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人自纵横水自深(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意义。不管他出生在哪里,始终流淌着华夏的血脉。这里毕竟是养育他的热土,他没有办法做到视而不见,让它沉沦下去。

    朱厚炜上辈子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即使穿越,也不能改变他的好胜个性,他也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其实和朱厚照没有什么区别,一样倔强,一样的自负。两个人同样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朱厚炜只会越挫越勇,绝不退缩,这条路走不通,那就换做另一条路。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箔。朱厚炜有些困意,慢慢的合上双眼,盘腿坐在岩石上。他的神情变得安详,内心变得宁静,他仿佛是入定的高僧静坐修道,渐渐地胸中洒洒。

    他的思绪还在扩展朱厚照今天之所以翻脸,是不满的情绪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却浑然不知,从来就没有察觉过。这说明朱厚照很善于伪装自己。一个皇位继承人,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手腕?自己被玩弄于鼓掌还不自知,自己实在太飘了!

    鲁索曾说过“青年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这的确很有道理。朱厚照正处于这种状态。青少年心理的明显特点是容易情绪化、情感强烈、两极分化。要么特别乖特别聪明,要么特别叛逆,特别不服天朝管,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迷迷糊糊中,朱厚炜想起了后世有这么个小故事有个孩子,大家都说他傻。同时给他一块钱和五毛钱,他永远拿五毛钱。有人不信,做了个实验,那孩子果然选择了五毛钱,众人哈哈大笑,孩子果然傻啊!此后经常有人拿钱戏耍那个很二的孩子。

    有人就不理解了,通过观察发现这孩子智商并不低,完全能够分清楚一块和五毛,知道仨多俩少。于是就问他为何不拿一块钱呢?孩子说“假如我拿了一块钱,你认为那些大人以后还会玩这种给我五毛钱的游戏吗?”

    闭上眼睛的朱厚炜露出一丝笑意朱厚照现在就是那个看似很傻的孩子,人们习惯管这样的孩子叫“二哥”。其实真正的傻子恰恰是自己,以为能操控一切。却被这小屁孩玩于鼓掌,真是糗大了。

    另外,自己还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他被史书上的记录给坑了!有句话说的对尽信书不如无书!孔子他老人家编著《春秋》一书,记载鲁国历史,本是历史著作,但文辞或褒贬嘲讽或曲意回护,这就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春秋笔法”。臧否事物,褒贬不一,个人主观性倾向愈发严重,以至于影响到了文史作品。

    中国的文学形象通常脸谱化,学术称之为“扁平性格,且过分夸张”。好人是好人,坏人是坏人,一眼便能区分开来,缺乏人性的复杂多面性。这种写作方式会把一种文学形象刻画到极致,形象经典,使读者印象深刻。

    譬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好勇斗狠,机智果敢,打不过就托关系找人。细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其实它是一部官场,讲述了作者的仕途经历。再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像这种白面奸雄专门欺负刘备那个老实人,不能干任何有益人民的好事。

    小时候,自己不是看过《地道战》《地雷战》等经典抗战影片,那里面的人物形象一目了然,地下党通常长得浓眉大眼,汉奸特务全都贼眉鼠眼。久而久之,这种笔法形成了文史作品的单一片面表达方式,缺乏人性具体展现。英明的,使劲伟大;忠臣的,变态忠贞;奸臣的,往死里祸害群众,即便有“好人好事”,也会被弱化,甚至删除。

    朱厚照是典型的例子,他喜欢玩,只要有好玩的,你让他干啥都行,这并不代表他接受你的观点。朱厚照生于帝王家,受的是中国最高水平教育,经常在宫里晃悠,耳濡目染,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是弱智白痴,除非像宋代皇帝有遗传精神病。

    撇开历史,在原来时空,朱厚照一些不同寻常的做法其实并非一无是处,里面蕴含着智慧,完全可以通过逻辑分析得出。

    比如明代军制是文臣领兵、宦官监军、武将作战,这种分配代表了三方利益集团,文官集团、皇权、武官集团。

    要知道大明虽然姓朱,但管理江山的一直是文官集团。明代虽不像宋王朝重文抑武那么严重,可是重文轻武的观念一直存在。

    王阳明曾在《陈言边务疏》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于自守,胡虏长于野战”,造成此种现象的不是武人没血性,而是制度问题。老王留个心眼,没有言明罢了。

    朱厚照崇尚武力,骨子里流着老朱家的血性,这种尚武精神使他重用江彬、许泰、钱宁等武将,把这些人提拔于简末。原时空,在朱厚照统治时期武将地位与日俱增,超出了文官地位,狠狠地欺负那些书呆子们。

    但是朱厚照有一点没想到,任凭武将多么嚣张,历史终究由文官手中的笔来书写,不是用武官大刀砍出来的。撰写历史的是文官,他们自然要褒扬文官的价值,贬低武官的作用。朱厚照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加上确有荒诞事迹,自然免不了口诛笔伐。搞死搞臭搞到底,历来是文官们的杀手锏。

    原时空,弘治皇帝死后,朱厚照继位,立马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团队,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等预机务,参与政务裁夺,江湖人称“八虎”。

    刘瑾等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这完全是朱厚照的意思,换了谁只要站在朱厚照这一边,同样能够发迹。于情于理,八虎都会崛起。一点不新鲜,人之常情。

    古训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朱厚照之所以喜欢与“小人”在一起,是因为这帮人能把他伺候舒服了,哪个领导愿意终日面对没笑模样的死人脸。可笑自己还常常劝谏他,心态还是有问题呀!

    成功人士通常会拉难兄难弟一把,中国乃人情社会,人情大于法。从政治方面考量,历代皇权与相权冲突的例子屡见不鲜,明朝太祖皇帝废除了宰相,但有了后来的内阁,换汤不换药,文官集团照样强大无比。

    朱厚照以一己之力无法与文官集团对抗,所以拉过来宦官。朱元璋明令禁止“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世的王振、曹吉祥、汪直、梁芳、刘瑾、魏忠贤狠狠地抽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就好像清代禁止后宫干政,不照样出了慈禧。朱厚照所处情况就是这样的,老臣强大,新君弱,皇权严重受到威胁,所以他迅速提拔了八虎。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在所难免。

    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这个朱厚炜怎么就忽视了呢?朱厚照今年十九岁了,他本就是个很强势的人,一直有自己的主见。还真是弄巧成拙,你告诉他这些人不能用,反而会让他对这些人产生了兴趣。试想,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人物,又岂是易与之辈!

    朱厚炜就这样在那里胡思乱想,身体越来越感到乏力,渐渐的已经瘫倒在岩石上。可他的思维还异常的活跃。

    他苦思弥想处在眼前的境遇中,将来自己如何应对呢?脑子里闪过《中庸》中有一句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决定“吾唯俟命而已。”,“吾唯俟命而已”,难道就是让我只好听天任命了吗?

    朱厚炜突然感觉身体一轻,自己竟然飘起来了,他又来到了那个空间,可是他却没看到自已那条船,到处是一片黑暗。彷徨之中,一团光球出现在眼前,他仔细看去,里面有个模糊的身影,朱厚炜大声喝问“喂,你是谁?我这是在哪里?”

    那人的说道“我是谁不重要,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你因为忠诚为国,而委屈了自己,所以排解不开心里忧闷;你因为正人君子被指责而不乐,因为小人洋洋得意而愤恨。

    人与禽兽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性善,是否行仁义,是否有良心。你应该学习先贤舜的仁德,他是后世的楷模,不在乎环境是否恶劣,不在乎他人是否怎样,而只看自己是否有良心。”

    朱厚炜问“你究竟是谁?为什么和我说这些心学。我不是儒家的门徒,我不想和你聊这些。你把我弄到这个时代,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你可知道?我处在这陌生的时代,每天戴着面具孤独的生活,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你跟我说这些有意义吗?难道说我具有良心,还能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圣人不成?”

    那个声音答道“是的,这就是我选择你的理由,你心地善良,有责任心。也有这个潜质,我才选择了你。呵呵,其实你并不吃亏,在原来的时空你已经死了,我来自一个更遥远的时空,我倾尽所有制造了这台机器,却便宜了你。

    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使命,这里能量已经耗尽即将毁灭。我在你的卧室里给你留下了一些东西,希望能够帮到你。我已经耗尽了能量,能够帮你的只能是这些。忘了原来的角色吧,开始你这段新的人生。祝你好运!”

    朱厚炜想问是什么东西?那团光球瞬间像礼花一样散开,爆炸过后,影子忽然不见了。就在这时,他只觉得一脚踩空,猛然惊醒,眼前还是一团漆黑。

    他似乎躺在床上,身上还盖着锦被。他着急地想站起来,可是身子却浑身乏力,竟然没有力气撑起身子。朱厚炜顿时一惊,我这是怎么了?竟然如此虚弱。

    我刚刚不是在报恩寺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是什么地方?刚才是那场梦吗?怎么这么真实?一连串的疑问,让他惊疑不定,甚至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

    他张嘴喊了一声“有人吗?”,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很沙哑,仿佛是小猫在哼哼,几不可闻。

    黑暗中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终于有了动静,一阵很轻的脚步后,只听”咔嚓”一声开门的声音,黑暗中出现了一点亮光,慢慢的照亮了整个房间,透过纱帐,隐隐绰绰,可以看到外面有一个窈窕的身影正朝这边走来。

    来人是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她睡眼惺忪的打着哈欠,眼睛都没有完全睁开,一只手却准确的撩开沙帐,朝朱厚炜的额头伸来,朱厚炜侧开头,开口问道“你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

    他声音虽小,但很清晰。

    “呀!”那小丫头吓得一哆嗦,油灯差点掉在地上。她把油灯凑近一看,见朱厚炜睁开双眼正看着她,很欣喜地说道“哎呀,真的醒了!太好了!我去告诉小娘子。”

    朱厚炜还没来得及说话,这小丫头拎着油灯匆匆忙忙就走了,只听见门吱呀一下,这间屋子重新又陷入了黑暗。朱厚炜有些无奈,这丫头真是个急性子,搞得他现在还不明白到底在哪里。

    黑暗中,渐渐的他感觉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力气,他终于可以慢慢坐了起来,仿佛是大病初愈般,开始有了一些精神和体力。

    门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门吱呀一声又被推开,那丫头拎着油灯率先进了屋子,屋里重新有了一丝光亮。

    朱厚炜扭头向门口看去,除了那个小丫鬟,一入眼,便是一女子站在那。她低垂着头,看身形是个少女,梳百花分肖髻。锦衣华服。抬起头来,朱厚照便想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句话。她五官带着稚嫩,神色带着女儿家的娇羞,眸子带着急迫。不出几年,该是出落成倾城佳人吧。咦!怎么有些眼熟呢?

    “是你!”

    朱厚炜猛然想起,顿时惊呼出来。这人分明是自己的未婚妻——徐家六小娘子嘛!徐小娘子此刻显的特别的温柔,跟那天简直判若两人。徐芊芊看了他一眼,又把头垂了下去。

    这时候,她背后闪出一人,正是魏国公徐浦。岳丈来了,朱厚炜强撑着准备起床,徐浦抢上几步扶住他,笑眯眯的说道“呵呵,贤婿不要乱动,卢大夫说你身体还很虚弱,需要好生静养。”

    朱厚炜还是不明所以,问道“老国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来到这里?”

    “呵呵,贤婿啊,说来也巧。今天上午六娘正好去报恩寺进香,却发现很多人在围观,她一时好奇,进去一看,发现你昏迷在一块岩石上,芊芊赶紧请来报恩寺的慧能大师给你把脉。

    恰好你的两个护卫也赶来了,才知道殿下是练武走火入魔。看到你一直昏迷不醒,芊芊便把你带回来静养,没想到这么快你就醒了。呵呵,卫王殿下,你和芊芊还真是前世姻缘,上个香都能遇上。”

    听到父亲这样说,徐芊芊脸更加红了。朱厚炜有些意外,后来竟然出了这么多事,自己竟然人事不知。看来这超能力不能随便使用,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万一是在荒郊野外,那就惨了。

    他揖手向徐芊芊谢道“多谢六小娘子施以援手,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尽。”

    “应该的,殿下不用谢!”

    声音虽小却媚得很,朱厚炜这才发觉她眼帘微垂,神情忸怩,嘴角带着一丝甜甜的笑意,俏丽而稚嫩的脸蛋儿上有种极为温柔恬静的气质,那是一种少女怀春,面对着挚爱的人时才会展露出的一种娇羞神态。

    咦!这小女子怎么这么快就喜欢自己了?难道自己有主角的光环,这么快就俘获了她的心。是少女的确很美!朱厚炜也不禁看得痴了,痴痴相望半晌,仿佛这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俩了。

    美好的事情总是很短暂的,这种静谧甜密的气氛被门外一声大嚷破坏了,只听门外传来一阵咚咚咚急促的脚步,朱厚照那熟悉的嗓门在响起

    “二弟,二弟,你没事吧?“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