天开,今天终于做到了,这简直是个奇迹。《大明晚报》的编辑在文章中感慨地写道

    从这一瞬间起,地球仿佛有一个唯一的心脏搏动;现在,地球上的人类已能从一端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端,人类的创造力极大地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感谢大明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创造了这一奇迹。他们这一壮举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这一胜利,看看欧洲和地中海吧,他们的科技依然用在杀戮中,所有人在战乱中挣扎。

    倘若全人类能世世代代团结和睦,不再被破坏这种伟大团结的致命妄想所迷惑而不断采用赋予他们战胜自然力的那些手段来毁灭自己,那将是何等美妙啊!所幸的是我们这个善良的华夏民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因为有了华夏,没有人敢觊觎东方。至少,在大明伟大的皇帝领导下,太平洋依然太平!

    亚洲安康,天佑大明!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