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整合是个大问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宝这两个闯军“余孽”,一言不合就开杠,怎么办?

    不要觉得不可能。这样的事,在南明中经常出现。李自成的侄儿李过,高一功等人投靠南明,双方虽然都抱着一腔热血,都想着驱除鞑虏。

    可现实的磨合中,却相互充满不信任。朝廷像防贼一样防着李定国,李过等人。农民军将领这边也老抱怨受到排挤。

    两方斗得不亦乐乎,因为一个秦王的封号,逼孙可望造反。最终逼得夔东十三家远走高飞,被清军各个击破!

    如果说清军占领北方靠的是八旗军的英勇,以及多尔衮,洪承畴们的运筹帷幄,那么征服南方可真算得上是躺赢,屡次战败,却靠着南明各方势力的内哄,坐收渔利!

    现在朱慈烺的勇卫军,既有闯军的老营兵,很多还当上了营长级别的高官。还有很多滦州收服的乡勇,比如王富贵、李二虎等人。这些人很多也已经崭露头角。

    同时,这两日刚刚收服的7千多名天津卫的明军。这些人虽然人数多,但是都是普通士卒。

    再加上,苏观生手中的3千5百多名天津卫水师。

    各方人员,鱼龙混杂,颇有点南明军鱼目混珠的架势。

    朱慈烺唯有亲自在此坐镇,才能保证队伍不乱,并进行有效整合。他一走,闫若曦还不在,不乱套才怪!

    但是,现在与闫若曦约定的时间,已经拖延很久了,怎么办呢?若曦会不会有危险?

    想到这,朱慈烺说道“马宝听令!”

    “末将在!”

    “你率领2个骑兵营,立即驰援天津卫!”

    “遵命!”

    马宝接到将领,正要转身离开。朱慈烺一把抓住他的手,继续说道“要快,不惜一切代价,务必要保证闫将军的安全,她要有三长两短,你也就别回来了!”

    闫若曦对马宝有救命之恩,听到朱慈烺这话,他赶紧打足精神,大吼道“遵命!末将必不辱使命!”

    朱慈烺又拿出一个红色的盒子,递到马宝的手足,与马宝一番叮咛嘱咐。

    随后,马宝立即转身,点齐2个营的骑兵,快速向天津卫疾驰而去。

    朱慈烺还不放心,他又让苏观生用天津卫水军的战船,将王富贵等2个步兵营,运送到天津卫。

    毕竟在这个时代,船的速度,比两条腿快多了!

    还不放心,朱慈烺趴在苏观生的耳边,又是一通面授机宜。

    听到,朱慈烺的计策,苏观生简直是双眼冒金光,偷偷竖起了大拇指,暗道“太子真乃神人也!”

    若不是,朱慈烺之前已经告诉他,要他隐瞒身份。恐怕苏观生早就跪在地上,山呼千岁了!

    一番布置后,朱慈烺放眼自己的身边,唯有李世威一个营长。

    他这样布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苏观生率领水师走了,勇卫军这边就没有明朝的官员。同样马宝等人走了,老闯营的人,也就不会怎么刁难这些投降的明军。

    朱慈烺可以充分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这新投降的45名明军,融入到勇卫军之中。

    只是,怎么收编这些明军呢?昨日,他通过将勇卫军一分为二的方式,直接将26多精锐的明军,编入勇卫军中。现在,再进行一个一分为二的扩编,恐怕是非常不妥的。

    在战场上,一支千人的精锐,要远比一支三千人的弱旅,有用得多。这就好比一只狼看起来少,但能够千里横行吃肉。但是一群羊呢?即使是走一万里也是被吃的料!

    勇卫军扩编,今天已经显露出,指挥不灵活,战场反应慢的特点。短期内,不能再次扩编了。但是如何处理这45多降军呢?

    整合是个大问题!

    朱慈烺靠在帅椅上再次陷入思考!

章节目录