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一山还有一山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国防建设的法律、法规,包括《兵役法》、《国防动员法》、《军官军衔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现役军官服役条例》、《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军事训练法》以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

    朱祐樘和朱厚照父子两人顿时被书中的内容迷住了。两个人看的津津有味。竟然把朱厚炜忘在了一边。良久,朱厚炜忍不住咳嗽一声,朱祐樘这才醒悟过来,他哈哈一笑,拍着手中的《大明帝国军事法》笑道:

    “吾儿天纵之才,如此完善的法律条例,只要认真实行下去,何愁我大明军队不强!炜儿费心了,为父要好好谢谢你呀!”

    “父皇过誉了,这是孩儿应该做的。不过要进行军事改革,父皇还得立威。不过儿臣已经为京城里的大佬们准备了一场大戏。”

    朱厚炜说道,他又转身拍拍依然在认真看书的朱厚照问道,“大哥,你的御马监训练的怎么样了?有没有形成战斗力呀?”

    朱厚照只要聊到军队就来了兴致,他放下书本,一拍胸脯大大咧咧的说道:“二弟,不是大哥吹,我现在统领的御马监四卫,绝对是天下第一强军。不信待会带你去看看。”

    “呵呵,不用看。我相信大哥。不过我为大哥带来了一位战神,只要大哥拥有了他,大哥的军队就可以睥睨天下。”

    “真的。竟然还有这样的人物。”

    “呵呵,待会儿小弟就让大哥见识一下。”,说到这里,朱厚炜转头对朱祐樘恳请道,“父皇,请您下旨,命令朝廷三品以上的文官武勋到京郊大营观摩一次军事演习。我保证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这天下午,父子三人从白天一直聊到深夜。第二天,内阁所有成员被召集起来,在乾清宫参加了一次特别的会议,与会的有太子和年幼的卫王,内容不得而知。

    ……

    弘治十七年九月二十日,京郊大营。

    北京城南的京郊大营演兵场上旌旗飞扬号鼓齐鸣,今日是皇帝校阅新军之时,京营各部都有调来最精锐的甲兵,肃立于校场四周,按旗号调动进入场内演练破阵、包抄等战阵。

    大明皇帝的织金大旗在将台高高飘扬,朱祐樘高居正中的龙椅上,他左右坐了刘健和李东阳两人,身后还坐着兵部尚书刘大夏和吏部尚书谢迁,更后面则是一群在京三品以上的文官和勋贵。

    这是多年以来京营最盛大的一次校阅,看到下面军阵森严,朱祐樘今日一身戎装,倒也显得气势不凡。此时刘大夏大声发令,后面一杆黑旗一动,两支营伍立刻应旗,各自调出数百的人马在两翼列阵,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右翼一队身穿黑色铁甲的步兵,他们的气势明显胜过其他营伍。

    朱祐樘不断的微笑点头,刘健和李东阳都露出些不自然的神色,这队就是太子朱厚照费尽心血搞出来的铁甲御马监军士,全部按照朱厚炜的《纪效新书》操练出来,在京城中是这支军队是最优先供给的营伍,只要看气势,也要强出那些京营的人太多。

    左翼的则是成国公朱辅所领京营神机营,是京营中最强的营伍,也是精挑细选的精锐。自永乐皇帝以后,成国公朱能的后人一直掌握着这支军队,负责京城的守卫。成国公家族对朝廷忠心耿耿,一直深受历代皇帝的信重。

    几支人马在旗号指挥下离合进退,御马监和神机营的军士还齐射鸟铳两轮,演兵场上气氛肃杀,参演的几支军队战阵娴熟如臂使指,尤其是两翼的御马监军士和神机营表现得格外突出。

    乘着操练的时间,刘大夏和马文升凑到皇帝跟前,刘大夏近前低声说道:“皇上,您真的打算这样做吗?太子亲征,恐怕会引来……”

    朱祐樘抬手制止了刘大夏的话,转头看看他道:“刘爱卿,炜儿说得对,大明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也看到了《军事法》有多完善。大明有了朕这个文皇帝,将来难道就容不下一个武皇帝?朕意已决,驰援山西就由太子亲征,成国公朱辅辅助。京营的军改,就拜托刘爱卿和马爱卿了!”

    “臣等遵旨。”马文升和刘大夏揖手答应。

    刘大夏叹息道:“皇上,这几天和卫王聊了一下军队的建设问题,卫王大才,真是世之罕见。说实话,老臣这兵部尚书的见识,实在不如卫王多矣!”

    “刘爱卿过谦了,卫王年幼,那日多有冒犯,还望爱卿不要往心里去。原谅则个。”

    “一场误会而已,卫王爱民如子,心怀天下庶民疾苦,年少意气。老臣岂会怨恨卫王,请皇上不要挂怀。”

    “如此甚好。”

    结束了谈话,朱祐樘又把精力转回校场,仔细观看兵马操练。这个时候京营和御马监的操演已接近尾声。众军正在整理队形,徐徐退到校场边的空地。

    正在这时,校场边一座一直关闭的营房,突然传来高亢的喇叭声,校阅台上的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那边。大家都知道,下面出场的就是那只神秘的福山营了,据说今天的主角就是他们。

    营地的大门徐徐打开了,福山营号鼓响个不停,校场上的京营兵张着嘴巴看着在营门外整队的士兵,他们铁甲森严,队列严整,随着军官洪亮的口令,如同机械一般整队,整齐得上千人如同一人。

    负责调度的刘大夏在校阅台上看了,也是十分惊异,眼前这支军队所表现出的气势已经远超京营和边军,站在皇帝身后的内侍王玉赞叹道:

    “令行禁止,原来强军该是如此模样,皇上,咱家看来,便是御马监的四卫营也远不如这小小的福山营。卫王真是天才矣!”

    朱祐樘笑逐颜开的说道:“呵呵,王伴伴说的是,炜儿把这支强军当做礼物送给了太子,可把照儿乐坏了!朕的两个孩子兄弟情深,朕心甚慰啊!”

    王玉道:“呵呵,都是皇上教子有方,老奴恭喜皇上后继有人,大明盛世在望。”

    “呵呵呵,两个孩子都很孝顺。这里面也有皇后的功劳啊!”

    朱祐樘捋须微笑,神态自得。两人说话间,福山营的营旗徐徐升起,先是一通大鼓响,随即步鼓声响起,合着节拍,传出一阵雄壮的歌声。

    “谕尔兵,仔细听: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

    朝廷赋税近大半,不惜重饷来养兵。一兵吃穿几十两,七品官俸一般同。

    如再不为国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自古将相多行伍,休把当兵自看轻。

    一要用心学操练,学了本事好立功;军装是尔护身物,时常擦洗要干净。

    二要打仗真奋勇,命该不死自然生;如果退缩干军令,一刀两断落劣名。

    三要好心待百姓,粮饷全靠他们耕;只要兵民成一家,百姓相助功自成;……”

    歌声中,一个身着铁甲的大汉在两个亲兵步鼓手护卫下,高举着一面大旗走出军营,旗手便是戚景通,因为训练表现优异,朱厚炜把旗手的荣耀给了他,他走出大营后,面对无数双目光的注视高昂起头,脸上满是兴奋。

    他身后走着按旗队排列的福山营士兵,铁甲铿锵军容严整,高高举起的密集兵刃闪耀着寒光。嘹亮的军歌继续回荡,“……四莫奸淫人妇女,哪个不是父母生?尔家也有妻与女。受人羞辱怎能行?

    五莫见财生歹念,强盗终久有报应;纵得多少金银宝,拿住杀了一场空。

    六要敬重朝廷官,越分违令罪不轻;要紧不要说谎话,老实做事必然成。

    七戒赌博嫖娼妓,官长查出当重刑;安分守己把钱剩,养家活口多光荣。

    你若常记此等语,必然就把头目升;如若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

    观摩的人群一开始被福山营的气势所震撼,全都静悄悄的,等到福山营有一半走进校场,一个铜锣般的声音突然大喊一声:

    “好汉!”

    “杀鞑子!”

    仿佛火星溅入了火药桶,人群终于反应过来,跟着高喊:

    “好汉!”……

    喝彩声汇成潮水般的声浪,响彻京郊外城,自鞑靼人入寇山西以来,京师一日三惊,生怕重现土木堡之后京师被困的那一幕。

    今天有一支大明的军队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被压抑许久的情绪突然喷发出来,文武百官们如痴如醉的向福山营大声欢呼,尽情的发泄着。

    福山营的歌声已经被欢呼声淹没,旗队长必须嘶声力竭才能让士兵听到一点口令。

    此时,中军队伍也走进了校场,一面将旗高高飘扬,上书“东宫六率、太子亲军”八个大字,旗下一骑马少年武将,脸上笑得个贼也兮兮,不是太子还是谁?

    看到这八个字,观礼台上的欢呼声戛然而止。这些个文武大臣像是被一只大手卡住了脖子的鸭子,再也发不出声来。众人都傻了眼。咋回事?咋成了东宫六率?以前可没有这个编制呀!

    朱厚照得意洋洋地骑在马背上,对两侧仍然在欢呼的京营士卒微笑挥手,无数的手向他挥舞着,眼前的情景几乎与后世的天皇巨星出场一般。

    在军鼓的导引下,福山营,哦,现在应该称作太子亲军很快就进入预设阵地,戚景通发出一连串的号令,军号哨子响成一片,在各个旗队长的带领下,各部有条不紊的展开队形。

    三十六门十二磅拿破仑火炮,不,应该称作弘治大炮,很快就推了上来,军士拉开包裹在上面的炮衣,阳光下,蹭光瓦亮的炮管瞬间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熠熠生辉。这些火炮还是第一次在人前露面,顿时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火炮在阵前排成三排横队梯次摆放,每排十二门,炮口直指二里多外一个小山坡的靶标群,那坡上都是用草扎的骑兵靶子,密密麻麻足足有三四千之多。

    随着一声刺耳的长号响起,中军的指挥戚景通将红旗高高举起,各炮位开始应旗,戚景通大声命令:“集火打击演练,目标前方一千两百步,敌军骑兵集团冲锋队形,五发轮射,开始装填!”

    “装填!”

    命令随着旗号传递下去,很快炮兵阵地就做出了反应。士兵们快速装填起来。不一会儿,一面面绿色小旗举起,表示完成装填。

    看到士兵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装填,陪在太子身边的朱厚炜满意的点点头。看到绿色旗帜举起,戚景通转身向太子请示:“报告太子殿下,所有炮手装填完毕,请指示!”

    洋洋得意的朱厚照很装逼的挥挥手,喝道:“开始!”

    “是!”

    戚景通啪的一声,行了一个军礼,迈着标准的步伐转身走回战位,高高的举起一面红旗,然后猛地向下一甩,大喝:

    “三排轮射,开火!”

    “第一排,发射!”

    “第二排,发射!”

    “第三排,发射!”

    瞬间,如同火山爆发,三十六门火炮相继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把看台上的人震得合不拢嘴。再看对面山坡上,炮火耀眼,浓烟很快阻断了人们的视线。天空全是炮弹呼啸而去的乱哄哄声音。在山坡上有限的空间里,一团团火焰过后,许许多多铁珠子崩裂开来,纷纷跌下。

    如果有人能插上翅膀飞上天空,他会看到在天空下,象暴雨即来时那样漆黑一片,炮弹向四面八方投射出青灰色的光芒。整个山坡从这一头到那一头,那些靶子不断地被气浪掀起,抛向空中,大地在摇晃,下沉,融解……这一幕实在太可怕了!简直就是世界末日。

    五六分钟的时间,就象一个世纪,一百八十枚炮弹,把对面的山坡炸的天摇地动。所有的观众都喘不过气来,他们张大了嘴,大口大口的吸气,有人还发出不是人声的尖叫。更多的人仿佛一条条被扔上岸的鱼儿,只能够大口的喘气……

    突然,一切都停止了下来。整个世界安静了,所有人呆若木鸡,七十多岁的刘健浑身颤抖,半晌,他张大的嘴巴里,突然发出一身类似口哨的吸气声。

    仿佛是一声信号,这个世界重新活了过来。所有人从震惊中慢慢恢复了神智。皇帝现在的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对谁都不好意思说,刚刚他差点尿了裤子。

    朱祐樘还算好的,真有不少文武大臣尿了裤子,座位上都是湿漉漉的一片,说出来实在有些羞人。朱厚照也好不到哪里去,炮击开始后,他已经傻了!

    这是什么样的武器呀?太特么吓人了。他清晰地看见炮弹,如雷霆扫穴,火山爆发,瞬间就将对面坡地变成了地狱,更不用说那些当做骑兵的草人,早已看不到踪影。

    正在这时,朱厚炜用力拍拍太子哥哥的胳膊,朱厚照傻呆呆的转头问:

    “二……二郎,啥事啊?”

    “大哥,请战啊!”

    朱厚照这才恍然大悟,立刻拨马冲出了队伍,跑到校场看台前,甩镫离鞍下了战马,行了一个刚学会的军礼大声说道:

    “启奏父皇,儿臣请战,儿臣愿意率东宫六率,即刻驰援大同,保家卫国,驱逐鞑虏!”

    “朕准了,吾儿英勇有志气。朕任命你为征北大将军,率领东宫六率、神机营出征山西。”

    “儿臣遵旨!”

    “成国公朱辅,卫王朱厚炜!”

    “末将(儿臣)在!”

    “朕任命成国公为征北大将军帐下副将,参赞军机,辅佐太子。任命卫王为军中司马,掌军法,负责粮草调运。”

    “臣(儿臣)遵旨。”

    朱厚照意气风发的走上看台,双手接过早已准备好的大将军令,然后转过身高高地举过头顶,展示后大喝一声:“众将听令,立刻收拢军马。随本帅出征!”

    “是!谨遵大将军令。”

    正在这时,台上人群中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臣反对!太子乃国之储君。岂可亲身犯险……”

    众人愕然,回头看去。只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姜倌正气凛然的站了出来……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