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南征诸蛮暗谋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炸后,采用新式战法的明军几乎是踩着炸点向着敌人的堑壕发起冲锋,突击队很快就突破了敌人的防线,龙骑兵随即发起了骑兵冲锋,满山片野都是高举着马刀的龙骑兵,枪炮声,喊杀声,惊天动地。缅军哪见过这样的阵势,大溃……

    经过激烈的追遂战,明军两个山地营一直追出了三十多里地,全歼手持燧发火枪,装备了大量青铜炮的东吁大军。混乱之中,明吉瑜带着一百多人的卫队,侥幸逃脱,遁入莽莽林海之中。这一仗大明军队以歼敌两万,俘虏近三万人的战果,取得了一个大明征缅远征军的开门红。

    靠近云南的戛撒这边打得如此热闹,有人问了,这主力部队去了哪里呢?正德皇帝打仗很有天赋,他采取了分兵长途奔袭的战略。王通冒充正德皇帝的主力部队从云南进攻缅甸,吸引东吁土司的注意力,这只不过是声东击西,主力部队早已经投送到了印度洋上缅甸的南部地区。正德采取南北对进的战略,让东吁王国顾此失彼。

    两个月前,两万禁卫军秘密的从金兰湾登船,在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护送下,大军直奔淡马锡,在这里休整几天后,又出马六甲海峡,直抵缅甸的腹心地带阿萨姆地区,与缅甸驻军展开激战,很快就把缅甸驻军击溃,不过,这里还并非南征的主战场。

    大明三大舰队各派出部分军舰和陆战队大举进攻缅甸印度洋沿海地区,把缅军赶入内陆。两三个月时间便夺取缅甸西部和南部沿海许多地方。到正德十年五月,包括仰光在内的很多重镇,都落入大明帝国之手。缅甸各诸侯此刻如梦方醒。这才清醒的认识到天朝上国并非浪得虚名,那真是天兵天将,太特么能打了!

    于是,缅甸的各个诸侯一方面与大明谈判,一方面从阿萨姆地区把自己的兵撤回来加强内陆的防御,就这样,大明远征军兵不血刃,阿萨姆地区轻轻松松的全部落入大明军队之手。

    那真正的主战场是哪呢?嘿嘿,那就是大明军队对果阿的进攻,要想征服缅甸,首先要砍断葡萄牙人的黑手,这帮狗日这些年太膨胀了,手伸得太长了!

    正德十年六月,由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印度洋分舰队组成的联合舰队,以三百艘各型战舰,五千陆战队为主力,将葡萄牙总督府所在地果阿城围得水泄不通,同时派出使者,要求果阿的葡萄牙人立刻投降,否则请你们去见上帝!

    大明军队大兵压境,眼瞅着中葡两国海军为了缅甸之间的利益,即将爆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十几年的和平即将打破。现任的葡萄牙总督西瓦尔心惊胆战,叫苦不迭。他一面积极的备战,一面派出和谈使者,前往大明军营谈判,希望能达成城下之盟。

    西瓦尔总督很清楚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如果葡萄牙人真敢抵抗,惹怒了大明。葡萄牙王国在印度洋上的利益会被大明帝国连根拔起。作为一个大明通,他很清楚两国的实力差距。那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不管怎么样,他一定要竭尽全力避免这场战争。失去印度洋上的利益,这是葡萄牙王国承受不起的损失。

    为了表示诚意,西瓦尔亲自作为使者前往大明军营谈判,临走的时候西瓦尔流着眼泪对自己说西瓦尔,为了葡萄牙王国的利益。我忍!哪怕让我跪舔都行。正德大哥呀!别动手,俺认栽!

    大明是个礼仪之邦,这次对葡萄牙作战当然是师出有名。正德皇帝的借口就是葡萄牙人干涉大明内政,参与缅甸的叛乱。在阿萨姆地区大明俘虏了大批葡萄牙军队。葡萄牙人竟敢在大明藩篱驻扎军队,有个叫菲利浦的家伙还敢自立为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听到正德皇帝的质问,战战兢兢的西瓦尔总督感觉自己很冤,比杜娥还冤!正德皇帝在阿萨姆俘虏的葡萄牙人实际上是雇佣军,是葡萄牙民间人士自发组织的军队。跟果阿的葡萄牙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正德皇帝听不进去呀!

    正德皇帝蛮横的表示葡萄牙人要么赔钱,要么就拉开架势打一仗。你打赢了,我啥都不说,这次就放你一马。你要是打输了,特么的卷铺盖滚回欧洲去。听到这种不讲理的话,西瓦尔总督都快哭了!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好说歹说,正德皇帝就是不肯让步。万般无奈之下,西瓦尔直接把肚皮亮出来了,正德老大,俺算是怕了你了,只要您不进攻。我把总督府的金库门打开,你就看着拿吧!留点买盒饭的钱就行了,俺错了,俺们认栽!

    ……

    看到葡萄牙人这么有诚意,正德皇帝也只好勉为其难,派人在果阿搜刮一空后,这才施施然撤军离去,他果然只给葡萄牙人留了吃饭的钱。看着远去的帆影,西瓦尔欲哭无泪。他此刻恨透了那帮雇佣兵,尤其是那个菲利浦。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导致中葡两国发生冲突的关键人物。葡萄牙这些年崛起的一位传奇人物——菲利普-德-布里托-尼克特。这家伙太牛逼了!一个平民出身的雇佣兵,竟然在远离祖国万里之外的缅甸,霸占了一个港口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独立小国。你说他牛不牛?

    历史上,人口居多且技术相对落后的地方,总是容易吸引来具有技术水平的外籍佣兵部队。一些四海外家的冒险者,也会在扎根本地后产生巨大野心。华夏唐朝历史上的安禄山便是其中典型,而这个时代在为缅甸王公服务的菲利普则更是如此。

    菲利普-德-布里托-尼克特出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他的父亲是法国人,可能是被招募到葡萄牙军队服役的炮兵或火枪手。这个时候的欧洲,里斯本是通向东方世界的主要港口之一。从这里出发的海船,可以自由驰骋在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各地。

    就和当时的很多穷人一样,菲利普在成年后也以去东方发展为翻身手段。虽然征程上危险重重,收入的大部分将上缴给国王和出资贵族,但获得的工资依然对普通农民阶层有很大吸引力。

    运气好的人还可能在葡萄牙的东方领地定居,获得一块位置和肥力都好于本土的封地。年轻的菲利普就这样顺着好望角-印度航线,抵达了葡萄牙东方帝国首府果阿。但对于兵力永远不足的葡萄牙人来说,大部分人都会很快被派去执行更远地区的任务。

    菲利普可能被派往攻击红海的战船编队,也可能被调往东面的果阿港服役。甚至有机会成为贸易船队的一员,深入南洋的香料群岛和远东的大明。这些多元却并不轻松的任务,对于平民阶层出生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从中锤炼出来的勇者,也可能具备很多贵族都不曾有过的视野和野心。

    1508年,三十二岁的菲利普便获得了一生中的最大机遇。他带着一支人数不多的雇佣军部队,开始为缅甸的东吁王国明吉瑜服务。后者统治的王国虽然不大,却已经控制了今天缅甸西部到孟加拉湾的很大一片沿海地带。

    经过这些年的贸易和发展,东吁王国的海军拥有三百艘大小战舰,其中还有学习自葡萄牙人的小型桨帆船。不少葡萄牙人也以雇佣兵身份,为这个王国提供海军和炮兵力量。菲利普能够成为雇佣军小队的首领,说明其在先前已获得了低级军衔与地位。

    同时也说明,他应该已经完成了合约规定的服役期限,但希望继续留在东方寻找更多财富。这时候的菲利浦麾下仅有三艘小型划桨船和不超过五十余人的士兵。但他们却可以为地区内的任何君主,提供近代化的军事技术与战力。

    毕竟在这十六世纪初,任何缅甸势力想要崛起,都免不了雇佣葡萄牙士兵作战。譬如,隔壁经常与缅甸人为敌的泰国人,同样依赖葡萄牙枪炮与防御技术。

    在一次非常成功的作战中,东吁军队联合的北方的阿瓦王朝一起动手,成功占领并分割了缅甸南部的勃固王国。作为重要贸易港口的沙廉,就被交由菲利普和他的雇佣兵小队驻守。到1514年,菲利普更是被任命为当地的总督,成为了权倾一时的人物。

    菲利普的野心很快就随着成功而增涨起来。因为任何人都会发现,东吁王国的地区海权霸主地位,完全仰仗于他们引进的葡萄牙雇技术和佣兵。在此之前,缅甸各地虽然能自己仿造各类东西方火器,但整体水平还是不容乐观。

    自从印度的葡萄牙人在1505年开始北上,缅甸的整体军事水平被忽然拉高了一个层次。不仅有了近代化炮兵和战舰,原来的混合结构城防设施也被更加坚固的石头要塞替代。缅甸军队实力的快速提升,这也是这十几年来,缅甸南郭某些诸侯离心离德的根本原因,比如东吁的明吉瑜,自从他的军队全火器化后,就有些膨胀。就真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

    在海外拼搏的葡萄牙人,经常会自己结成脱离本国政府控制的小团体。因为在本国旧贵族官吏体系内,他们获得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凭借自己掌握的近代技术,就可以在列国间游走,换得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人甚至会铤而走险,成为连自己人船只都要攻击的海盗,并皈依回回等其他宗教,放弃自己的原始信仰。

    葡萄牙人的到来立刻提升了缅甸各邦的军事水平,但菲利普非常清楚一点,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强大到和本地国王立刻翻脸。因此菲利普去往印度的葡萄牙首府果阿,准备将自己控制的沙廉港口献给印度总督。这样,菲利浦自己可以继续保有沙廉的利益,并获得果阿援军的帮助。

    1516年,菲利普顺道返回了本土。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葡萄牙,他获得了众多封号头衔。包括“沙廉司令”、“勃固征服者”和“勃固国王”。显然,葡萄牙王国的政治家们明白,增援沙廉是一件困难而并不划算的事情。

    首先,缅甸名义上属于强大的大明,一旦陷入过深,挑起两国的争端,大明帝国的怒火是葡萄牙王国根本无法承受得起的。其次,他们更需要在其他地方对付奥斯曼海军、亚齐苏丹的海盗和荷兰人的劫掠船。所以,赐予其副王身份去代行国王职责,实际上也暗含了爱莫能助的意思。

    1517年,企图收回沙廉港口的东吁王明吉瑜派出五十艘阿拉干战舰抵达沙廉港。此时的菲利普手下人数有所增加,并有了四艘小型桨帆船战舰。他们主动出击,在阿拉干舰队必经之路上的海伊岛设伏。结果,毫无准备的缅甸人瞬间就被突袭击垮。

    虽然东吁王明吉瑜的船上也有进口的小型火炮,但在战术素养方面完全不是葡萄牙雇佣兵的对手。负责指挥舰队的东吁大将哈蒙,也在混乱中被菲利普俘虏。

    这年的下半年,东吁王国被迫用五千大明正德金币将哈蒙赎回。沙廉的葡萄牙小据点也正式获得了独立。但吃了大亏的明吉瑜并不准备善罢甘休,他在第二年准备派人北上联络曾经合作过的阿瓦王国,打算联合起来两国同时出兵,夹击沙廉。

    但这里有个问题,要进入对方的控制区,就必须通过沙廉海域后才能沿着河流北上。结果,二十艘阿拉干船只再次遭到葡萄牙人的预防性拦截。在一场短兵相接之后,菲利普的佣兵又笑到了最后。

    不过帅不过三秒,菲利普开始倒霉了!正德皇帝也看中了沙廉这个港口城市,从制定南征计划开始,沙廉港就是大明帝国内定的印度洋上的军港,岂容葡萄牙人在这里逍遥快活。

    正德十年五月初十,大明帝国印度洋舰队五十艘最新铁甲战船直接上门来找茬了!菲利浦的小队以及他率领的当地驻军根本不够给大明海军塞牙缝,一轮炮火猛烈的洗地,菲利浦这帮葡萄牙人直接就跪了。不跪不行啊!

    菲利浦赶紧派人打着白旗去城外谈判。大明战舰那些火炮太邪门了!太尼玛准了!威力太大了!一轮火炮下来,九百人多葡萄牙雇佣兵就已经报销了一半。再打下去,一个都剩不下!

    不过谈判还没结束,城内的缅族土兵突然叛变,打开了城门,大明军队下午就攻入城内。准备投降葡萄牙人一个也没跑得了,四百多人被被大明军队俘虏。正德皇帝为了拉拢缅族人的民心,表示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于是,菲利普被以侵犯寺庙的罪行而被判处死刑。他被一根木桩刺穿,并经历了三天折磨才终于断气。这个缅甸版的安禄山和他维持了三年多的小王国一起,在悲剧中落下帷幕。

    相比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沿海地区,缅甸大部分内陆都长期处于封建军事与恐怖独裁统治之间。当地的寺庙不仅是宗教、福利和学术机构,同时也是统治者发号施令与平时训练军队的地方。因此,缅甸的很多对手,都会在战争中尝试摧毁战区的寺庙。实际上也是要瓦解地区内的基层组织能力。反过来,任何以缅甸诸侯自居的君主,都会将侵犯寺庙视为顶级罪状。

    正德皇帝用破坏寺庙的罪名处决了菲利浦,这样做正好迎合了这些君主,也表明了大明的态度。果然,消息传出去没多久,大明处决菲利普的行为顿时赢得了缅甸内部各诸侯的好感,同时也表明了宗主国的态度,只要缅甸的各诸侯继续向大明称臣纳贡,大明帝国不干涉他们的内政。就这样,大明南征进入以谈判为主的垃圾时间。

    谈判当然是有条件的,如果想大明军队停止进攻,其一,大明帝国同意各诸侯独立建国,前提是必须接受华语必须成为官方语言,汉字成为官方文字。言下之意就是,各国领导人和官员必须通过大明版的“托福”考试,才能取得执政的资格。受大明军队的保护。

    其二,沙廉以及阿萨姆地区有大明派出官员直接统治,大明军队将在这边驻军,这支驻军主要是负责调停各诸侯之间的矛盾,避免爆发战争,这支部队被称为——大明驻缅维和部队。

    (未完待续)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