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人小鬼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被他问住了。

    “你为难一个孩子做什么?”辛似锦拍了他一下。

    四人继续用早饭。

    早饭后,英娘和带来的婢女小翠在廊下一边晒太阳,一边翻绳玩。

    “东市的铺子咱们也看了七八家了,今日咱们再去趟西市看看。”辛似锦坐在屋内火盆旁,一边看着两个丫头,一边道。

    “还是不看了吧。”何文远有些丧气。

    “去走走吧。我这两年也不大理这些琐事,正好趁此机会见一见现在的行市。”辛似锦道:“何记原本比朱记还要强上几分。如今,朱记既然能成为皇商,何记也不能太落于人后。你这两年忙于同你长兄争斗,没在生意上多用心,所以才会被那谢管事拿捏。”天才一秒记住噺バ壹中文m.x/8/1/z/w.c/o/m/

    “是文远被往事冲昏了头脑,本末倒置,还请夫人责罚。”何文躬身道。 /

    “坐下。”辛似锦道。

    何文远朝辛似锦一礼,复又坐下。

    “你们姑苏的技艺,的确有独到之处,但也不是无可替代。”辛似锦继续道:“你且先在长安城多看看,开开眼界,涨涨见识。我名下还有四五处布庒,你离开长安之后,可以顺道去走走看看。虽然不同原料,不同材质的料子的织染工艺也大不相同,但其中有些道理还是相通的。”

    何文远愣愣地看着辛似锦,道:“这些都是不传之秘,夫人怎么舍得让我知晓?”

    辛似锦转头看着何文远,正色道:“从前我帮你,确实是因为我看上了苏州的丝绸。但如你所见,何锦记在如今的我眼里,不值一提。就算白送给你,我也不会眨一下眼睛。我帮你,不是因为那点利益,也不是因为你有多少能力,自然更不是图你日后能知恩图报。我帮你,只是因为我想帮你。因为,卓杨曾同我说,你和他是一类人。他说,你们都是那种久处黑暗,愿意为了一线光明而奋不顾身的人。而我也想看看,久困樊笼,一朝脱困的你,究竟能走多远。”

    何文远起身朝卓杨一拜,又朝辛似锦行礼,道:“卓兄,夫人大恩,文远永世不忘。”

    廊下,英娘翻绳输了,小翠弯起食指,想要去刮她的鼻子,英娘机敏地起身躲闪,两个丫头就在院子里追逐了起来。

    “夫人很喜欢这英娘?”卓杨顺着她的目光往外看。

    “卓杨,你看她们俩玩得多开心啊。”辛似锦叹道:“记得我十二岁的时候,还未在宁州城站稳脚跟。那时候庄子上的布匹积压,我不得已跟随商队去到凉州。”说到这里,辛似锦忽然面色一变。当年同朗措交易,随身带的银钱不够,好像也是凉州隆昌柜坊及时伸出的援手。如果那次,或许就没有日后的聚宝斋。想到这里辛似锦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自己并不比其他商人聪明,也不比其他商人运气好。

    “怎么了?”卓杨问。

    “哦,没什么。”辛似锦继续道:“卓杨,我忽然有些后悔。”

    “后悔什么?”卓杨一愣。

    “如果当日我没有……那个孩子也该有十来岁了吧。”辛似锦说着说着,只觉得面上忽然一凉。

    卓杨忽然蹲到她身前,伸手擦去她的眼泪,看着她的眼睛,道:“那咱们就领个十来岁的姑娘回来,养在膝下。”

    辛似锦回过神,道:“不必了。”何必要将一个无辜的性命,拖进这火坑。

    正说着话,小乙忽然引着一个人进来。

    “方玉华给夫人问安。”方玉华上前行礼。

    何文远看着他,微微一愣。眼前这如玉般的白面郎君,竟是方玉华?两年不见,他竟似是脱胎换骨一般。

    “你怎么过来了?”辛似锦打量方玉华。他如今一举手一投足,都别有风韵。

    “新年还未曾拜会夫人。”方玉华再次一礼。

    “可我没给你备压岁钱啊。”辛似锦一笑。

    方玉华也笑着朝她伸出手,道:“那就请夫人随便赏两个铜钱吧。”

    “你的脸愈来愈白,怎么这脸皮却越来越厚了呢。”辛似锦拍了一下他的掌心。

    房中四人皆笑。

    “你就是那位玉郎方玉华?”英娘好奇又惊讶地看着方玉华。

    方玉华笑着朝她点头。

    “听说你新编的那出皮影戏,特别好看。”英娘想了想,道:“叫,叫……”

    “《钗头凤》。”方玉华道。

    “对,对,对,就是《钗头凤》。”英娘喜道。

    “很好看吗?”辛似锦看向方玉华,道:“我也好多年没看皮影戏了。改日你演,记得告诉我。”

    方玉华笑容一僵。

    辛似锦看他的神情,也想起了那年在凉州群香苑的情形。当初的五个少年郎,如今武崇操已死,宗明成和自己形同陌路,陈玄礼也不再是当年那个跋扈张扬的少年。而李隆基,李隆基……

    “算啦,算啦。如今你方玉华可是长安城里炙手可热的人物,轻易怕是请不动吧。”辛似锦道。

    方玉华心下一慌,赶紧又是一礼,道:“夫人再造之恩,玉华没齿难忘。夫人想看皮影戏,玉华这就让人去抬箱子。”

    “罢了罢了,别忙了。”辛似锦起身,道:“我们准备去西市,你且先去忙吧。回头我若真想看戏,再让人找你就是。”

    一行人在西市坊门前等到开门,先到胡人的酒肆里去吃了午饭,又在西市转了一下午,再在西市吃了晚饭,才回到东市。

    虽然辛似锦说不看,但方玉华还是记在了心里。二月初一这日傍晚,方玉华带着人抬着皮影戏的箱子,来到白宅。辛似锦记得英娘喜欢皮影,特意让人将她喊了来。

    这一次的《钗头凤》虽也是个历经千难万苦的曲折故事,但好歹是个团圆的结局。一场演完后,方玉华从后面出来,正准备行礼,忽而愣在原地。

    众人顺着他的眼光望过去,李隆基正站在门边,静静地看向这里。

    “你怎么来了?”辛似锦疑惑。

    他不是应该禁足在家吗?

    何文远没见过李隆基,但也跟着卓杨他们,一同起身朝李隆基行礼。

    李隆基上前一步,打量了英娘一眼,答非所问道:“这是你新收的丫头?茜草和蓝草那两个笨丫头呢?”

    “英娘可不是丫头。”辛似锦看了英娘一眼:“她是下头掌柜的女儿,我瞧着伶俐可爱,便让她过来陪我两日。”

    房管家喊来小乙,吩咐他送英娘回去。

    李隆基随便挑了位子坐下。

    “怎么茜草和蓝草就是笨丫头了呢?是不是除了疏影,在你眼里,我身边就没一个得力的丫头了?”辛似锦这人最是护短。她一把抢走了李隆基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放到一旁。

    李隆基对此一点也不气恼,直接拿起辛似锦的面前的茶盏,将半盏残茶一饮而尽。

    堂中众人见他此举,全都变了脸色。这般明显的暗示,让卓杨心头一紧,辛似锦更是不自在地移开眼。

    李隆基喝完又仔细回味了一番,道:“你该去茶楼找个会煮茶的姑娘,再找些好茶才是。”

    何文远发现气氛有些怪异,悄悄打量来人。头戴青玉冠,身披黑色的斗篷,斗篷以青锦金线绲边。里头的衣服看不太清,但露出的一截袖口,在灯光下微微泛光,似乎是蜀锦。

    “你这是被禁足了多久?竟然闲得连我身边丫头的事都要过问?”辛似锦恼道。

    柳嬷嬷带人重新上茶,方玉华亲自捧盏,放到李隆基面前。

    “你的戏演得愈发好了。”李隆基看了他一眼。

    “都是托殿下和夫人的福。”方玉华恭敬道。

    殿下!何文远吃惊地看着李隆基。这位就是房管家口中的那位殿下?他是哪位殿下?同辛似锦是什么关系?为何辛似锦见到她连身都不起,礼都不行?

    “我不过是给你出了几个点子,这后面的填充,润色,全都是你自己下的功夫。”李隆基看着辛似锦:“就是不知道,你今日这出,是不是又勾起了某些人的什么愁肠?若是再像上次那般……”

    李隆基话还没说完就被辛似锦截住。

    “对了,文远给我带了些米酒,我这次特意带了两坛过来。你若不着急走,就让人温了酒,咱们一起喝上几杯。”

    李隆基挑眉,辛似锦毫不畏惧地看回去。余下三人皆是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出声。

    几息之后,李隆基败下阵来。他垂下眼帘,深吸一口气,道:“喝酒就不必了,我这次是找机会出来的,不好多留。”

    见他们有事商谈,方玉华带着何文远人退出正厅。

    李隆基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个漆盒递给辛似锦,还未打开,就觉香气四溢。

    “这是我前几年调的梅花香,年前刚开封。”

    “你连调香都会?”辛似锦接过锦盒嗅了嗅,香气中还带着些冷意。

    “闲来无事,就顺便学了些。”

    “你还有闲心研究香料,看来京城的局势尽在掌握啊。”辛似锦将漆盒放到旁边,给他和自己续上茶水。

    “也不至于,但该有的势已经造好了。接下来,就只差东风了。”

    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辛似锦也松了口气。

    “大概再有一个月,应该就有结果了。”

    李隆基又喝了一口茶,起身离开。

    辛似锦看着他的背影,有些愣神。特意找机会出来,就是为了说这么几句?

    待他离开后,方玉华带着随从上来收拾皮影。

    “你什么时候跟他这么熟了?”辛似锦捧着茶盏,好奇道。

    方玉华笑道:“殿下不过是看在夫人的面子上,才对我照拂一二罢了。”

    辛似锦不置可否。时辰已经不早,方玉华说完之后,就带着一箱子皮影告辞离开。

    “刚刚那位?”待方玉华离开之后,何文远才大着胆子问。

    “安国相王第三子,临淄王殿下。”辛似锦道。

    何文远咂舌。

    “他如今被禁足在王府,寻常见不到,你不必如此拘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