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正德定策平倭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时间回到正德六年七月二十五日,突破尚州城防线后,倭军趁胜追击,追着溃军,一路向西直扑汉城,翌日城破,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巷战,朝鲜汉城沦陷,守将庆尚右道防御使柳聃年战死殉国。

    二十八日,一身戎装的武田信虎志得意满地在众大名的簇拥下,进入朝鲜王宫。站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王宫大殿上,武田信虎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那座闪耀着金光的王座。朝鲜国王的龙椅是由纯金锻造而成的,只不过比大明朝北京紫禁城里的龙椅小了许多。

    但椅背上那条盘龙仍然雕刻得栩栩如生,在夕阳斜晖的映照之下,圆睁着双眼,扬须舞爪,似乎也在为朝鲜王京汉城府的陷落而愤怒。荻原平川、织田信秀、大赵马道、奴古守长等倭军将领站在这座龙椅面前,或喜或思,神情各异,却又全都沉默不语。

    半晌,荻原平川叹道:“武田君,您创造了一个奇迹。十六天!十六天!我大日本武士就一举攻占了朝鲜的王京,出发前,武田大人向天皇陛下保证扬威域外,俯取朝鲜的目标已然实现了!”

    “荻原君,你太过乐观了。”已经年过五旬,号称“尾张之虎”的织田信秀却摇摇头,说道,“你错了!这场仗才刚刚开始,打了人家的儿子,当爹的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别忘了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大明太强大了!我们恐怕惹下了大麻烦。”

    “织田前辈,您过虑了!”武田信虎毫不在意,语气轻松地说道:“来之前,本帅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也和天皇沟通过,在下以天皇的名义派出了使者去北京陈情,总之,这次三浦事变的起因,毕竟是朝鲜人无故杀我侨民在先,大明是礼仪之邦。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日本国难道不是?别忘了,大明的太祖皇帝把日本事做不征之国。呵呵,两个儿子打架,当父亲的也不能够太偏袒,不是吗?“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来对着织田信秀说道:”前辈,也许您说得对,大明帝国肯定不会坐视我们吞并朝鲜。这次我们很可能无法长久占领这里,最终会退回日本。但这并没有关系,我们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女人,又知道啦朝鲜的底细,这叫足够了,朝鲜人如此的羸弱,这次不行,咱们下次再来。大明有句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他也不可能永远强大下去。如果我们这些武士想都不敢想,日本还有什么希望,永远蜗居在那些岛上吗?”

    “武田君,有志气是好事,但还是要量力而行。”织田信秀皱了皱眉头,说道,“老夫认为,目前只有尽快抓住朝鲜国君李怿,不让他趁势逃到大明国里获得喘息之机,同时造成既定的事实,这才算是真正的‘速战速决’!只要朝鲜承认战败,大明也没有了出兵的口实,我们才有一线希望全身而退。”

    “织田大人言之有理,我军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应该尽快追击李怿,否则日久生变。”对马守直奴古守长为人谨慎,对织田信秀的话深以为然,他又补充道,”另外,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在大明国尚未做出决定的这段空隙里,我们应当积极巩固自己在朝鲜已经取得的战果,扫荡余敌,屯兵积粮,加固城池,以备不测。”

    听到两人的对话,军师荻原平川也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神情凝重地说道:“两位前辈所言极是,在下刚刚有些失态了,万一李怿逃进了大明国,我们也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能现在去触犯大明国。“

    荻原继续说道:”武田大人,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次在汉城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连包穿都没来得及打开。我刚刚看过了,都是来自大明兵工厂的精品,可真是好东西呀。幸亏朝鲜军队训练不足,才便宜了我们,在下刚刚想明白了,如果大明真的想对付我们,甚至不用出兵,只要武装朝鲜军队,就够我们喝一壶的了。毕竟,他们是在本土作战。“

    “荻原君,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织田信秀突然插话道,”现在我们骑虎难下,无论如何也只能是‘走一步、瞧一步’!其实,不瞒诸位,本人刚刚意识到一个问题,此刻我最担心的便是大明国从海上突然切断我们的退路,那时候我军就陷入万劫不复了。我们必须想办法避免这种被动的局面。武田君,为了以防万一,我们最好是见好就收,立刻退兵,大明太强了,希望你的使者能起到一点作用。”

    “退兵?”

    听织田信秀这样说,武田信虎也冷静了下来,他不禁背上冒出了冷汗,织田信秀说的局面,真有这种可能发生。难道见好就收,现在就退回去,或者是与朝鲜议和?

    一时间,武田信虎也陷入了两难之中。

    ……

    这一天,正德皇帝难得的起了一个大早。昨晚与两位爱妃来了一个大被同眠,好好的荒唐了一次。朱厚照此刻满脸春风,正心情愉悦地和刘良女、刘婉如二人在一起用膳,三人正说说笑笑间,忽听得一阵闷雷似的鼓声传来,激越急促,一向肃穆静谧的紫禁城,顿时紧张起来。

    一名侍女刚添了一杯牛乳准备端给皇上,乍闻鼓声吓得一哆嗦,杯子失手坠地摔得粉碎,牛乳洒了一地,还弄脏了朱厚照的袍角。那侍女吓得赶紧跪到地上,浑身哆嗦着嘴中连说“奴婢该死”。正德倒没有责怪她,只是让她赶紧打扫干净,然后吩咐侍立一旁的苏林出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须臾,苏林急匆匆跑回来跪下禀告:“启禀皇上,是朝鲜国使臣金湜有急事求见皇上,来不及禀告。便在皇极门外敲响了登闻鼓,现在正坐在那里大哭呢。”

    说话间,那激越的鼓声又一次紧一阵慢一阵地传来,朱厚照烦躁地扔掉了筷子,不耐烦地问:“什么登闻鼓?”

    “回皇上话。”鼓声实在太吵,苏林挪了挪膝盖,把身子靠近了朱厚照说,“启禀皇上,登闻鼓架在皇极门外,鼓面八尺见圆,大过磨盘。一般外官大臣递折子,都通过通政司,每日辰时送到皇极门外交给司礼监接受文书的中官,也有的大臣怕司礼监不及时把奏折送呈御前,便亲自携带手本,跑到皇极门外敲响登闻鼓。”

    “朕以前没听说过这件事啊,这是谁定的规矩?递个折子为何一定要敲鼓呢?真是多此一举。”朱厚照依旧抱怨道。

    苏林提高了声音答道:“啊呀,万岁爷,可不敢乱说。这登闻鼓本为永乐皇帝爷所创,原意就是怕司礼监不及时传折,故给呈折的外官造了这面鼓。只要一敲鼓,不要说紫禁城,就是皇城外的棋盘街也听得见。皇上一听到鼓声,就知道有紧急奏折到了。”

    “行了,行了。是朕说错话了!咦,不对呀!照你这说,登闻鼓是给我们的大臣准备的咯!金湜一个外藩使节,怎敢擅自敲鼓?哼,皇极门的大汉将军是怎样当差的,也不知道拦一下。”一大早被扫了兴致的朱厚照依旧不满地说道。

    “藩篱的臣能不能敲,这个,这个奴才也不知。”苏林支支吾吾。

    正在这时,只听得外面有人尖着嗓子喊道:“启禀皇上,老奴李荣求见。”

    “进来吧。”朱厚照回道,接着对苏林说,“你且出去,让那个姓金的朝鲜使臣别敲了,吵死了!还真是没完没了了,告诉他,再敲就把他关进诏狱。”

    “奴才马上去办。”苏林答应一声,从地上爬起来就往外跑,恰好李荣急匆匆从外面跑进来,差点与他撞个满怀。

    李荣叩首问安,朱厚照给他赐座后,问他:“李公公,金湜怎么没回国,还跑来把登闻鼓敲得这么响,太不像话了,朕不是已经答应下个月出兵吗,这家伙怎么还在这夹缠不清?”

    “皇上,老奴就是为这件事来的,刚收到齐王的消息,汉城已经沦陷了!李怿逃往义州,现在下落不明。齐王已经命令东海舰队,北海舰队以及奴尔干都司集结完毕,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就等皇上下命令了。”李荣一边回答,一边递过来一张纸。

    ”呵呵,老二的动作倒快!”朱厚照咧嘴一笑。接过电报看了一眼,又撇撇嘴说道,“哼,尚州城这才丢了几天,汉城又丢了。真是一帮废物,一个月都顶不住。罢了,通知齐王,朕同意他的方略,就按照他的意思办!再发一个电报,命令辽东军区吴山率部进入义州,先把李怿那个窝囊废救出来。“

    “遵旨,老奴待会就去电报房发报。”李荣躬身领命。

    “有了电报,可真是方便啊!千里之外就可以调动大军。”朱厚照感慨道。他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戏谑道:”时代变了,观念也要变。咱们有些读圣贤书的官员,还盯着眼皮子底下的一亩三分地,总想关起门来过日子,与世无争。他们也不想想,这世界已经变小喽!欧洲人都来到了亚洲。这是一个大争之世,咱们不争,难道拱手把地盘让给西夷吗?李伴伴,你看看这些奏章,这几天劝朕不要管闲事的题本都堆成了山,这些人啊,也不知怎么想的,还真是食古不化。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只有实力才是我们唯一的保障。该醒醒了!否则哭都找不到坟头。“

    “皇上,老奴倒不认为。这些书生至少比过去好多了,您看看,赞成对外用兵的大臣还是主流嘛!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保守派,大家的想法还是统一的,那就是大明的权益不容侵犯。只是两派的出发点不一样罢了。“李荣恭敬地答道。

    “真是这样吗?”

    听李荣这样说,正德皇帝又看了那两摞子奏章,的确,两种意见的人数差不了多少,嗯,似乎有几分道理,文官的确转变了不少。

    李荣见皇帝没有吱声,接下来又解释道:”万岁爷,自从您登基后,在齐王的影响下,咱大明的文官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了。那些不愿意出兵的大臣,未必就存了坏心。老奴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他们在算经济账。“

    ”其一,倭寇没有威胁到咱大明,或许您可以说这些人目光短浅,但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毕竟一旦开仗,就是大笔大笔的银子花出去。其二,大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到处在修桥铺路搞建设,财政压力还是很大的。“

    ”老奴估计他们是不愿意国家花这冤枉钱吧,说实话,谁都心里清楚朝鲜太穷了,不可能付得起军费。战端一开,想想即将花出去的军费,老奴也觉得心疼!”

    “呵呵,你这样一说,朕倒觉得有几分道理,也许齐王说要保留反对派的存在,至少可以让我们更加的警醒。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或许是错怪了他们的用心。”正德皇帝想了想,认可了李荣的话,说,“可他们没想过,如果倭寇占据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做大,就凭倭寇贪婪的秉性,他们将来就不会打大明的主意?大明是强大,但谁又能够保证能够永远强大下去。“

    说到这里,朱厚照踱了几步,自言自语道:”倭人的野心在唐朝时就已经露出来过了,唐朝时咱们把他们打败了,就老实了几百年。太祖立国以后,这倭人不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吗?这么多年的东南倭患越演越烈就是明证。“

    ”这次不把他们打服,彻底打趴下,姑息养奸后麻烦更多呀!齐王有句话说的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嘿嘿,为了子孙后代平安,为了替中华除去隐患,这个穷兵黩武的骂名,朕背了又如何!”

    “皇上高瞻远瞩,明见万里。奴才佩服。”李荣诚心诚意地说道。

    朱厚照哂然一笑,调侃道:”行了行了,你这老货就别拍马屁了,这可不像你的为人。听上去朕就觉得假。来人,替朕更衣,今天朕要上朝!”

    管事的太监赶紧跑了过来,替皇帝更换衣服,李荣从小太监手里接过衣服,替皇帝更换,嘴里面还在辩解:“爷错怪老奴了!老奴这次可是发自内心。”

    朱厚照调侃道:“听你这意思,以前有过违心的时候喽!”

    “皇上,您可冤枉老奴了!打死老奴不敢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