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偏惊登莱物候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这些人的一个族长,和几人商议了一下,有些为难的道“这位差爷,你行行好吧。俺们这群人都是乡邻,又是异乡人,一分开了还不得被人欺负了。”

    那警察无奈的摇摇头,叹息一声说道“老人家,那不好意思,不服从安排。那就收不了啦,那些堡里面都安了人,总不能把人家赶出去,各位老乡,你们要是实在不愿分开,就在此吃一顿饱饭,调头回去吧。俺也帮不了你们,这是卫王定下的规矩。”

    那警察态度这么坚决,这群流民顿时傻了眼,面面相觑。他们历尽艰辛走了近千里路才到了这里,怎能调头回去?

    几个老头子在嘀嘀咕咕,看着都是族长的样子,其他年轻的都等着他们决定。刘养正注意到,那个警察一直在旁默默观察,另外书吏模样的人也在和他低声商量,还在一个本子上写写画画。

    好一会后,那几个老头讨论完了,跟那警察表示同意到不同屯堡。那警察立即让他们去吃饭,几个警察拿着棍子让他们排队,按顺序领取稀粥。

    说也奇怪,那个被打完军棍的流民摸着屁股又走过去,排在了最后一名,还想再去吃,那些警察也没有去理会他。

    刘养正很快就看出了道道,心中暗道一声卫王高明。明显是卫王不想让这些人抱团,在卫王封地这里形成新的宗族势力,方便自己的管理。

    正在这时,只见刚才那警察朝着他们走来,“啪”的一声手举到额头行了一个礼,把几人吓了一跳。只听警察问道“诸位,你们是什么人,马车为什么停在这里不动?请出示你们的路引。”

    刘养正拱拱手,笑眯眯的说道“在下乃杨州商人,前往福山县进些货,刚才赶路赶得急了点,马匹有些受不了了。我们想在这避避日头。请差爷行个方面。”

    说罢,刘养正随手递过去一小锭银子。见到银子,那警察脸色大变,喝道“这是干什么?胡闹!把银子收回去。”

    刘养正以为他嫌少,又加了一锭,笑呵呵的说道“差爷们辛苦了!一点小意思,请大家喝杯茶。”

    “混蛋!把我们警察当作什么人了?”,没料到那警察的语气却变得更加严厉,只见他怒视着刘养正,斥责道,“请你马上收起来,在卫王的封地,警察受贿是重罪,贿赂警察也是重罪,你如果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就老实点收起来,否则我马上拘捕你。”

    刘养正吓了一跳,赶紧把手收进怀里。只听那警察命令道“马上交出你们的身份证明和路引。”

    几个人赶紧掏出来路引,那警察检查完后,没有发现问题。便还给他们说道“你们在这里休息没问题,不过把车停靠边上点,不要阻塞交通。明白吗?”

    “明白,明白,多谢差爷。”刘养正忙不迭地点头答应。

    那警察点点头,刚准备走,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过身指着刘养正护卫腰间说道“对了,如果你们要过关卡,这两位身上的武器要交出来,后面的路没有危险,这里没有土匪,平时还有骑警巡逻。你们不需要携带武器,检查站会替你们妥善保管,并开出凭条。离开的时候你们可以凭条子领回去。这也是这里的规矩。明白吗?”

    “明白了,多谢差爷提醒。”刘养正拱拱手答应。

    等那警察走开后,刘养正抹了一把冷汗。几个人也拿出干粮就在路边吃了起来,这样子倒是很像行商。刘养正一边吃,一边偷偷的观察着粥棚里的情况。

    没多久,那伙人都吃完之后,有人指挥他们把碗筷放好,到刚才的空地开始分配,流民们习惯性的很自然分成许多小圈子,都是他们自己最熟悉的站在一起。

    不出刘养正所料,那些文吏就偏偏要把最熟的分开,而且刚才那几个老者被分在一个堡,随他们一起的只有五六个青壮家庭,其他都是弱一些的人家,其他人也被从各自圈子抽出来,最后混编到了五个屯堡。

    在周围警察的威慑下,那些流民只是稍稍抗议了一下,最后都接受了安排,然后由几个书吏带到登记,登记完的先外边的窝棚分块住下,等着多凑一些人之后一起去他们的屯堡。

    卫王封地这种收编流民的手法,其实就是打散原来的宗族关系,以免影响到新设立的基层屯长总甲的控制力,在每个屯堡中不会有占绝对优势的乡党团体。

    刘养正稍稍一想就明白了,他只是惊讶于那些警察和吏员的熟练程度,几乎已经不着痕迹,当事人根本感觉不到多少逼迫感觉。

    马车很顺利的过了关,没有任何的刁难,也无需收什么费,刘备正收好路引,经过那些流民旁边时,正好是那个抢碗的流民在登记,看样子他不会写字,吏员正问他名字。

    只听他回道“俺叫王世信,当过六年木匠,今年二十三……”

    刘养正等人没有心情听热闹,往前继续走,过了这片哨卡区后,道路越来越宽,似乎是刚刚过界路便宽了一倍,而且中间还画着白线。不远处就有一个带堡墙的屯堡,上面飘着一面红色的四爪蟠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此时离哨卡渐远,刘养正长长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总算到登莱了,但愿一切顺利吧!”

    ……

    刘养正途中看到的那辆四轮马车,正是登莱卫王的座驾,他现在已经到了百里外桃村。

    昨天夜里他接到使者快报,太子朱厚照前来登莱,今天晚上将要抵达登州。所以一大早,他就出发,一路向西前来迎接。

    桃村坐落在济南到登州的必经之路上,这是一个小山村,这里不过十来户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村子后头,密林里流下一股清澈的山泉,迂回流过这片三山环抱的平坦腹地。

    此时夕阳西下,四围郁郁苍苍的松树,在阳光的衬照下,翠色很是抢眼。解暑的清风,挟着不远处依山而下的泉声,悠悠传来,令人心旷神怡,朱厚炜便动了下车走走的念头。

    站在官道旁,朱厚炜环顾了一下四周的大山,这时暮霭飘忽,影影绰绰的松林上头,到处是盘旋归窠的宿鸟。

    山间的那个小山村此刻升起袅袅炊烟,妻子在门口呼唤家人回家,丈夫扛着锄头迎着夕阳走在田埂上,牧童赶着哞哞叫唤老牛回家,好一副原始的田园景象。

    朱厚炜有些触景生情,这里的一切让他感到亲切。上辈子的他,小时候也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村子,每天也要放牛,曾经多少个岁月也是这样一副场景。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士兵们的喧闹声把他从遐想中惊醒过来。

    他远远看去,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一人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套黄金甲。一看这副得瑟的形象,朱厚炜不用问,就是他那个骚包的太子哥哥朱厚照。

    看到这边等候的人群,朱厚照快马加鞭往这边奔来,远远的就在大喊大叫“哈哈哈哈,二郎,大哥来看你了,可把我想死啦!”

    不一会儿,朱厚照的战马汗津津的停在朱厚炜面前,粗大的鼻孔喘着粗气,战马的嘴角都有了白沫。他从马上跳下来,大笑着抱起朱厚炜抡了一大圈,才放下。

    “二郎,没想到你会来这么远来接我,怎么不在家里等咱。”还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

    朱厚炜笑道“嘿嘿,知道大哥要来,小弟怎么还坐的住,一大早就往这边赶,你穿的这么骚包,也不嫌热得慌。”

    朱厚照搂住兄弟的肩膀,嘻笑道“嘻嘻,大哥在京城里真是待不住哇!说实话,我现在真是怀念草原上的日子,每天虽然辛苦,可过的有滋有味。二郎,不如你来当太子吧,你当了皇帝后就封大哥为大将军,我替你去征战天下。”

    “别瞎说!”,朱厚炜被这厮吓了一跳,赶紧挣脱他的胳膊,看着他一字一顿的说道,“大哥啊!这样的玩笑话可不能乱说,会死人的。你是大哥,做太子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命。唉,大哥呀,你可别再坑八道,小弟我就出海不回来了!”

    “嘿嘿”,看到二弟浑身不自在,朱厚照顿时乐了,他调侃道,“看把你吓的,我还真不是开玩笑,大哥还真不想当皇帝,太特么不自由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其实大哥知道,你和大哥其实是一样的心思,都不想受到约束。这大明的藩王人人都想当太子当皇帝,只有一个人不想,那就是你。

    你十岁就跑到山东不肯回去,跑出来独自逍遥快活。嘿嘿,刘谨那龟孙子去牟在我面前进谗言,说二大王想要自立。我呸!这老王八蛋。哪懂得我们兄弟俩的心思?我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把他赶出了我的东宫。”

    朱厚炜点点头,说“行了,你心里明白就好,以后再也别扯这些有用没用的了。大哥,今天太晚了,想不想这野外扎营吧。”

    “行啊!这个主意不错。咱俩像草原上一样喝酒吃肉。哎呀!不行,这里又没有羊。咋办?”朱厚照听说野营很是兴奋。

    “呵呵,早猜到你的心思了。放心吧大哥!有小弟在就饿不着你。你瞧瞧那边是什么?”

    “天爷啊!全是草原羊。这都被你想到了。”,说到这里,朱厚照突然放低了声音,把二弟拉到远离人的地方,轻声问道,“二郎,咱们又不是外人。你悄悄告诉大哥,你是不是真的神仙下凡?你放心,我会保守这个秘密的,连父皇和母后也不会说。”

    朱厚炜一楞,诧异的问道“大哥,你昏了头啊!怎么会有这样荒唐的想法?”

    “二郎,我告诉你个秘密。”,朱厚照摇晃着脑袋,露出狡黠的笑容,轻轻的说出了一段话……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