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落难荒岛襟灵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有竹子,什么都好解决,只是时间久点罢了,不耽误使用。

    他用编席子的办法把竹子的外皮编成网,竹子的外皮非常坚韧,编出来的网效果杠杠的。

    然后又用竹杆编成骨架,后面的步骤就差不多了,就是把竹编渔网固定在框架上,当然不可能做的很大。不过也足够用了。

    马三炮从山那边砍来一些铁藤蔓编成绳索,用来替代麻绳。这种铁藤蔓编的绳索非常坚韧,除了硬一点,强度一点都不差。而且它还有个特点,泡水后更加的结实。

    中午,大家吃了蛇肉喝蛇汤凑合了过去,下午大家都急着赶工,一直忙到黄昏。

    朱厚炜和马三炮一口气编了七个地龙。算算应该够用了,趁着天黑前还有点时间,两个便在海边一个小海湾把地笼下到海里,诱饵就是一些敲开的螺蛳和贝壳。这样明天早晨就可以回来收网。

    安排好这一切,两个人说说笑笑就往回走,马三炮个子高,看得远,他突然咦了一声,指着远处海滩说道:“殿下,你看那边,好像有海龟在下蛋。”

    朱厚炜顿时大喜,这晚饭还没着落呢,赶紧催促道:“马三炮,快,快,别让它跑了!今天晚上的晚饭就是它了。”

    马三炮早就撒开脚丫子冲了过去,这家伙是个吃货,听到有吃的跑得可真叫个快,把朱厚炜远远地甩在后面。不一会儿,就听到他在前面兴奋得大呼小叫。

    朱厚炜跑过去一看,好家伙!这只海龟可真大,怕不是有百十斤重。沙滩里还有一窝蛋,里面满满当当,至少有三四十个蛋。

    发财了!这可把两家伙乐坏了,这两天的伙食有着落了。这玩意儿实在太大了,两个人肯定弄不动。朱厚炜让他看好海龟,自己赶紧跑回去喊人帮忙。

    晚餐依然是老办法,黄泥竹筒煮肉,龟蛋直接糊满湿黄泥,埋在炭火的灰烬里面捂熟留作当早餐。今天这场晚餐,是近来大伙儿吃的最饱的一次。

    吃过晚饭,卢义用竹簸箕弄来一些过了筛的黄泥粉,像擀面一样揉捏起来。卢义的父亲是个陶匠,从小他就精通这门手艺。他嫌用竹筒煮饭不方便,所以他打算做一些陶器,方便大家的生活。

    听说卢义要烧陶,大家也来了兴趣,今天吃的很饱,现在也没有瞌睡,纷纷过来帮忙,一时间倒也其乐融融。

    ……

    时间飞逝,又过去了几日,虽然大家的心态还算好,但海岛的生活是艰苦的,除了食品单一,最难熬的就是气温变化。现在正值九月末,白天炎热,晚上气温下降的很快,昼夜温差大。

    大家只有随身的衣服,白天又要干活,正因为如此,接下来两天,最先是王通因为身体虚弱,养伤的环境太糟糕。伤口又一次被感染了,反反复复始终不见好转。

    雪上加霜的是,常宽、卢义两个人也相继病倒,他们都受了风寒,全身乏力,咳嗽发高烧。一下子就失去了两个重要的劳力。扎竹筏子的工作不得不放缓。

    整个队伍只剩下,朱厚炜和马三炮两个健康的人。为了照顾好三个病号,可把朱厚炜这个赤脚医生忙坏了,既要上山采药,又要准备三个病号的饭食。

    马三炮每天任务也非常重,既要扎竹筏子,还要负责捕鱼和采集,两个人每天都累的够呛。

    最头痛的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对岸到底是什么地方。即使这样,如果再不返回大陆,过一段时间,天气一旦冷下来,麻烦那就大了。到时候,几个人都会被困死在这里。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四天,第五天的时候,在朱厚炜的精心照顾下,或许因为年轻,卢义最先恢复好了,有了他的加入,竹筏子也快扎好了。

    这段时间常宽和王通情绪很低落。这天早晨,两个人突然流起了眼泪,并开始拒绝喝药。

    朱厚炜很奇怪,便问道:“常宽、王通,你们这是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王通哽咽着说道:“殿下,都是我拖累了您,筏子已经扎好了,让卢义和马三炮护着您渡海吧,您千金之躯,就不要在这里受苦了。”

    常宽也是泪流满面,抽抽噎噎的说:“殿下,把我们留下吧。不要再等我们了,万一我们回不去了,麻烦殿下照顾好我的家人。”

    朱厚炜听了这些话,明白了他们的小心思,于是拍拍两人的肩膀道:“常宽、王通,你们记住,你们都是我的侍卫,我的战友。在我的卫队中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

    今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的队伍决不允许有放弃自己战友的事情发生,这是原则!明白了吗?好了,你们不要胡思乱想,安心养病。要走我们也是一起走,就这样定了!”

    两个人听到他的承诺,既羞愧又感动,顿时激动得嚎啕大哭起来。费了老鼻子劲,朱厚炜才让他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第六天大功告成!竹筏子终于完工。几个人正准备第二天出发。没想到风云突变。老天爷似乎与朱厚炜几人作对,连续三天都是大风大浪,中间还下起了暴雨,连采集和捕鱼都成了问题。

    补给跟不上了,再这样下去大家身体都会拖垮。面对着这样的困境,大伙儿愁坏了,朱厚炜也是一筹莫展。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冷,能找到吃的食物也越来越少。

    这天晚上,经过商议,大家一致同意,只要风浪稍微小一点,明天拼死也要渡过海去,否则只能在这里坐以待毙。

    朱厚炜见大家态度坚决,也觉得只能放手一搏,冬季快到了,天气会更加恶劣。已经没了退路,因此也就同意了。

    ……

    时间回到十天前,汪直的坐船被朱厚炜使计炸坏后,便命令手下赶紧抢修船只,可如此恶劣的海况下修船谈何容易。风浪这么大,船只摇晃的厉害,那两个被炸开的大豁口怎么堵也堵不住。

    虽然这种海沧船设计有大量的水密舱,但灌进来的海水越来越多,这条海沧船严重的向右舷倾斜。加上风浪越来越大,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眼瞅着沉船避无可避,这些人顿时炸了窝,纷纷想法子逃生。雪上加霜的是,这些人自己也发生了内讧,仙派和监派的人为了争夺救生的小舢板,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了起来。

    生死关头,没有人再听汪直的指挥。就在汪直的手下乱作一团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在离他们不到十海里的地方,还有一条帆船正与海浪搏斗。

    这艘船是江南漕运道的海巡战船,指挥这条战船的是漕运把总戚宁,不过他身边多了一个神情憔悴的宦官,这人便是何鼎。

    自从二皇子失踪后,何鼎和孙彬都受到了东厂和锦衣卫的调查,也吃了不少苦头。事情搞清楚后,何鼎和孙彬两个人都向皇帝申请出海寻找二皇子。

    孙彬毕竟年近六旬,不适合出海,最终还是不到四十的何鼎因为年轻些,得到了这份差事。

    二皇子被绑架这件事情早已经轰动了全国,沿海的水师基本上都被派出来出海找寻。戚宁这个漕运把总也莫能例外,这已经是他们出海的第七天了。

    望着海上的狂风巨浪,何鼎的心情十分沉重,他很为二皇子担忧,殿下不仅救过他的命,而且天纵英才,待人宽厚,这一点很像当今皇上。士为知己者死,面对这样的明主,有士人情怀的何鼎心中暗暗发誓要生死相随。

    就在何鼎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桅杆顶上的瞭望手大喊:“报告把总大人,前方发现沉船。”

    何鼎心中一惊,他不顾危险,跌跌撞撞的跑出艉楼查看,只见前方两海里的地方,一艘海沧船已经倾覆在海上,正在缓缓的下沉。

    何鼎并不认识这是什么船型,他只担心二皇子在船上。厉声命令:“戚把总,赶快把船靠过去,打捞落水人员。”

    戚宁立刻应诺,虽然他不喜欢和宦官打交道。但他对此人如此忠肝义胆也很佩服。这些日子,何鼎因为晕船,几乎是吐得死去活来,可他依然坚持到了今天。

    很快,就有水手打捞上来一人,何鼎顾不上危险,冲到船舷查看,被救那人还有些清醒,何鼎掀开他的头发一看,大吃一惊:“狗贼,怎么会是你?”

    那人霍然回头,一双三角眼显得十分凶狠,这不是汪直还有谁?他认出了何鼎,顿时脸色大变。他知道自己完了,挣扎着就想寻死,打算投海自尽,但被何鼎死死按住。

    何鼎咬牙切齿的说道:“梁芳死了,在这里又发现了你,狗贼,原来是你们五派联手谋害殿下,想死!没那么容易,你就等着皇上的怒火吧,快说,殿下呢?”

    汪直此刻脸色灰败,形同一具行尸走肉。再也没有了往日西厂厂公的威风,他咬着嘴唇浑身颤抖,双眼呆滞的看着大海。少顷,他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

    只听他又哭又笑的吼道:“何鼎,老夫这辈子算是完了!呜呜呜……老夫知道你素有大志,老夫何尝不是如此,也想搏个青史留名。

    可怜我拼搏了一辈子,给皇家当了一辈子的奴才,最后落到千刀万剐的下场。功亏一篑,老夫竟然输给了一个小孩子。呜呜呜……这个二殿下,就是个妖孽啊!”

    戚宁的部下又连续就上来几个叛贼,经过审讯,得知了今天发生的具体情况,整个海战的过程让人瞠目结舌,憨直的戚宁忍不住自言自语:“汪直还真没说错,这位皇子还真就是妖孽啊……”

    话音未落,就看见何鼎用恶狠狠的目光瞪着他,仿佛要择人而噬的老虎,戚宁忍不住打了个寒颤。赶紧找个借口开溜。

    有了皇子的消息,众人信心大振,海巡船在戚宁的指挥下,沿途向北方找去。

    ……

    视线回到荒岛。第四天的时候,也许是听到了众人的祈祷,老天开恩放了晴,虽然谈不上风平浪静,但风浪总算是小了不少。

    趁着今天难得的好天气,一大早,五个人不再犹豫,毅然登上了竹筏,离开了海滩,奋力划向大海对面,向着陆地前进。

    讲真的,竹筏子这玩意儿在内河里跑跑问题不大,在大海里面实在够呛,简直就是在玩命。但现在已是深秋,天气会越来越冷,大家困在这岛上缺衣少食。没了退路,不得不放手一搏。

    今天虽然风不大,但是也有一米多的浪涌,如果是船还好一点,用藤蔓扎的竹筏子却经不起这种风浪,还不到一半的路程,就有了散架的迹象,看着渐渐松动的绑绳,大家的心都揪了起来。

    朱厚炜也无计可施,他让每个人都穿好用竹筒编的救生衣,对大家说道:“弟兄们,待会竹筏子要是散了架,大家都靠在一起,卢义、马三炮你们分别看护好常宽、王通,我说过不抛弃,不放弃。诸位决不能失去信心,我……”

    突然马三炮大叫,打断了朱厚炜的话:“殿下,海上有船。”

    朱厚炜循声看去,果然,海面上出现了一片帆影,他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桅杆上挂着一面火红的战旗,上书:江南漕运戚。

    不再犹豫,朱厚炜立刻拔出手枪,“呯呯呯……”打光了枪膛里所有的子弹。很快那艘船就有了反应,调转的方向朝这边驶来。

    朱厚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太险了!这样的天气泡在海水里,没有人能撑得住,大家肯定会因为失温死去。

    而此刻他的身后,常宽四人因为绝处逢生,早已是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