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刺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愁。严仲子害怕遭到侠累的杀害就逃走了。他四处游历,找能帮他报仇的人,最终听说了聂政的勇猛,便去找聂政。

    可是聂政因为有母亲和姐姐在,便拒绝了严仲子。严仲子后来花大价钱筹办了酒席,为聂政的母亲祝寿,还送上了五百金给他母亲。聂政又拒绝了。

    但是严仲子的心意却是被聂政记在了心里,等他母亲过世,想起了严仲子对他的厚待,心中便产生了愧疚,于是匆忙把姐姐嫁出去,他就到濮阳去找严仲子,问清楚了他仇家的情况,提着刀就闯入了韩国相邦侠累的府上,相府的守卫都拦不住他,被他杀了几十人,一直冲到了侠累近前把人给杀了。可他也被相府的卫兵包围,知道无法逃走,便挖出自己的双眼,割烂了面容,破开肚皮,流出肠子,就这样死了。x 电脑端:<a href="https://www.x/" target="_blank">https://www.x/</a>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弄到大街上,悬赏千金查问凶手的家人,没有人知道是谁。

    聂政的姐姐听说这件事后,就猜到了是自己的弟弟,过去后一看果然是弟弟聂政,爬到尸体上大哭了起来。

    韩人奇怪,问其原因,聂荌回答他们说:“聂政是勇士,勇士本来就应该替知己的人牺牲性命(士为知己者死)。只是因我还活在世上,他才毁坏面容躯体,使人不能辨认,以免牵连到别人。可我怎么能因为害怕杀身之祸,就永远埋没弟弟的名声呢!”

    聂荌对着天高喊三声,终于因哀伤过度死在了弟弟的身旁。

    三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到他们姐弟的事都说,“不光是聂政勇士,他姐姐也是个烈性的女子。若当初聂政知道姐姐如此刚烈,他未必敢对严仲子以身相许。”

    聂政,聂荌,这姐弟俩啊!(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lt;三^小》说(网)W、ω、ω@.x、彡、彡、x`¥s@.c、o-м文)字&lt;更¥新/速¥度最&amp;駃=0

    于范简来说,也只能感叹而已,没法说。

    “先生,我觉得聂政也算出于无奈,他不是一直在拒绝严仲子的吗?”

    “这人看事情看的太肤浅,聂政就是一个被情绪支配的人。他只看到了严仲子对他的好,对他母亲的好。并没有去深想严仲子的内心是多么的高高在上,多么的自私。

    严仲子为了自己的仇怨,只是仇怨,便轻贱他人的生命。

    假如,聂政的身份地位比他高,他敢动让聂政去为他赴死的念头吗?

    比聂政厉害的人多了,秦王、魏王、赵王、楚王都比聂政更强大,他为何不去?

    很简单,在严仲子的心中,聂政的命更轻,更贱,楚王、秦王的命最贵,他严仲子的命也金贵。”

    范简继续说道:“你好好背诵经书,佛陀说终生平等,人与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而圣人的礼教,信义等,都是在蛊惑卑贱的人去为高贵的人卖命。

    君王自诩圣人,以百姓为刍狗。他们心中的贪欲,通过宣扬仁义、忠孝来让天下人为他们厮杀卖命。

    而他们自己呢?那一国的王室不是充满了丑恶,杀父弑母,兄弟叔侄相残。为了权力,哪里还有礼仪廉耻可言?

    就是这样一帮人,他们却假惺惺的要求别人为他们牺牲送命。

    别人不说,就这严仲子便可恶至极,十恶不赦。”

    若是严仲子的心中有义,在聂政为他报仇赴死后,严仲子为何没有站出来?聂荌为何会去认尸?

    谁拿聂政最亲?在姐姐聂荌和严仲子两个人里,当然是他姐姐最亲近了。可这个聂政却为一个轻贱自己的人去卖命,从而连累了更重爱自己的姐姐。

    “聂政是仁义吗?对姐姐有敬重吗?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吗?他去为严仲子送死的时候,可曾想过父母对他期望?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生命,才是最大的孝。到任何时候,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都是生养你的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

    “谢先生教诲。”

    “你可曾明白了?”

    “明白了,人生在世,最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其他的都只能往后排。”

    “这就对了,只有你自己爱惜自己,才不会连累到爱你,贵你,珍你,重你的人。”范简很是满意,这项渠还是很有悟性的。

    “先生,若是子女和父母要死一个的时候,做子女的该如何做?”

    项渠补充道:“比如王室争夺王位。”

    “顺天行事。”这个对范简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何为顺天?”项渠问。

    “新陈代谢。”

    这个词儿很高级,让项渠陷入了思考之中。

    楚王熊完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被巢王杀了,他便在宗室中又选了一个侄女,收为公主,让太子熊悍给送往秦国和亲。

    李园带兵攻击巢国,大将是景阳的儿子景填,领兵三万,在巢国边境安营扎寨。

    战书送来,使者是李园的门客,一看就是很有一把力气的勇士。

    李园的战书说的很明白,就是来为外甥女公主萍来报仇的,要巢王出兵迎战。

    “义父!”范瑁有话有说。

    “讲。”

    “孩儿认为李园下了战书,我们也不可失了身份,当出兵迎战才对。”

    “可。”

    范简点头,“范玳留守,范瑁领兵两千去迎战李园。”。

    两千对三万,这差距有点大。可范瑁不敢再多说,多问,谨诺而去。

    等范瑁离开,范玳这才问,“义父,为何只给他两千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