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风行电激物震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到晋升。可江彬不甘心,他奋斗了一辈子。从小他就梦想着马上封侯,博一个封妻荫子的侯爵爵位。如今他已经是伯爵,离封侯只差最后一步了。自己凭借着抱紧皇帝的大腿,想尽办法取悦皇上,才取得了这次西征的机会,这可是他马上封侯的最后机会。

    卢镗把皇太子电报中的内容一五一十的转述了一遍,听得江彬一愣一愣的,他也想不明白怎么回事,眼睛突然瞥见夏言和那个小林子嘴角都带着几分笑意,顿时有些不满。便问道“夏大人,难道您知道这样的场地是起什么作用的?还请不吝赐教!”

    “哈哈!江大人,本官不才,还确实猜到了是干什么用的,恐怕,林小老弟也猜到了。”

    “哦!”江彬见他卖关子,更加不满,他一向和文官的关系很恶劣,以前在皇帝身边当差的时候,这帮家伙就特别喜欢找他的茬,老是弹劾他,讽刺他是靠给皇帝送女人才爬上来的,骂他是个佞臣,骂的最凶的就是眼前这个夏言,当兵部给事中的时候,就处处与他作对。所以他生硬的说道,“哼!看样子本帅孤陋寡闻了,夏大人,这是军事会议,不是卖嘴皮子的地方。”

    夏言确实想卖弄一下,却被他这种态度激怒了,便侧过脸去,不再理会他。江彬脸色铁青,正待发作。林正英赶紧出来打圆场,他起身行了一个军礼说“报告大帅,末将猜测可能是用来做飞艇登陆场的!皇上应该是把新组建的飞艇部队调到成都来了!”

    “啥?飞艇部队?那是干啥的玩意?”江彬听了一愣,在座的所有军官都是愕然。

    “呃,”林正英想了想,找不出什么语言来形容。只好糊弄道“这……很大!像船一样,比船更大,可以在天上飞的……”听说是会飞的新玩意儿。会场顿时就炸了锅,年轻的军官们围住小林子,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一时间,大厅里乱得像个菜市场。

    “都回座位上去!”江彬本来也被震撼的不行,见到会场乱了,顿时勃然大怒。他脸板得铁青,待诸将归座,指着众人道“这是议论军机大事,你们敢起哄!你们活够了么?没有一点规矩。”然后对着小林子命道“你把话说清楚!不许夸大其词。”

    “是!大帅。”

    ……

    第二天,草地上又一个黎明来临。太阳像往日一样,懒洋洋从远处地平线上爬出来,隐在稀薄的云层里,有点像一只没有煮熟的蛋黄,将坝上难得一见的大草地上的潦水照得发亮,一闪一闪的仿佛地上铺满了金沙。

    一大早,光头排长所带的排就被指派到这里负责警戒,听说今天成都送来的补给会到,但是怎么让他们排在这里警戒,他实在有些想不明白。巳时刚过,越来越多的军官聚集在这里,一个个表情异常的兴奋。这副样子让光头排长有些纳闷,看看这些军官的军衔,想想又不敢去问,只好约束好自己的士兵,守着杵在草原上那莫名其妙的水泥桩子发呆。

    “快看,天上好多怪物……”

    “天啊,那些是什么东西……”

    巳时二刻,天空中隐隐传来嗡嗡嗡的声音,人们循声看去,突然发现南面天上飞来一大群怪物。那些怪物长得圆滚滚的,像一个个巨大的橄榄,尾巴上还长了几片小翅膀,黑压压的像乌云般朝着草坪上空飞来。

    光头排长的士兵哪见过这种场面,顿时有人慌乱起来,不少人都往后面跑找掩体,还有些迷信的家伙直接跪在地上,对怪物膜拜起来。更有甚者,一些胆子大的二愣子从肩上卸下步枪,子弹上膛就打算开火。见到这幅乱象,卢镗上校浑身一个激灵,赶紧喝止了这些人愚蠢的行为。

    他大声喝骂“尼玛!不要乱!这是给我们送不起的飞艇!你这个傻大个把枪放下!混蛋,你瞄什么瞄?……你他娘的还不快起来。跪着干嘛?别拜啦!这是我们自己人,不是特么的神仙,混蛋!快起来!快到桩子那里去……”

    好吧,一时间鸡飞狗跳,现场乱作一团,好容易众人才情绪稳定下来。这些人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东西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敌意,胆子就更大了,都呆呆的看着天空。此刻这些飞艇头朝下,正在开始缓缓下降。

    ……

    乌思藏和内地的陆路通道只有四条川藏、滇藏、新藏和青藏线,已经修通的公路只有青藏线,青藏线是四条线路中最平坦的。

    正德二十一年,戚景通攻入拉萨后,青藏公路提上了日程,在五万朝鲜和瀛洲劳工的努力下,再加上大量的筑路机械,这条路花了两年的时间就全线通车。能够在两年内建成,也是因为该线原本就已经有入藏的大路作为基础。

    从历史上来看,青藏线也是最便利的入藏道路,当年文成公主就是走青海的西宁、日月山、玉树一线入藏的,不过走了整整两年,这段路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再则,青藏线在地理上的主要弱点在于青海并非经济发达地区,物资运输和后勤补给要通过西安、汉中方向集中到西宁、格尔木再向西藏运补,因此输送路线较长。

    而川藏线地近的四川盆地是经济文化中心,战时更是重要的后方基地。成都平原到昌都之间又是传统的汉藏混居地区,语言、文化障碍较小。戚景通十年前攻入拉萨后,花大力气修上了这条入藏道路,虽然是条土路,但比以前好了很多。因此,江彬所在的部队也选择了这条道路入藏。

    正德二十八年五月,由卢镗、梁克宽率领的西征军进藏先遣支队离开昌都向拉萨进军。他们经过边坝、嘉黎、太昭,翻越海拔六千三百米的东、西大雪山,战胜缺氧等重重困难,西征军进藏先遣队于九月初十进抵拉萨。

    七月初九,由总指挥江彬和新任西藏总理大臣欧阳德率领的西征军主力,以及西藏总理府属官离开昌都经丁青、沙丁、墨竹工卡向拉萨进发。在翻越海拔六千米的冷拉山时,山上积雪二尺多深,因为当时天气奇寒,严重缺氧,下山时,人、马、驮骡在冰雪陡坡上滑行两公里多,军官和士兵共有五人牺牲,十七人受伤,部队经过一百一十九天的艰难跋涉,于十一月二十日进入拉萨,受到了乌思藏王的热烈欢迎。

    这次西征军入藏,损失的人员比预期的少了很多。这得益于强大的后勤保障。因为有了飞艇,飞艇部队整整花了五个多月沿途开建补给兵站,基本上是每隔一段路,就开始用活动板房建造大规模的军营,让西征军的将士能够在途中得到很好的休息。

    还有一件秘密武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这次准备了大量的氧气包,可以随时让士兵们吸氧。这大大缓解了士兵的高原反应。说实话,这个时代的人比后世人更能吃苦,似乎野外适应能力也更强。这让穿越者朱厚炜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后世的人都退化了吗?

    翌年八月,在拉萨休整了大半年的西征军经过漫长的行军,终于进抵阿里地区的扎麻芒布,与先期到达的先遣队会合后,于八月二十九进驻普兰宗,十月初三至初九,西征军分为三路大军分趴进驻阿里的噶大克、竹瓦根,察隅。至此,经过两年的努力,乌思藏各边防要地全部由西征军接管。

    不过,江彬心里非常遗憾,他本来想来个开门红。没想到他的部队抵达后,这才发现在西征军抵达之前,莫卧尔的军队早已经闻风而逃,全部龟缩撤回了国内。莫卧尔巴布尔国王得知大明军队抵达藏南以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巴布尔一边派出使节,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向大明求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赔偿大明的损失。一边开始加强边境的防御,修筑欧式棱堡,企图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抵御大明军队的进攻。

    西征军经过长途跋涉,体力消耗得很大,也需要时间休整。也许是格外珍惜这次机会,江彬表现得出乎寻常仆稳重,很有耐心。或许是吸取了在罗刹国的教训,他没有急功冒进,而是开始在这里建设后勤基地。江彬如今就像一头饥渴的老狼,等待最佳时机,发出致命的一击。

    ……

    江彬的西征军在藏南地与莫卧尔军队对峙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北京城迎来了正德二十九年的五月端午,所有的官员吏员以及国营企业的员工,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三天带薪长假。

    这天一大早,满城都是呼朋唤友,或踏春郊游,或相聚酒楼的普罗大众。不管是官员还是平头百姓,都舍得花钱消费一波,这就是齐王所谓的假日经济。这几日,最忙碌的就是那些酒楼商铺老板和伙计,还有就是那些出租马车车夫。汽车虽然出现在街头巷尾,但那玩意儿门槛太高,光是考驾照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识字还不行。再加上产量有限,价格高昂。能玩得起的还只是一些王公贵族,因此,街头上的汽车寥寥无几。

    虽然是节日,但朝廷很多部门还是需要有人当值。今日在内阁值差的是新晋内阁成员,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严嵩,没办法,谁叫他资历最浅,又最年轻。这种值班的事他不上谁上!

    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二十二日,严嵩生于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介桥村。父亲严淮是位久考未成,而又醉心于权力的人,自然把一切的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于是便悉心的栽培、教导。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严嵩终于完成父亲的心愿。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乙丑科进士,为二甲第二名,被选为庶吉士,后被授予编修,后来严嵩得了一场大病,迫使他退官回籍。

    正德十一年(1521年),严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读,署掌院事。他不甘心这样碌碌无为,在南京混吃等死。便大胆上书当时摄政的齐王自请外放海外,这种主动请求外放可以说是开了官场的先河。没有谁知道齐王当时是怎么想的,也许被他的诚心打动了,遂任命他担任吕宋知府,还在邸报上大肆宣传。要沾这家伙的运气是真好!担任吕宋知府才三年,又接替被免职的焦黄中,升任南洋总督,一下子成为了朝廷的三品大员。

    南洋总督的位置上干满两任后,因为政绩突出,去年十月被调回北京担任吏部尚书。这家伙好运就像开了挂,担任吏部尚书不到三个月,今年初内阁次辅靳贵因病致仕,严嵩幸运的被正德皇帝选入内阁。短短的十几年,严嵩就从一个在南京混吃等死的五品闲官,像坐了火箭往上升。一跃成为内阁成员,成为了大明如今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新星。也成为了很多有抱负的官员效仿的对象。

    说实话,能有今天的成就,严嵩自己也没想到。虽然节日三天都由他值班,但他心里非常的乐呵。在他看来,这三天他也可以提前体会一下当首辅的滋味。想到得意之处,他哼着小曲,起身为自己泡了一杯碧螺春,步履轻松的在走廊上逛了一圈,这才回到值房。回到座位刚刚做好,却见电报房值班官员一路小跑进来,顾不上行礼便急匆匆说道“严阁老,出大事了。”

    “啊,究竟何事?”

    严嵩顿时紧张起来。来人不敢说话,只是把电报递了过来。打开电报粗粗浏览一遍,看完内容严嵩额头上的汗也下来了,他也被里面的内容给惊吓到了。急忙起身径到永巷口,却见文华殿廊下侍候的太监王淮抱着一堆东西出来,急忙上前问道“王公公,皇上这会子在豹房还是在乾清宫?”

    “回严阁老的话,”王淮见是这位新贵,不敢怠慢。赶紧恭恭敬敬的答道“万岁爷和刘娘娘刚刚启动銮驾,先祭天坛,再到先农坛籍耕,午时才得回来呢!”

    严嵩压抑住一颗砰砰乱跳的心,强制镇定下来,然后吩咐电报房的官员厉声说道“这件事暂时不许乱传。否则要你的脑袋。”那名官员吓得脸色煞白,抿着嘴连连点头,严嵩又转头吩咐太监王淮“王公公,麻烦你替我看住他,本官去一趟齐王府,等我回来之前,不许和他讲话!明白吗?”

    “是!大人。”

    严嵩屁股像是着了火一样,一溜烟的就往车房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呼小叫让人赶快备车,一点也不顾及阁老的形象。王淮看得一脸的懵逼,转头看着眼前这个六品官,想问问是怎么回事。突然想起了刚才的话,嘴巴吧唧了两下赶紧闭住。就这样,两个人大眼瞪小眼,站在那里发呆。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